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25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41.
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67为前驱体,在N;保护下碳化热解形成C-N-Co(3)O_(4)多孔碳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N;物理吸附仪对材料的形貌、比表面积及孔分布进行表征。由于该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优良的导电性,将C-N-Co(3)O_(4)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GCE)构建了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对乙酰氨基酚(AP)。采用循环伏安、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优实验条件下,C-N-Co(3)O_(4)修饰传感器的峰电流与AP溶液浓度在2.0×10^(-4)~1.5 mmol/L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 nmol/L。该传感器用于西药样品中AP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4.1%~103.8%。  相似文献   
42.
在近似工业反应条件下(H2/CO=1:1, 1.0MPa, 70℃), 应用加温加压原位核磁共振技术, 考察了铑膦配合物催化剂HRh(CO)(PPh3)3-PPh3体系的烯烃醛化反应。结果表明,在烯烃醛化反应条件下, 反应液中存在羰基氢化铑中间配合物, 并在^1H NMR获得了该配合物中Rh-H键的质子讯号。  相似文献   
43.
通过一定的分子设计,利用一种全新的双酚单体(4-氯代苯基对苯二酚)和含有联二萘结构的双氟三聚体(BNDIF)经一步法合成环状齐聚物,制得了一类含有氯代苯基侧基和联二萘结构的新型聚芳醚酮类刚性大环;并通过氯苯基的催化偶联反应得到了该类刚性大环的二聚体(一类含有2个联二萘结构的新型结构双环齐聚物).利用MALDI-TOFMS和1HNMR及H-HCOSY分析,证明了目标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44.
制备了叶酸修饰硬脂酸接枝白芨(FA-BSPs-SA)的共聚物,通过氢核磁光谱(1H NM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及红外光谱法(I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以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载多西他赛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并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了共聚物及其载药胶束的细胞毒性.结果证实硬脂酸和叶酸均已接枝在白芨多糖上.疏水性药物多西他赛可被包嵌于FA-BSPs-SA的胶束内.叶酸取代度增加,胶束粒径减小,载药量与包封率均增加.载药胶束体外释药具有p H依赖性(p H=5.0~7.4).共聚物FA-BSPs-SA和BSPs-SA浓度为40μg/m L时,细胞存活率均在80%以上.与多西他赛溶液相比,相同药物浓度的FA-BSPs-SA和BSPs-SA载药胶束抗肿瘤效果更佳,且载药FA-BSPs-SA胶束对有叶酸受体表达的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较载药BSPsSA胶束更强.FA-BSPs-SA共聚物有望作为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的纳米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45.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HPLC-Triple Quad-MS/MS)建立了同时测定金钱草中黄酮类、有机酸类、核苷酸类及氨基酸类等多元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金钱草不同部位(茎、叶、花及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评价。采用Agilent Extend-C18(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A)和甲醇(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0 mL/min,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根据40种目标成分的含量,采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对金钱草不同部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0种成分的色谱峰分离度良好,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均不低于0.999 2,检出限(LOD)为0.21~19.76 ng/mL,定量下限(LOQ)为0.71~65.88 n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1%~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2.9%。金钱草不同...  相似文献   
46.
三电极气体火花开关带有触发极,相比两电极开关,其开关导通的可控性较高,工作电压较低且抖动小,所以气体火花开关中三电极开关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针对大气压氮气环境下的两电极开关和三电极开关的击穿机制进行了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理论和数值计算发现,对于平板-平板的两电极开关来说,低电压下(小于6.3 kV)无法产生流注击穿,高电压下(大于6.3 kV)会先形成由阴极到阳极的负流注,然后再形成由阳极向阴极的正流注.而在三电极开关的击穿过程中,首先会在触发极和绝缘体之间发生击穿,然后这个通道不断向阴阳极扩展,最终形成阴阳极之间的电弧通道.在本文的计算工况下,如果需要阴极-触发极、阳极-触发极同时击穿的话,其阴极-触发极之间的外加电压需要大于1.18 kV,而阳极-触发极之间的外加电压需要大于3 kV.当考虑触发极的场致发射后,该击穿阈值可以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7.
G-四链体是由具有连续鸟嘌呤(G)序列的DNA或RNA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核酸二级结构,由于有望形成G-四链体结构的序列广泛地分布于人类基因组的许多重要区域,有关G-四链体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G-四链体构型的多态性、G-四链体热稳定性的测试手段及G-四链体在K+定量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48.
张小娟  周青军  杨薇 《物理学报》2012,61(3):34202-034202
根据P3近似对半无限生物组织的空间分辨漫反射理论,研究了强吸收条件下光源附近 光辐射分布的简化表达式SP3函数.研究表明:组织吸收越强, SP3函数越能准确描述光源附近空间 分辨漫反射;应用SP3函数反演强吸收组织光学参数时,由不同起始距离的漫反射数据拟合得到的反演 结果曲线存在极值,极值附近对应的反演结果最接近实际组织光学参数.  相似文献   
49.
牛磺酸对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牛磺酸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将培养Wistar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细胞凋亡组(10^-5mol/L AngⅡ诱导)和不同浓度牛磺酸(10、20、40mmol/L)保护组,培养24h后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末端标记(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同位素标记磷酸化底物法测定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s)和蛋白激酶C(PKC)活性。凋亡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为21.23%,呈现凋亡形态结构特征,MAPK和PKC活性分别较对照组升高33.8%和81.8%。3个牛磺酸保护组凋亡率分别为4.89%、2.53%和1.58%,MAPK活性较凋亡组分别下降16.0%、23.5%、29.8%,PKC活性较凋亡组分别降低18.8%、29.8%、44.6%。牛磺酸能浓度依赖地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内MAPKs和PKC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0.
张影  曹觉先  杨薇 《中国物理 B》2008,17(5):1881-1886
We studied the 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s under hydrostatic pressures based on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and first principles band structure calculations. It is found that carbon nanotubes experience a hard-to-soft transition as external pressure increases. The bulk modulus of soft phase is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smaller than that of hard phase. The band structure calculations show that band gap of (10, 0) nanotub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 at low pressures. Above a critical pressure (5.70GPa), band gap of (10, 0) nanotube drops rapidly and becomes zero at 6.62GPa. Moreover, the calculated charge density shows that a large pressure can induce an {sp}2-to-{sp}3 bonding transition, which is confirmed by recent experiments on deformed carbon nanotub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