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化学   207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42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93篇
物理学   2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陈绍仲 《数学学报》1997,40(3):333-344
本文用随机分析方法证明了拟线性抛物型方程ut+f(u)ux、uxx=0,u(0,x)=u0(x)在u0有界可测,f连续且f>0条件下,其解当→0时收敛于拟线性方程ut+f(u)ux=0,u(0,x)=u0(x)的熵解,即论证了“沾性消失法”解此方程的正确性,1957年Oleinik曾用差分方法解决了此问题。这里用概率方法重新获得此结果。  相似文献   
52.
两种透平叶栅三维流动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本文以数值手段分析研究两种不同叶片造型的三维环形叶棚内的定常粘性流动及损失情况,数值方法采用三维可压缩粘性流动压力校正其法求解N-S方程及k-ε双方程湍流模型.新一代透平叶片型线设计与传统叶片型线的差别在于叶片型线的后部加载特性.本文通过计算分析了这种后加载叶片与传统加教叶片应用于汽轮机时对控制三级叶栅损失与二次流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聂国隽  仲政 《力学季刊》2005,26(2):198-203
本文采用一种精确、简便的数值计算方法——微分求积单元法(DQEM)对变截面门式刚架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首先建立了一般荷载作用下变截面构件的平衡微分方程,并采用微分求积法进行离散,进而得出了较为精确的分析变截面构件的单元力学模型。该模型的刚度方程不仅反映了单元的刚度性质,而且反映了单元的实际荷载作用,可较为精确地分析变截面门式刚架结构在分布载荷作用下的受力性能。通过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了微分求积单元法在变截面刚架的力学分析中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微分求积单元法可用于任意形状的刚架结构的静力分析。  相似文献   
54.
骆英  李维民 《实验力学》1994,9(2):170-174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电磁涡流比拟理论运用微电脑和辅助机构,研究制造的抗扭刚度自动测定仪的基本原理,系统的误差分析等。对工程轴类以及几种特殊面杆件的抗扭刚度进行了测试研究。  相似文献   
55.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强度的细观测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清  李维学 《实验力学》1997,12(4):599-606
本文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强度细观试验方法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各种试验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着重对纤维压入试验方法从试验的装置,试件的制备,试验的过程以及试验的理论分析方法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应用纤维压入试验测试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度  相似文献   
56.
采用机械剥离石墨烯修饰电极快速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迁移量。X射线电子衍射表征显示机械剥离石墨烯表面不存在含氧官能团,与化学还原石墨烯相比,机械剥离石墨烯对双酚A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性能,降低了双酚A的氧化过电位,提高了电流响应。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双酚A的浓度在1.0×10-7~1.5×10-5mol·L-1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3.0×10-8mol·L-1。采用该电极对食品模拟物中的双酚A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在85.1%~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7%~5.9%之间。  相似文献   
57.
李维勤  郝杰  张海波 《物理学报》2015,64(8):86801-086801
采用数值计算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 阐明了高能电子束照射下绝缘厚样品的表面电位和电子产额动态特性. 结果表明: 由于电子在样品内部的散射和输运, 沿着深度方向, 空间电位先缓慢下降到最小值, 然后逐渐升高并趋近于零; 随着电子束照射, 样品的表面电位逐渐下降, 可至负千伏量级, 电子总产额逐渐增大至一个接近于1的稳定值; 电子束停止照射后, 长时间放置下, 表面电位将逐渐升高, 但带电并不会消除; 表面电位随电子束能量的升高近似线性下降, 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升高, 而随样品厚度的增大仅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58.
在低价钛试剂作用下,以四氢呋喃为溶剂,研究了2-(2-硝基苯基)咪唑与席夫碱的分子间还原偶联反应.结果发现席夫碱中C-N键的断裂优于其与硝基的偶联成环,生成了5,6-二氢化咪唑并[1,2-c]喹唑啉.  相似文献   
59.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下葡萄糖水溶液的氢键结构和氢键生存周期. 分析了参与i个氢键(分子内、分子间、所有类型)的葡萄糖分子和水分子的百分比分布. 研究发现存在一个特征数N, 参与N个氢键的分子的比例最高, 当iN时, 参与i个氢键的分子的比例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还分析了不同类型氢键(葡萄糖分子内、葡萄糖分子间、水分子间、葡萄糖分子与水分子间、所有类型)的连续和截断自相关函数, 并计算了对应的氢键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60.
ROF模型是图像恢复中的经典模型,具有保留图像边缘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梯子现象.而利用二次范数fΩ|▽u|2 dxdy的模型可以避免梯子现象,但容易使图像变得模糊.针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过设置边缘检测开关函数的组合模型,在图像平坦区利用二次范数模型处理,而在强边缘处利用ROF模型处理,而且应用分裂的B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