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7篇
化学   24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0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41.
High spin states in 107Ag are studied via the 100Mo(11B, 4n)107Ag reaction at an incident beam energy of 60 MeV. Prompt γ-γ coincidence and DCO ratios are measured by the detector arrays in CIAE. The level scheme has been updated and a new negative band belonging to 107Ag is identified. The new negative side band has been constructed and its configuration is tentatively assigned to πg9/2 νh11/2(g7/2/d5/2).  相似文献   
42.
周小蓉  黄光顺  李海波 《物理》2021,50(8):535-541
最新的缪子反常磁矩实验测量结果与标准模型理论预言偏离4.2σ,提供了新物理存在的重要证据。然而要确认新物理的存在,实验和理论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精度。运行在量子色动力学微扰与非微扰过渡能区的北京谱仪实验能够约束缪子反常磁矩理论计算中最重要的误差来源——强相互作用的修正。文章介绍了缪子反常磁矩的实验与理论现状,特别是北京谱仪实验上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缪子反常磁矩的实验测量与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43.
在一代Technicolor(TC)模型中计算了PGBs(PseudoGoldenstoneBosons)对高能e+e-→tt过程的单圈量子效应.给出了重整化的形状因子和矩阵元.计算了PGBs对总截面前后不对称参数AFB和左右不对称参数ALR的虚贡献,结果表明选取适当的参数值,新物理对以上可测量的贡献最大分别可达:-12.3%、-3.3%和-11.7%.在下一代对撞机上这一理论结果能为TC理论打开实验的窗口.同样的计算表明PGBs对e+e-→bb过程的单圈贡献小于-1.0%.  相似文献   
44.
随着北京谱仪上5800万J/ψ数据的获取,为了获得较好的物理结果,必须有很好的粒子鉴别.鉴于北京谱仪Ⅱ飞行时间计数器(TOF)对粒子鉴别的特殊重要性,有必要对飞行时间计数器的时间测量和分辨率进行研究.本文利用北京谱仪Ⅱ已获取的5800万J/ψ数据,对飞行时间计数器的时间和分辨率进行修正,最后给出修正结果以及修正后的鉴别效率.  相似文献   
45.
奇奇核170Ta高自旋态及旋称反转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97MeV的19F束通过155Gd(19F,4n)170Ta反应布居了奇奇核170Ta的高自旋态,将170Ta的3个转动带推向了更高的自旋态,并观测到了半退耦带的旋称反转点,将其自旋值定在了19.5h.首次比较系统地总结了稀土区半退耦带的旋称反转系统规律,并比较了该核区半退耦带与晕带的系统性差异,特别是这两个带在能量劈裂程度上存在着系统性差异.从这一现象出发,探讨了半退耦带与晕带旋称反转系统性差异的成因,指出p-n剩余相互作用在这一现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用水热法制备掺镁钛酸钡(Ba1-xMgxTiO3(x=0,0.10,0.20,0.30,0.40),BMT)纳米粉体。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技术(DR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在可见光照射下于溶液中考察了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反应活性。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氢氧根浓度可以得到不同形貌的纳米粉体。基于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样品的微结构分析,提出了这些不同形貌的形成机制。制备出的BMT材料的带隙能约为2.61 eV。光催化反应结果表明BMT的光催化活性比掺氮TiO2高得多。OH-浓度为8 mol·L-1时制备的BMT纳米棒光催化效率最高,经可见光照射360 min,浓度为0.01 mmol·L-1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可达到93.0%,且循环使用4次后,其光催化活性并没有明显降低,表明BMT是一种稳定有效的可见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47.
High spin states of 128La have been studied through the fusion-evaporation reaction 118Sn(14N,4n) 128La at a beam energy of 69 MeV. A positive-parity side band with the same configuration as that of the yrast band has been identified. Moreover, it is noted that the energy separation △E(I) = E(I)side-E(I)yrast of all doublet bands reported in odd-odd nuclei in the A~130 mass region exhibit a staggering pattern systematically, and they stagger up at even-spin and stagger down at odd-spin.  相似文献   
48.
A tentative metho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energy is put forward for assigning the reasonable configuration of a triaxial nucleus in TRS. This method is proved by the TSD of 167Lu nucleus that has been calculated previously by TRS.  相似文献   
49.
航天器与运载火箭耦合分析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载荷分析为主要内容, 概述航天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首先介绍航箭(航天器/运载火箭简称为航箭) 耦合系统载荷分析基本思想. 然后介绍以下3 个方面的载荷分析方法: (1) 采用基础激励理论初始载荷分析的近似方法; (2) 考虑航箭耦合影响的航天器/运载耦合系统分支模态综合法. 导出采用约束模态质量界面加速度的航天器载荷计算方法; 当仅考虑静定约束特殊情况时, 退化的方程与Chen 采用有限元法导出的方程相同. 给出新航天器载荷瞬态分析技术, 即一个以前的航天器/运载耦合系统载荷结果可以用来获得相同运载火箭发射一个新航天器结构的必要的载荷信息. (3) 考虑航箭耦合影响的航天器/运载耦合系统模态综合法. 包括: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 以及航天器/运载耦合的界面综合动态响应计算新方法. 最后, 介绍验证载荷分析技术. 简要讨论验证技术的重要性, 提出了采用试验与理论相结合的结构动态试验仿真技术,该方法包括了一套修正数学模型的新技术, 称之为子结构试验建模综合技术. 该方法已应用于复杂的结构建模. 在进行CZ-2E 运载火箭实尺模态试验之前, 用建议的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给出CZ-2E 模态参数的预示结果, 并与随后获得的实际模态试验结果相比, 两个结果彼此之间高度一致. 这个结果证明了模态试验仿真技术已成功地预示了CZ-2E 运载火箭的模态参数, 验证了建议的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的可靠性. 讨论了振动台振动试验仿真技术. 介绍了振动台振动试验仿真的几个关键技术. 包括: 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 40 t 振动台系统台面控制仿真方法和D 卫星振动台振动试验仿真.   相似文献   
50.
The recent observations of the purely leptonic decay Ds+→μ+νμ and τ+ντ at CLEO-c and B factory may allow a possible contribution from a charged Higgs boson. One such measurement of the decay constant fD. differs from the most precise unquenched lattice QCD calculation by a level of 4 σ. Meanwhile, the measured ratio, BR(Ds+→μ+νμ)/BR(D+→μ+νμ), is larger than the standard model prediction at a 2.0σ level. We discuss that the precise measurement of the ratio BR(Ds+→μ+νμ)/BR(D+→μ+νμ) at BES-Ⅲ will shed light on the presence of new intermediate particles by comparing the data with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especially, the predictions of high precise unquenched lattice QCD calc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