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86篇
化学   168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108篇
物理学   2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A third harmonic superconducting niobium cavity has been proposed for installation in the 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SSRF) storage ring to improve the Touschek lifetim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uperconducting cavity fabrication indigenously and the possibility to master the fabrica tion techniques, cavities were fabricated from copper and niobium sheets by deep drawing and electron-beam welding, and a series of measurements, such as resonant frequency, shape dimensions and wall thickness,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this process. After analysis of various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technique improvements were proposed, and finally the precise shape as designed and resonant frequency within 1.2 MHz were achieved for the new completed cavities. In addition, full annealing was finally proved to be a good cure for niobium sheets' tearing up during deep drawing. By fabricating niobium cavities successfully, some problems to the next step were clear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cavity fabrication and its technique improvements towards forming, and the initial vertical test result of niobium cavity is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92.
 在无水AlCl3的催化作用下,均三甲苯与γ-丁内酯在室温下即可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4-(2,4,6-三甲基苯基)丁酸. 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是影响反应产物收率的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可使γ-丁内酯几乎定量地转化为目标产物. 在固体高分子酸性树脂Nafion-H的催化作用下,4-(2,4,6-三甲基苯基)丁酸的收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00 ℃下收率达到最大值84.5%,选择性保持在90%左右. Nafion-H经过简单的溶剂洗涤和干燥处理后可重复使用,但每次重复使用后收率下降4%~5%. 对Nafion-H催化下该反应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3.
n-P-内射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立新 《大学数学》2004,20(1):49-53
借助(n-)P-内射模给出了(n-)广义PP环的一个等价刻画,以及借助n-P-内射模给出了n-正则环的一个等价刻画.  相似文献   
94.
The title compound,N,N′-bis-[3-chloro-5-S-(l-menthyloxy)-2(5H)-4-furanon-yl]-propane-1,3-diamine(C31H48Cl2N2O6,Mr = 615.61),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1H NMR,MS,elemental analysis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The crystal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C2 with a = 16.1091(4),b = 11.1880(3),c = 19.2854(5) ,β = 106.297(2)°,V = 3336.12(15) 3,Z = 4,Dc = 1.226 mg/m3,μ = 0.237 mm-1,F(000) = 1320,the final R = 0.0531 and wR = 0.0700 for 2760 observed reflections(I > 2σ(I)).X-ray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title compound possesses four rings:two chiral five-membered furanone rings and two six-membered cyclohexane rings with chair conformation,containing eight chiral centers:C2(S),C3(R),C5(R),C10(S),C18(S),C21(R),C22(S) and C25(R).The structure is stabilized by N-H…O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95.
着重研究了固定床催化条件下对二甲苯与γ-丁内酯连续流动反应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对几类不同固体酸催化剂考评的基础上,选择H-Beta分子筛为催化剂并考察了反应温度、氮气流量、液体进样量、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再生稳定性和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H-Beta分子筛对此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与γ-丁内酯有关的副反应可能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因素,但是失活后的催化剂可直接在固定床中通入空气灼烧反复活化再生,避免了以往液体酸催化中催化剂的一次性使用问题,为该反应今后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96.
毛建春 《化学教育》2013,34(11):41-43
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中,设置了丰富的隐含课程资源,在备课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开发这些隐含课程资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此,教师才能用好、用活教材,进一步完善教材,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H-ZSM-5、H-MCM-41和氢型脱铝Y分子筛(简称H-DAY)在对甲氧基苯酚和甲基叔丁基醚反应合成3-叔丁基羟基茴香醚中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催化性能主要和催化剂的酸量、酸强度以及孔大小有关.其中,H-DAY由于其相对较大的总酸量和可容纳产物分子的孔径,在所考察的分子筛中表现出最高的反应活性,因此进一步考察了H-DAY催化作用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原料配比等反应条件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98.
飞机驾驶杆LVDT(线性位移差分变压器)传感器信号测试校正在航空测控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针对某型飞机驾驶杆LVDT传感器信号精确调理校正方法;介绍了飞机驾驶杆LVDT传感器原理,分析了AD598 LVDT调理芯片的使用局限,利用最小二乘法设计了精确调理校正方法;基于VC++2010开发环境,利用高精度的模拟校正源产生模拟激励校正信号,设计了驾驶杆LVDT多通道软件自校正方法,它可以有效提高解调电路的线性度和对称性,克服了AD598常规调理电路的使用局限,从而实现驾驶杆LVDT信号精确检测;理论分析与数值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
100.
以氩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的碳包铁纳米粒子为固相萃取材料,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系统研究了该材料对Cr、Ni、Cd、Pb离子的吸附性能,并确定了最佳吸附和洗脱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8.0~9.0时,分析物均可被碳包铁纳米粒子定量吸附;采用酸性溶液(pH=1.0~2.0)可将吸附在碳包铁纳米粒子上的金属离子完全脱附。该法对Cr、Ni、Cd、Pb的检出限分别为3.6、4.1、1.1、9.8μg/L,Cr、Ni、Cd的线性范围为1~500μg.L-1,Pb的线性范围为10~1 000μg.L-1,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用于自来水中Cr、Ni、Cd、Pb离子的测定,回收率可达到93%~105%;碳包铁纳米粒子对Cr、Ni、Cd、Pb离子的吸附量分别为3.6、4.8、6.3、2.1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