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化学   632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33篇
物理学   1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31.
基于R矩阵理论方法,通过构建BeCl_2分子的静态交换势模型(SE),静态交换加极化势模型(SEP)和密耦合模型(CC),在0-10 eV能量范围内首次研究了低能电子与BeCl_2分子的散射动力学过程,预测了弹性散射积分截面,并在三种模型中分别发现一个来自B_(2u)和B_(3u)对称性贡献的势形共振态.讨论了这些共振态随着极化效应的变化,获得了收敛的截面和共振态结果.进一步使用POLYDCS程序首次计算了电子与BeCl_2分子的散射微分截面(DCS)以及动量转移截面(MTCS).当前研究结果将为天体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提供重要的截面数据.  相似文献   
832.
李雪  吴卫国  李芳 《应用力学学报》2020,(1):123-127,I0008
在直角切削模型的基础上,首先将在法平面坐标系中得到的切削力通过坐标变换得到主剖面坐标系中的切削力;再把主剖面坐标系中的切削力利用坐标变换得到切深-进给平面中的切削力理论公式。通过坐标变换得到的切削力理论公式更简洁,物理意义清晰,并能反映出切削偏角对切削力的影响。通过对数值计算与数值仿真两种方法模拟得到的切削力进行比较,得出两者的误差率在8.3%~15.7%,说明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从而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斜角切削力的理论公式为实际切削加工中切削力的解析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3.
本文以二苯乙烯和香豆素为共轭桥,二乙氨基为电子给体,羰基为电子受体,合成了一个具有D-π1-A-π2-D结构的香豆素酮类双光子染料C3.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该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发现在光作用下C3很容易发生分子内电荷转移,进而转变为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产生很大的偶极矩变化.以飞秒脉冲激光为激发光源,用上转换荧光法测定了其双光子吸收截面.在激发波长为850 nm时,新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值达1292 GM,比同系列香豆素酮衍生物C1、C2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值高一到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34.
甲醇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分子, 实现其高效转化为能源和化学品的关键是揭示相关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反应机理. 围绕这个关键问题, 以甲醇选择氧化为探针反应, 本文总结了负载氧化钼、负载氧化钒和杂多酸等典型催化剂体系以及近年来发展的氧化铼、氧化钌等新催化剂体系在认识催化活性中心结构和反应机理, 进而调控它们的氧化中心和酸中心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这些认识将有助于设计制备性能优异的新催化剂和实现甲醇到目标氧化产物的定向转化.  相似文献   
83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计算分析了系列12顶点碳硼烷Ni(Ⅱ)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NLO)性质和电子光谱. 结果表明, 2个P(CH3)3配体的结构变化对配合物的原子间距离影响较小, Ni(Ⅱ)配合物的极化率随取代基共轭性和空间体积的增加而增大. 增强配合物的共轭性及改变P(CH3)3配体结构对二阶NLO系数有明显影响, 其中取代基为苯胺的配合物5b的第一超极化率总有效值(βtot)最大. 分析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和相应的分子轨道组成可知, 配体内的电荷转移以及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对二阶NLO系数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836.
Synthesis and cytotoxic activity of novel curcumin analogu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ive novel curcumin analogues bearing different substituents at 4-position of phenyl group were synthesized. 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NMR and HRMS spectrum. Their cytotoxic activities against six tumor cell lines were tested by the standard MTT assay in vitro.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our analogues (1A-1C, 1E) with solubilizing moieties showed selective potent cytotoxicity against HepG2, HeLa and CT26 cell lines, and analogue 1A and 1C exhibited more potent cytotoxicity than curcumin against CT26 cell line. It was suggested that introduction of appropriate substituents to 4-position of phenyl group might be a potential option for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of curcumin.  相似文献   
837.
分别以直接热聚合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得到二维硼掺杂氮化碳(BCN)和四氧化三锡(Sn3O4)半导体材料, 采用超声复合和煅烧复合两种方法构建了BCN/Sn3O4复合材料. 利用 X 射线衍射(XRD)、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光谱、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所制备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探讨了不同复合方法对催化剂微观结构及光电性质的影响; 以可见光下光解水制氢和活化氧制过氧化氢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BCN与Sn3O4能够形成二维面-面复合结构, 相比于超声复合法, 直接煅烧法更有利于有效界面的形成, 使得界面间产生Sn3O4到BCN的电荷迁移, 增强了BCN表面电荷密度, 并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加优化的光电响应和光催化还原活性, 其中煅烧法得到的复合样品BCN/Sn3O4-3C(Sn3O4与BCN质量比为3%)表现出显著增强的光解水制氢及活化氧制过氧化氢的活性.  相似文献   
838.
以EDTA为矿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GdVO4:Dy3+、GdVO4:Dy3+,Eu3+和GdVO4:Dy3+,Eu3+,Tm3+荧光粉,研究了所制备样品的相结构、形貌、荧光性质、Dy3+到Eu3+的能量传递及Dy3+4F9/26H15/2跃迁的衰减曲线。X射线衍射(XRD)确定了所合成的GdVO4:0.03Dy3+、GdVO4:0.03Dy3+,0.07Eu3+和GdVO4:0.03Dy3+,0.07Eu3+,0.07Tm3+样品均为四方晶系;扫描电镜(SEM)显示GdVO4:0.03Dy3+,0.07Eu3+和GdVO4:0.03Dy3+,0.07Eu3+,0.07Tm3+均为棒状结构,平均长度分别约为0.458和0.491 μm;通过研究GdVO4:Dy3+,Eu3+的发射光谱和衰减曲线,佐证了Dy3+到Eu3+的能量传递过程,并确定了其能量传递的机制为偶极-偶极相互作用。通过调节GdVO4:0.03Dy3+,xEu3+荧光粉中Eu3+的掺杂浓度实现了准白光输出(0.424,0.350);调节GdVO4:0.03Dy3+,0.07Eu3+,yTm3+荧光粉中Tm3+的掺杂浓度,也实现了白光输出(0.346,0.301)。  相似文献   
839.
The authors consider the simplest quantum mechanics model of solids,the tight binding model,and prove that in the continuum limit,the energy of tight binding model converges to that of the continuum elasticity model obtained using Cauchy-Born rule.The technique in this paper is based mainly on spectral perturbation theory for large matrices.  相似文献   
840.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是为了探索与建设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关键技术和原型系统的大科学装置.环向场(Toroidal Field, TF)线圈是CRAFT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研制出用于CFETR环向场原型线圈.本文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通过建立TF导体连续弯绕成形有限元分析模型,对TF导体弯曲成形过程进行力学仿真,获得了TF导体在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和成形力等力学参数,预测了TF线圈绕制过程导体截面变形、回弹、应力和应变情况,并采用TF导体开展了弯曲成形验证试验,为TF线圈的精密绕制和成形设备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