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化学   171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61篇
物理学   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年福忠  胡茶升 《中国物理 B》2016,25(12):128702-128702
In this paper, a standard 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susceptible(SIRS) epidemic model based on the Watts–Strogatz(WS) small-world network model and the Barabsi–Albert(BA) scale-free network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a new immunization scheme — "the most common friend first immunization"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most common friend's node is described as being the first immune on the second layer protection of complex networks. The propagation situations of three different immunization schemes — random immunization, high-risk immunization, and the most common friend first immunization are studi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ynamic behaviors are also studied on the WS small-world and the BA scale-free network. Moreover, the analytic and sim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mmune effect of the most common friend first immunization is better than random immunization, but slightly worse than high-risk immunization. However,high-risk immunization still has some limitations. For example, it is difficult to accurately define who a direct neighbor in the life i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mmunization strategies having some shortcomings, the most common friend first immunization is effective, and it is nicely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相似文献   
52.
设计了离轴全球面成像光谱仪和离轴校正透镜棱镜分光成像光谱仪两种光学系统.在离轴全球面成像光谱仪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型离轴校正透镜光谱仪,仅采用一个色散棱镜,避免了大口径同心透镜;有效校正了大视场像差,色散非线性修正效果显著.通过调节离轴角和光谱仪的焦距控制了畸变,补偿了与波长相关的狭缝弯曲,减小了残余像差,并降低了整个光谱仪工程实施的难度.从工程合理性、加工可实现性和光学性能等方面比较了两个系统的特点,推导和给出了光谱分辨率和狭缝弯曲的计算结果.从设计结果看,改进型离轴校正透镜光谱仪的传递函数最小值大于75%,而离轴全球面成像光谱仪的最小值只大于60%.从加工难易程度看,离轴全球面成像光谱仪采用一个接近Φ200 mm的石英透镜,其透射材料远不如改进型离轴校正透镜光谱仪透镜材料的均匀性和面形准确度高,而且大口径透镜大大增加了制备难度和成本.从工程布局看,改进型离轴校正透镜光谱仪充分考虑了与机械结构的匹配,狭缝与第一面反射镜的轴向距离较合理.从光谱特性看,两个光学系统的光谱分辨率结果基本接近,离轴全球面成像光谱仪光谱弯曲结果略好于离轴校正透镜结构.因此,综合比较得出离轴校正透镜光谱仪是最佳的选择方案,该系统可应用在短波红外波段的光谱成像的遥感探测.  相似文献   
53.
Fuzhong Nian 《中国物理 B》2021,30(12):128901-128901
In a certain period, some news will compete for the top news to gain the most attention and influence, and more news will be submerged in the ocean of news and become mediocre. This article deeply studi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competition mechanism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Weibo news. In this paper, we innovatively propose a pre-processing scheme for traditional small-world networks and scale-free networks and divide nodes into three roles:fans, passersby, and anti-fans. The competition mechanism of Weibo top news is defined from the aspects of node role and node aggregation degree. A network evolu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ompetition mechanism.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evolution model are deeply analyzed,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on the small-world network and the scale-free network. Finally, the valid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new model are verified through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and a feasible scheme for the propagation of top news on Weibo is given.  相似文献   
54.
用不同方法制备了四种修饰电极,酪氨酸在聚5-磺基水杨酸/多壁碳纳米管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明显优于裸玻碳电极和其他修饰电极.运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酪氨酸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酪氨酸在电极上的反应是电子数和质子数均为1的扩散控制的不可逆氧化过程,氧化峰电流与酪氨酸的浓度在9.0×10-6~2.0×10-4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IP(A)=-1.61×10-9-2.54×10-4c(mol/L),相关系数R=-0.9950,检出限为6.0×10-6mol/L.平均回收率为99.53%.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乙萘酚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以层层修饰的聚N,N-二甲基苯胺/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PDMA/MWNT/GCE)对乙萘酚的电化学响应最佳。在pH为4.86的HAc-NaAc溶液中,乙萘酚在PDMA/MWNT/GCE上是电子数和质子数均为1的扩散控制不可逆电氧化过程,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3.0×10-6~3.0×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58,检出限为2.0×10-6 mol/L,样品测定回收率在94.47%~104.60%之间。  相似文献   
56.
采用机械合金化结合后续热处理成功制备出Fe1-xCoxSi2化合物,探讨Co掺杂对化合物热电性能的影响;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赝势平面波方法对Co掺杂前后β-FeSi2的电子结构进行计算。结果表明:Co元素掺杂量x应控制在0~0.05之间;β-FeSi2的费米面位于价带顶,其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为非简并半导体;Co掺杂后费米面进入导带底,使其成为n型简并半导体,电阻率较掺杂前大幅度降低;本实验条件下,热电性能检测发现,当x=0.03,温度873 K时,试样的功率因子达到最大值为60μW.m-1.K-2。  相似文献   
57.
2001年 1.第二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交流研讨会 2001年10月在北京举行。人数:80人,其中台方20~25人。由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主办。 2.海峡两岸高分子学术研讨会 2001年11月4~10日在福建省武夷山举行。人数:40人,其中台方15人。由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主办。 3.第七届中日双边有机固体学术讨论会 2001年11月19~22日在珠海举行。人数:120~140人,其中日方40~50人。由中国化学会有机固体委员会主办。 4.第八届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 Eigh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8th ISEC) 2001年10月13~16日在长春举行。人数:140人,其中境外40人。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主办。 5.2001北京国际粘接剂技术研讨会 China Swiss Bonding 2001 (CSB′01) 2001年10月10~12日在北京举行。人数300人,其中外方200人。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主办。 2002年 1.第二届国际逆流色谱技术学术会议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CCC2002) 2002年4月16~20日在北京举行,人数:200人,其中外方100人。中国化学会秘书处、北京市新技术研究所承办。 2.IUPAC 2002年世界高分子大会,World Polymer Congress 2002,(MACRO 2002) 2002年7月7~12日在北京召开。人数:700人,其中外方500人。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承办。 3.17届国际化学教育大会 17th IUPA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 2002年8月25~31日在北京举行。人数:800人,其中外方300人。中国化学会秘书处承办。 4.国际分析仪器及实验室设备研讨会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equipment (由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主办的国际分析仪器及实验室设备展览会Analytica China 2002同时举行) 2002年9月3~5日在上海举行。人数:200人。其中外方20人。中国化学会秘书处承办。 2004年 第十八届国际纯粹和应用联合会化学热力学会议 The 18th IUPAC conference on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2004年8月在北京举行。人数:600人,其中外方300人。由中国化学会秘书处承办。  相似文献   
58.
中国化学会2001年学术活动计划表 会议名称 时间 地点 承办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21世纪应用化学学术研讨会 应用化学的回顾与展望——委员扩大会议 第七届应用化学学术会议 第六届精细化学品学术会议 8月 5、6月 10月 10月 青岛 长沙 福州 长沙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吕世权 0431-5682801 第二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 第一届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 8月 8月 杭州 杭州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200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10月12—16日 郑州 郑州大学 曹少魁 0371-7763523 青年分析化学专家2001年西部论坛学术会议 8月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院 高锦章 第十一届现代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科学学术研讨会 11月 福州 福州大学 陈国南 庄惠生 第十二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 10月 福建 中科院理化技术所 杨国强 010-64852003 010-64888061 华北五省市化学年会 8月10日 包头 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张景林 0471-4992972 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研讨会 大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研讨会 医用化学教学研讨会 8月初 4月底 7月 太原 武汉 秦皇岛 山西省教育学院 武汉大学化学学院 绍兴理工学院医学院 张镇 方祥玉 张友楚 0351-7120081 027-87682322 第十一届全国电化学会议 10月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院 周家宏 025-3598031 化学热力学专题讨论会 10月 西安 西北近代化学所 胡荣祖 029-8222630 第八届全国放射性药物与标记化合物学术会议 第六届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会议 第四届放射分析与活化分析学术会议 4月 9月 4月12—17日 厦门 兰州 厦门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化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所 唐志刚 李大明 戴依明 010-62207786 010-69358374 010-62573660 第十三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 4月23—26日 泰安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 许国旺 0411-3693403 第四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8月 太原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所 秦张峰 0351-4046092 第三届全国电磁流变学理论和应用学术会议 10月 待定 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 吴烽 0551-3601261 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交流研讨会 待定 待定 贵州大学理工学院化学系 张朝平 第五届微量元素研究与进展学术研讨会 9月 深圳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李东方 第四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 10月23—25日 桂林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郑丽敏 025-3594567 * 本表根据各学科、专业委员会报告汇总,详情及补充材料请参考我会网页:www.ccs.ac.cn 。 2001年及以后国际及双边会议计划 2001年 第二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交流研讨会 时间:2001年10月 地点:北京 规模:80人,其中台方20-25人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 海峡两岸高分子学术研讨会 时间:2001年11月4-10日 地点:福建省武夷山 规模:40人,其中台方15人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 第七届中日双边有机固体学术讨论会 时间:2001年11月19-22日 地点:珠海 规模:120-140人,其中日方40-50人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有机固体委员会 第八届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Eigh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8th ISEC)) 时间:2001年10月13-16日 地点:长春 规模:140人,其中境外40人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 2001北京国际粘接剂技术研讨会(China Swiss Bonding 2001(CSB'01)) 时间:2001年10月10-12日 地点:北京 规模:300人,其中外方200人。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 2002年 第二届国际逆流色谱技术学术会议(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CCC 2002)) 时间:2002年4月16-20日 地点:北京 规模:200人,其中外方100人 承办单位:中国化学会秘书处、北京市新技术研究所 IUPAC 2002年世界高分子大会( World Polymer Congress 2002, (MACRO 2002)) 时间: 2002年7月7-12日 地点:北京 规模:700人,其中外方500人 承办单位: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 第17届国际化学教育大会(17th IUPA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 ) 时间:2002年8月25-31日 地点:北京 规模:800人,其中外方300人 承办单位:中国化学会秘书处 国际分析仪器及实验室设备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equipment (由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主办的国际分析仪器及实验室设备展览会AnalyticaChina 2002同时举行) 时间:2002年9月3-5日 地点:上海 规模:200人,其中外方20人 承办单位:中国化学会秘书处 2004年 第十八届国际纯粹和应用联合会化学热力学会议(The 18th IUPAC conference on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时间:2004年8月 地点:北京 规模:600人,其中外方300人 承办单位:中国化学会秘书处  相似文献   
59.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十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中钙铁铬铅的含量。结果表明,该类中成药中微量元素铁的含量较高,微量元素铅含量较低,该结果为探讨钙铁铬铁元素与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药效关系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60.
引用方法 :作者 (多位作者间以逗号隔开 ) .题目 .化学通报 ,年 ,卷 :W××× (×××为网络版目次中序号的后三位 )[W 0 1 0 32 ]中性水介质中钙、镁离子对钨酸盐缓蚀机理的影响 Corrosion inhibitionMechanismofTungstateinNeutralAqueousSolutions李 燕  陆 柱 (华东理工大学防腐蚀中心 上海  2 0 0 2 37)用极化曲线法和Auger能谱研究了中性水介质中Ca2 +、Mg2 +离子对钨酸盐缓蚀机理的影响。碳钢极化曲线表明 :在含Cl-和WO42 -的水中 ,添加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