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化学   48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分析浙产竹叶椒不同部位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试,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计算机自动检索,从浙产竹叶椒叶、茎皮和果实中分离鉴定出的组分数分别为60、16和12.浙产竹叶椒叶、茎皮和果实3个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存在很大的区别,可为进...  相似文献   
42.
从催化剂的应用角度,总结了酸、路易斯酸、固体酸性氧化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无机碱、有机碱以及由酸/路易斯酸、路易斯酸/路易斯酸、路易斯酸/路易斯碱等催化体系在催化芳香胺的氰乙基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阐述了芳香胺的氰乙基化反应的酸催化和碱催化机理,并对芳香胺的氰乙基化反应的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基于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变压器和超导电缆作为智能电网超导设备,可以灵活应对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等暂态环境,保证电网稳定运行。针对31.5 MVA,110 kV/10.5 kV的超导变压器和10.5 kV/1.85 kA的三相同轴电缆的联合运行开展电磁设计和暂态特性分析,提出了超导设备的结构参数和电气参数,建立了基于MATLAB和PSCAD/EMTDC包含可变电阻、损耗和电抗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超导变压器具有限流功能,配合超导电缆运行,超导电缆的出口短路电流降低了21%,大幅降低超导电缆的出口短路电流和故障中的产热,对于线路制冷系统和后续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考察了乙酸乙酯催化燃烧时,铈锆固溶体中掺杂M (M = Mn, Y)对催化剂MnOx/Ce0.50-zZr0.50-zM2zOy/Al2O3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Mn的掺杂明显增加了储氧材料的储氧量(OSC),Y的掺杂明显降低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Mn 和Y的同时掺杂兼具Mn掺杂和Y掺杂的优点。催化剂MnOx/Ce0.40Zr0.40Mn0.10Y0.10Oy/Al2O3 性能最佳,完全转化温度为513K,且T10% 和 T100%间隔的温度范围最窄,可适用于较大初始浓度变化范围和较高空速(GHSV)条件下的乙酸乙酯净化。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显示,MnOx/Ce0.40Zr0.40Mn0.10Y0.10Oy/Al2O3具有较低的还原温度和较大的还原峰面积; Mn 和Y进入铈锆固溶体的晶格,改善了其织构性能,促进了锰氧化物在载体表面的分散。  相似文献   
45.
Ta2O5 films are prepared by e-beam evaporation with varied deposition temperatures,annealing temperatures,and annealing times.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the optical properties,chemical composition,structure,and laserinduced damage threshold(LIDT) a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deposition temperature decreases the film transmittance slightly,yet annealing below 923 K is beneficial for the transmittance.The XRD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film is in the amorphous phase when annealed below 873 K and in thehexagonal phase when annealed at 1073 K.While an interesting near-crystalline phase is found when annealed at 923 K.The LIDT increases with the deposition temperature increasing,whereas it increases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s as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increases.In addition,the increase of the annealing time from 4 h to 12 h is favourable to improving the LIDT,which is mainly du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Ta ratio.The highest LIDT film is obtained when annealed at 923 K,owing to the lowest density of defect.  相似文献   
46.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CdnSen(1≤n≤12)团簇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并对其能量、频率以及电子性质进行了模拟分析. 结果表明, 当n=1~3时,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是平面结构, Cd-Se键长是影响硒化镉团簇总能量的重要因素;当n=4~12时,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可以看成是由Cd2Se2和Cd3Se3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连接而成的三维结构,而Se-Cd-Se键角是影响硒化镉团簇总能量的主要因素. 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大,转移的电荷逐渐增加,转移的电荷量有达到块体中电荷值的趋势. 团簇的总能量二阶有限差分,平均结合能以及最高已占据轨道和最低未占据轨道的能隙都显示团簇的幻数为n=3,6和9.  相似文献   
47.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烷基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 SPME)与气相色谱 质谱(GC/MS)联用测定水样中四甲基铅和四乙基铅的方法,探讨了SPME萃取烷基铅的实验条件,并对GC/MS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四甲基铅和四乙基铅分别在5~1000ng/mL和1~500n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四甲基铅5.19ng/mL,四乙基铅1.05ng/mL。方法用于合成水样分析,四甲基铅和四乙基铅的回收率在87.5%~1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7%~6.5%之间。  相似文献   
48.
氰乙基对几种芳胺结构和光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量子化学中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分别用6-31G*和6-311+G*基组对苯胺、对氯苯胺和对甲苯胺及其氰乙基衍生物的几何构型进行全优化, 探讨了氨基上氰乙基的引入对分子电荷转移、前线轨道能量和电子光谱等性质的影响规律. 在此基础上采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TD-DFT)计算了分子第一激发态的电子跃迁能, 得到最大吸收波长λmax. 计算结果表明, 氨基上氰乙基的引入, 对前线分子轨道组成影响虽然小, 但使得最大吸收波长红移, 与实验值λmax有较好的一致性, 发现该类物质主要吸收光谱源于分子内的π→π*的电子跃迁.  相似文献   
49.
对2000-2008年毛细管电泳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毛细管电泳在农药分析中的一些主要分离模式和检测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与毛细管电泳联用的主要样品预处理方法;第三部分评述了近年来应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的各种检测方法和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并探讨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引用文献56篇.  相似文献   
50.
大分子碳氢燃料的低温化学反应及两阶段点火特性会显著影响火焰的分区及燃烧情况。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正庚烷/空气预混混合气在RATS燃具上的湍流火焰传播,与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模拟使用的是44种物质,112步的正庚烷简化动力学机理。使用Open FOAM的reacting Foam求解器建立了简化模拟流道及出口的三维模型,模拟了在大气环境下,初始反应温度450–700 K、入口速度6 m·s~(-1)与10 m·s~(-1)、焰前流动滞留时间100 ms及60 ms、当量比φ=0.6的正庚烷/空气混合气湍流火焰燃烧情况。结果发现,标准化湍流燃烧速度与混合气初始温度以及流动滞留时间有关。在低温点火阶段,正庚烷氧化程度受到初始温度与速度的影响,燃料分解并在预热区中产生大量中间物质如CH_2O,继而会影响湍流火焰燃烧速度。随着初始反应温度的升高,湍流燃烧火焰逐渐由化学反应冻结区过渡到低温点火区;温度超过一定数值后,燃料不再发生低温反应,此时燃烧位于高温点火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