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2篇
  免费   1924篇
  国内免费   2652篇
化学   4829篇
晶体学   144篇
力学   614篇
综合类   332篇
数学   1441篇
物理学   4508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578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460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436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452篇
  2004年   415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267篇
  1997年   310篇
  1996年   282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84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97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9篇
  1965年   16篇
  1963年   13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壳聚糖水凝胶微球的制备与溶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聚磷酸钠(TPP)和六偏磷酸钠(SHMP)为复合交联剂,制备了离子交联网络结构的壳聚糖水凝胶微球。分析讨论了交联剂质量配比、pH以及离子强度等对壳聚糖微球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复合交联剂制备的微球的溶胀度比单独使用TPP或SHMP的分别低62.4%和41.3%,交联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当m(TPP)∶m(SHMP)=3∶5,交联剂pH=5时,制备的微球交联程度最好,结构最密实;在pH=1.2的缓冲溶液中,溶胀度可达到357%,而且凝胶没有任何破碎。微球具有较好的离子强度和pH敏感性,在酸性介质中有较高的溶胀度。  相似文献   
992.
生物质气再燃减少流化床N_2O排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生物质气化气作为再燃燃料,在小型流化床反应器内进行了N2O脱除的实验研究。研究了生物质气化气投入位置、料层高度、再燃燃料比、烟气含氧量和反应温度对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距布风板200 mm的B喷口较离布风板较近的A喷口(距布风板100 mm)对应的N2O转化率高;反应温度为850℃、按照N2O/N2配置模拟烟气的情况下,B口喷入生物质气量为1%,床料CaO高度为10 mm时N2O接近完全分解;反应温度为850℃,床层高度大于20 mm时,从B口喷入大于0.4%比例的生物质气对应N2O分解率高于95%。  相似文献   
993.
应用微波及超声波等方法辅助,合成了8个新型Schiff碱取代的磺酰胺,进而合成出了16个新型磺酰脲化合物.经1H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了结构,经油菜平皿法和盆栽法测试了16个磺酰脲化合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含有Schiff碱取代基的磺酰脲类化合物对双子叶杂草仍然能保持较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前期生物设计AHAS抑制剂的研究,设计合成了15个吲哚满二酮类衍生物,其中9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过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并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离体和活体活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在离体活性测试中,所有化合物在100μg/mL浓度下对拟南芥AHAS均表现出明确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d,4e,5a和5f在10μg/mL浓度下仍然对AHAS表现出45%以上的抑制率,但此类化合物除草活性普遍较差.  相似文献   
995.
将荧光偏振与非对称基因扩增技术联用,建立了可用于检测全血XP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新方法。用不等量(1∶5)的XPD基因上、下游引物对含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目的片段进行非对称扩增,再用两种单核苷酸多态性序列特异的荧光标记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由于扩增得到的单链片段能够与各自不同的荧光标记探针特异结合,使荧光标记分子的分子量增加,偏振值(FP)增高。通过检测增高的FP值,可确定目的片段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本方法对98例全血的XPD基因第751位密码子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与传统的荧光偏振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96.
The title compound, a novel Ag(Ⅰ) carboxyarylphosphonate [Ag(H2BCP)(4,4'- bipy)]·2H2O (H3BCP = p-H2O3PCH2C6H4COOH, 4,4'-bipy = 4,4'-bipyridine), was synthesized by a hydrothermal reac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a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It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5.7038(11), b = 22.397(4), c = 5.602(4) ?, β = 106.26(3)°, V = 1913.4(7) 3, Z = 4, C18H20N2O7PAg, Mr = 515.20, Dc = 1.788 g/cm3, μ = 1.182 mm-1, F(000) = 1040, the final R = 0.0404 and wR = 0.1216 for 4178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2σ(Ⅰ). In the structure, the Ag(Ⅰ) cations are bridged by 4,4'-bipy to give rise to 1D chains running along the b axis. These chains are linked further by the interactions of O (from BCP ligands) and Ag atoms to yield 2D layers.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and weak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4,4'-bipy rings assemble such adjacent layers to generate a 3D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997.
采用Bingel-Hirsch反应合成了胆固醇修饰的富勒烯(CHL-C60), 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元素分析对CHL-C60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γ-环糊精(γ-CD)对甾环具有较强的包结能力, 能够与CHL-C60形成包结复合物(CHL-C60/γ-CD), 从而有效提高CHL-C60的水溶性.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 CHL-C60能够从γ-CD的疏水空腔中解离出来, 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及牛血清白蛋白(BSA)形成稳定的复合体, 其结合常数分别为5.73×104和7.05×104 L·moL-1. 无氧条件下, CHL-C60/γ-CD通过光诱导电子转移作用断裂pBR322质粒脱氧核糖核酸(DNA), 其效率可达60.5%.  相似文献   
998.
超疏水低粘着铜表面制备及其防覆冰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喷砂处理在铜片表面形成微米级丘陵状凹坑,再用表面氧化处理在铜片表面制备菊花花瓣状CuO纳米片.通过喷砂-表面氧化处理在铜片表面成功构建了微米-纳米复合结构,这种表面氟化后与水滴的接触角高达161°,滚动角低至1°,显示出优异的超疏水性和很低的粘着性.低温下,这种表面与水滴间的热量交换较小,水滴不易凝结,有效地提高了抗结霜性.抗结霜性良好的超疏水铜有望在热交换器或低温运行设备等领域获得应用,这种简便的超疏水铜表面的制备方法也给其它工程材料超疏水表面的工业化制备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999.
结合瞬态光伏与表面光声技术,研究介孔掺镧nano-TiO2光生载流子分离与复合过程及其能量转换机制.结果表明:锐钛矿中两种不同光伏特性的缺陷态具有光生载流子扩散距离短,复合速度快的特点;镧掺杂增加体缺陷态对于光伏效应的贡献,但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主带隙的电荷分离;模板剂种类对于主带隙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与复合过程,以及亚带隙无辐射跃迁引起的晶格振动均有显著的影响.结果证实了样品表面光声与瞬态光伏现象之间存在明显的能量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以俄歇电子能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脱附谱研究了室温下NO在Ag/Pt(110)-(1×2)双金属表面的吸附. 在该双金属表面上观察到了可能的亚硝酸盐/硝酸盐表面物种,其在更高温度下分解生成N2. 然而,室温下NO在清洁Pt(110)表面和Ag-Pt合金表面上并不会生成这种亚硝酸盐/硝酸盐表面物种. 亚硝酸盐/硝酸盐表面物种的形成归因于高度配位不饱和Ag粒子的高活性及其与Pt基底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