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4篇
物理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韩涛  杨佳  唐英  张进  涂铭旌 《应用化学》2011,28(10):1213-1217
在乙二醇中,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抗坏血酸(VC)为还原剂和抗氧化剂,还原CuSO4制得铜胶体溶液。 通过XRD、UV-Vis与共振光散射(RLS)光谱对铜胶体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铜胶体为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0价铜,在592~602 nm呈现典型的等离子共振吸收峰,体系具有明显的RLS特征,最大散射波长在468 nm。 考察了反应条件、体系的稳定性与共存离子对乙二醇中铜胶体RLS的影响。 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试剂按照VC、CuSO4和PVP的加入顺序,3种物质量的比按照n(VC)/n(Cu2+)=15、n(PVP-K30)/n(Cu2+)=1.4;反应温度60 ℃;反应时间1 h,反应得到的铜胶体可稳定放置1 d。 在适宜条件下,ρ(Cu2+)在5.12~12.8 mg/L范围内与散射光强度(ΔIRLS)成正比,回归方程为ΔI=7 420.2ρ-631.8(r=0.9962),检出限(3σ)为0.63 μg/L。 0.64 mg/L MnSO4、CdSO4和ZnSO4,1.28 mg/L KI,64 mg/L Na2CO3和Ca(OH)2,960 mg/L CH3CH2OH,640 mg/L CH3OH和320 mg/L CH3CH2CH2OH均不干扰10 mg/L Cu2+溶液的测量。 由此建立一种利用RLS光谱测定乙二醇中铜离子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32.
探索Y_2O_3掺杂对55ZnO40B_2O_35SiO_2玻璃黏度及成玻能力的影响,采用同步热分析仪(DSC)、热膨胀仪、高温旋转黏度计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测试方法研究了Y_2O_3掺杂量对55ZnO40B_2O_35SiO_2玻璃的特征温度、热膨胀系数、黏度和玻璃结构的影响。通过动力学脆性指数的计算推断Y_2O_3掺杂对玻璃成玻能力的影响。适量的Y_2O_3掺杂可以增大55ZnO40B_2O_35SiO_2玻璃黏度以及成玻能力,降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和脆性指数,这主要是由于Y_2O_3掺杂对55ZnO40B_2O_35SiO_2玻璃结构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33.
介质阻挡放电和CuZSM-5结合体系中等离子体对C2H4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琪  杨佳  石雷  牛金海  宋志民 《化学学报》2009,67(15):1779-1783
采用吸附、程序升温脱附及氧化和发射光谱等技术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对气相和催化剂表面吸附乙烯的作用. 实验表明,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能脱附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如CO2和H2O等), 并引发表面化学反应生成新物种(如在等离子体作用下C2H4和O2生成CO2和H2O); 改变催化剂表面积碳化合物结构, 并降低其起燃点; 引发气相中乙烯发生反应生成中间物种或碎片(如CN和CH等). 在富氧体系NO/O2/N2中加入C2H4, 能使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和CuZSM-5“一段法”结合体系产生协同效应, 提高NOx转化率. 该协同效应的产生与等离子体在气相及催化剂表面引发化学反应, 产生参与NOx还原反应的新稳态物种和短寿命高能活性物种有关.  相似文献   
34.
荧光光谱法研究三唑磷对DNA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理酸度条件下(pH 7.4),采用荧光光谱法并结合溴化乙锭(EB)荧光探针、I-离子效应、DNA熔点效应及盐效应等实验手段,研究了三唑磷与DN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DNA对三唑磷的内源荧光产生强烈的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两者间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分别为4.54×103L.mol-1和1.082  相似文献   
35.
在NaOH-NaHCO3介质中,铁氰化钾氧化西咪替丁产生快速化学发光反应,0.5 s后发光达到最大,2 s后迅速衰减至零。本文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测定西咪替丁的新方法。针对这一快速发光反应,设计了与之相应的管路系统和最短的反应管道来捕捉最大化学发光信号,发光强度与西咪替丁质量浓度在5×10-7~1×10-4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10-7g/mL。对5×10-6g/mL西咪替丁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8%。本法已用于西咪替丁片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36.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铀矿石中的锗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铀矿石中锗元素的方法,使用HNO_3-HF-H_2SO_4-H_3PO_4混酸体系消解样品,对铀矿石中的微量Ge元素进行分析,方法检出限为0.024μg/g,样品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通过与标准值比对,结果准确度令人满意,未知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8.4%-103%。可以作为实验室日常分析含铀矿石中微量Ge元素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37.
一种新的三维轮廓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佳  贾书海 《光子学报》2007,36(6):972-975
提出了一种实用,高效的光电式三维轮廓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激光三角法的基本原理,采用低通滤波与变阈值重心法相结合来提取光刀中心,不但速度快,而且有效地消除了噪音的影响,实现了光刀中心的精确定位.最后又推导出物像之间的线性关系,解决了系统定标问题,实现了物体轮廓的高效、低成本测量.  相似文献   
38.
三聚氰胺对DNA潜在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理酸度条件下(pH 7.4),采用溴化乙锭(EB)为荧光探针的荧光光谱法、I-离子荧光猝灭效应、DNA熔点和粘度效应等手段,研究了三聚氰胺与DNA的相互作用。随着DNA的加入,三聚氰胺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小而且三聚氰胺能够猝灭DNA-EB复合物的荧光,说明三聚氰胺能够竞争置换EB而与DNA作用;三聚氰胺的加入使得DNA的粘度增大,DNA-EB的熔点降低;DNA的加入减小了I-对三聚氰胺荧光的猝灭程度。三聚氰胺以嵌插方式作用于DNA的亲核位点,意味着三聚氰胺进入生物体后有可能通过形成DNA加合物的形式造成DNA损伤,从而最终导致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39.
FI-化学发光法间接测定维生素B1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利用Na2SO3的歧化反应与Luminol构建化学发光体系,并对其反应机理作了探讨.试验发现,Na2SO3在氢氧化钠碱性介质中发生歧化反应,其过渡态产物能与Luminol发生化学发光反应.维生素B1能使体系的发光强度减弱,化学发光强度的下降值(ΔI)与维生素B1的浓度在1.0×10-7~1.0×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测定维生素B1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5.0×10-8mol·L-1.方法用于维生素B1片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40.
波段选择是高光谱降维的常用手段,文中从波段选择应遵循的3个原则出发设计了一种基于信息散度与光谱可分性距离的波段选择算法。将高光谱数据中每个波段的光谱分量看作一个一维向量,使用K-L散度表示其相互之间的信息量,选出信息量大且相似性最小的波段组合;根据每个波段中不同地物光谱可分性距离的计算,得到可分性较大的波段组合;将两组波段组合取交集,即得到最优组合波段。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将选出的最佳3个波段进行伪彩色合成,对其进行光谱角制图分类,分类精度达到92.2%,Kappa系数为0.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