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26篇
晶体学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利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结构导向剂,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由纳米片组装而成的Bi2WO6花状多孔微球的新颖结构。探讨了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种类等因素对产物形貌、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氙灯照射下,发现使用CTAB所得到的Bi2WO6比添加SDBS所得到的样品具有更高的催化罗丹明B降解的活性,原因是前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收阈值。同时提出了晶体可能的生长机理为各向异性生长特性和自组装-Ostwald熟化过程的结合。  相似文献   
22.
殷芳芳  朱维菊  方敏  徐颖  李村 《发光学报》2015,36(10):1137-1144
以3-溴代-N-丁基咔唑和4-苯基-3-氨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咔唑基的硫脲席夫碱L,使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核磁氢谱以及质谱等对其成分结构、离子识别性能、识别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对Hg2+和Ag+具有快速响应的可视化选择性识别。当Hg2+或Ag+加入后,L溶液的颜色由无色立刻变为黄色;同时,L溶液中加入Hg2+和Ag+后,荧光光谱有不同变化,且其他离子的存在并不干扰L对Hg2+和Ag+的选择性识别。研究还发现,L对Hg2+和Ag+的荧光识别模式不同:加入Ag+后,L与Ag+生成了配合物,发生荧光猝灭;加入Hg2+后,L先与Hg2+络合发生荧光猝灭,然后脱去Hg S。  相似文献   
23.
锑、锰激活的卤磷酸钙荧光粉(以下简称卤粉)自1942年由麦基格发明作为荧光灯用荧光粉以来,一直沿用迄今,三十多年来人们对卤粉的发光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就其制备工艺、成分配比、颗粒控制、后处理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研制、试验工作,使荧光灯光效由四十年代的40余流明/瓦提高到现在的75-85流明/瓦(冷白色、白色、暖白色荧光灯)、60-67.5流明/瓦(日光色荧光灯)。  相似文献   
24.
熵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教材、文献与教学的体会,对熵判据、温熵图和理想气体混合熵变计算等知识点作简单论述,以帮助初学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学生更好地理解熵判据、温熵图的含义及其应用计算。  相似文献   
25.
报道了一种反式Curtis环的镍(Ⅱ) 的配合物NiL(ClO4)2(L为2,4,4,9,11,11-六甲基-1,5,8,12-四氮杂环十四-1,5,8,12-四烯)催化NaBrO3-CH2(COOH)2(MA)-H3PO4体系的化学振荡反应。测得该体系的振荡范围,研究、分析了各物种浓度、自由基抑制剂和还原剂、Ag+、Hg2+以及温度对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Br-起重要动力学控制作用,在反应过程中有自由基、Br2产生并参与了反应。同时发现搅拌速度对反应有很大影响。该反应的振荡轨迹与经典BZ反应及其它四氮杂大环配合物催化的体系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6.
设计了一种新的乙酸酐改性魔芋葡苷聚糖(KGM-AE)作为高分子模板,通过调节模板剂的改性度、模板剂溶液浓度以及Zn2+离子浓度,探讨了ZnS纳米粒子形成的机理,制备出了大小及形貌可控的纳米ZnS。利用IR、ICP-AES、XRD、TEM等对ZnS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纳米ZnS光限幅性能,结果显示纳米ZnS溶液均呈现出明显的光限幅性能。  相似文献   
27.
不同共轭桥大π-共轭有机非线性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设计并合成了3种新的不同共轭桥大π-共轭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28.
29.
以NaBiS2为前驱物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硫化铋纳米管,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荧光分光光度计(PL)等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Bi2S3为正交相纳米晶,产物形貌受到反应物比例、温度、时间等因素影响,Bi2S3纳米管的形成是固体-溶液-固体转化过程.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表明Bi2S3纳米管对900nm以下的光有较强的吸收,当激发波长为519 nm时,Bi2S3纳米管在778 nm处有一个较强的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30.
在La(Ⅲ)离子或Pr(Ⅲ)离子存在的甲醇溶液中制得了2,4,6-庚三酮的二聚缩合产物3-乙酰甲基-2,6-二乙酰基-5-甲基苯酚。对它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法结构分析。对于1965个I≥2σ(I)的独立衍射点,最后偏离因子为R=0.064。空间群为P2_1/n。晶胞参数:a=8.395(1)(?),b=7.869(1)(?),c=19.356(3)(?),β=96.69(1)°,V=1270(1)(?)~3,Z=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