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化学   23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脲和盐酸胍诱导溶菌酶去折叠的荧光相图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芳  梁毅  杨芳 《化学学报》2003,61(6):803-807
用荧光相图法分别研究了脲和盐酸胍诱导卵清溶菌酶去抓叠的过程。当变性体 系中无还原剂2-巯基乙醇存在、脲浓度从0变化至4.0 mol/L(或盐酸胍浓度从0变 化至3.0 mol/L)时,溶菌酶从天然态转变为部分折叠中间态,当脲浓度从4.0 mol/L变化至8.0 mol/L(或盐酸胍浓度从3.0 mol/L变化至6.0 mol/L)时,溶菌 酶从中间态转变为去折叠态,此时该蛋白的变性过程符合“三态模型”。而当变性 体系中有该还原剂存在时,溶菌酶则由天然态直接转变为去折叠态,此时脲诱导该 蛋白去折叠的过程符合曲型的“二态模型”。实难结果表明荧光相图法可以检测蛋 白南去抓叠的中间态。  相似文献   
12.
微量热法研究单底物酶促反应的产物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有产物抑制的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对比进度方程和热力学的数学模型。根据此模型, 可由反应的热谱曲线方便地解析出动力学参数(K~m, K~i和V~m)和摩尔反应焓(△~rH~m), 并同时确定产物的抑制类型。用微量热法研究了精氨酸酶催化水解L-精氨酸的热动力学, 确定水解产物L-鸟氨酸属于竞争性可逆抑制剂, 298.15K和pH 9.4时L-鸟氨酸与精氨酸酶作用的抑制常数K~i=1.22×10^-^3mol·L^-^1。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有产物抑制的单底物酶促反应热动力学研究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张沐雅  刘嘉琪  陈旺  王利强  陈杰  梁毅 《化学进展》2022,34(7):1619-1625
蛋白质和RNA通过液-液相分离组装成无膜细胞器。无膜细胞器与液滴具有相似的融合性质,当浓度超过饱和浓度时,生物大分子会形成液滴,接着向凝胶态进行转化,最终形成固态凝聚体。传染性海绵状脑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共同的病理特征是,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包括朊蛋白、TDP-43和Tau蛋白)形成有毒性的寡聚体或淀粉样纤维。大量研究表明,这些蛋白质都可以发生液-液相分离形成凝聚体。本文综述了蛋白质凝聚作用在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DP-43蛋白病以及 Tau蛋白病中的作用机制,重点阐述了相分离如何诱导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错误折叠朊蛋白、TDP-43和Tau蛋白形成寡聚体和淀粉样纤维,并讨论和展望了蛋白质凝聚作用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关联研究中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4.
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成像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郭亮  邢孟道  梁毅  唐禹 《光子学报》2009,38(2):448-452
在描述了调频连续波信号模型以及其外差接收体制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的“一步一停”模型中忽略的平台连续运动引入的多普勒频移项,采用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的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瞬时距离较传统合成孔径雷达的改变.推导出在该模型下一种适用于机载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系统的频率变标算法,一并考虑了在连续波信号模型中多普勒频移项对成像的影响.仿真证明了该算法能有效补偿平台连续运动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秦希峰  王凤翔  梁毅  付刚  赵优美 《物理学报》2010,59(9):6390-6393
利用离子注入掺杂技术设计、制作半导体集成器件时,了解离子注入半导体材料的射程分布、射程离散和横向离散规律等是很重要的.用400 keV能量的铒(Er)离子分别与样品表面法线方向成0°,45°和 60°倾角注入碳化硅(6H-SiC)晶体中,利用卢瑟福背散射技术研究了剂量为5×1015 cm-2 的400 keV Er离子注入6H-SiC晶体的横向离散.测出的实验值与TRIM98和SRIM 2006得到的理论模拟值进行了比较,发现实验值跟TRIM98和SRIM 关键词: 离子注入 6H-SiC 卢瑟福背散射技术 横向离散  相似文献   
16.
庞书南  吴天良  梁毅  苏丽  白杨 《分析测试学报》2014,33(12):1404-1409
采用一步电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了rGO-AuNPs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通过透射电镜图片表征了不同修饰层的微观结构,并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和循环伏安法表征不同修饰物修饰电极的性能,证明了rGO-AuNPs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的优异性能。优化了电解液的pH值和五氯苯酚(PCP)的预富集时间,确定了在pH6.0的PBS电解液中预富集6min的实验条件。据此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的测定PCP含量的分析方法。PCP的线性范围为2.0×10-9~3.0×10-8mol/L,检出限为1.0×10-9mol/L。将该方法分别用于3种木材及3种纺织品中五氯苯酚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9.0%~96.5%,RSD值不大于4.0%,稳定性较好,说明该方法十分可靠,可用于实际木材及纺织品中五氯苯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圆的教与学     
梁毅 《天府数学》2004,(7):43-69
  相似文献   
18.
梁毅  张心正  王振华  吴强  许京军 《物理》2012,41(5):316-322
文章主要综述了非相干非线性光学的几种理论方法,包括互相干函数法、相干密度法、自洽模理论、Wigner转换法、近似射线光学法和热动力学法等.其中,着重阐述了近期发展起来的理论方法——热动力学法,并对其原理进行了概括.对这几种理论方法的理解和探讨对非相干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非相干非线性光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微量热法研究过氧化氢酶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微量热法和热动力学方程研究了过氢化氢酶反应.该反应遵循Michaelis-Menten动力学,298.15K和pH7.0时,其米氏常数、酶转换数以及摩尔反应焓分别为2.36×10-2mol/L、1.20×104s-1和-83.67kJ·mol-1.过氧化氢酶反应后期对底物是一级反应,其总反应速度常数和一级速度常数分别为ko=6.31×105L·mol-1·s-1和k1=6.31×105/[Eo]s-1.该反应服从Ogura机理,其酶-底物三元复合物的分解速度常数为6.00×103s-1.  相似文献   
20.
热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变化过程的放(吸)热速率研究过程动力学规律并融热化学与化学动力学于一体的分支学科称为热动力学。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各种量热体系中研究热动力学的进展情况,着重介绍了最近五年中热动力学在化学反应、酶促反应和生物代谢过程研究中的应用,并预测了热动力学在未来十年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