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用红外光谱法对二苯基膦系列配体及其分别与Cu(BF4)2和Cu(C3H7C00)2形成的系列配位化合物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谱带的归属和Cu(I)配合物形成前后相关谱带的变化规律,并参照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热重分析的结果,讨论了所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可能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33.
三核铜(Ⅰ)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杨瑞娜吴生林王冬梅金斗满(河南化学研究所郑州450003)罗保生谌了容(武汉大学分析测试中心470053)含双齿膦配体dppm(双二苯基膦甲烷)的低氧化态金属配合物由于其特殊的成键性质,反应性和催化性能而日益受到化学专家... 相似文献
34.
本文报道了La(NO_3)_3(bipy)(2H_2O)(B-15-C-5)(Mr=785.46)的合成和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n。晶胞参数:a=11.951(6),b=18.181(7),c=14.754(5),β=96.19(3)°,V=3187.0,Z=4,D=1.637g/cm~3。晶体结构由直接法和Fourier合成解出,使用对角块矩阵和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后偏离因子R=0.035(5261个,I>3σ(I)的衍射)。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在该配合物中,直接参与配位的是联吡啶上的两个氮原子,三个NO_3中的六个氧原子以及两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La~(3+)的配位数为10。B-15-C-5是通过氢键与H_2O分子相连的。 相似文献
35.
用红外光谱法对二苯基膦系列配体及其分别与Cu(BF_4)_2和Cu(C_3H_7COO)_2。形成的系列配位化合物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谱带的归属和Cu(Ⅰ)配合物形成前后相关谱带的变化规律,并参照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热重分析的结果,讨论了所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可能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36.
37.
38.
以3-溴-9,9-二甲基芴为原料,通过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N,N′-二(联苯-4-基)-N,N′-二(9,9-二甲基芴-3-基)-9-苯基咔唑-2,7-二胺(2),其结构和性能经FL, UV-Vis, 1H NMR, GC-MS(EI),元素分析和TG-DSC表征。结果表明:2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玻璃化温度,失重5%的温度为452 ℃,玻璃化温度为176 ℃;在425 nm波长激发下,2在445 nm处发出较强荧光(蓝光)。 相似文献
39.
40.
1 INTRODUCTIONCertaincoppercomplexeshavebeenshowntohaveunusualchemicalpropertiessuchasoxygentransfer,oxidativeadditionandhomogenouscatalytichydrogenation[1].Oxidativeadditionreactionsarekeystepsintheactivationofσbondsinagreatnumberofcatalyticprocess.Co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