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10篇
晶体学   3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以花生壳为吸附剂、Pb2+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物理化学中固体表面的吸附过程,考察了Pb2+的初始浓度、吸附温度的影响,研究了固体表面吸附反应动力学、热力学和活化能。结果表明:在不同Pb2+初始浓度下,Pb2+在花生壳表面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是化学吸附为控制步骤的吸附过程。热力学结果表明Pb2+在花生壳表面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因为Pb2+由三维运动转变为二维运动导致系统熵减小。活化能Ea=31.35 kJ·mol-1再次证明Pb2+在花生壳表面的吸附是化学吸附过程,这些结果较好地验证了物理化学教学中固体表面的吸附行为。通过该拓展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固体表面吸附过程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2.
以棉浆粕为原料,采用硫酸溶胀结合超声波处理的方法制备了纳米纤维素(NC).在纳米纤维素的水分散液中加入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原位化学氧化法制得了纳米纤维素/聚3,4-乙撑二氧噻吩(NC/PEDOT)纳米复合物.对NC和NC/PEDOT复合物进行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将纳米复合物的水分散液滴涂在氧化铟锡(ITO)玻璃表面形成复合薄膜,考察不同纳米纤维素含量对NC/PEDOT复合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C呈棒状,平均直径为20 nm,长度为100~300nm;NC/PEDOT复合物中PEDOT均匀包覆在NC表面形成核壳结构,平均直径为30 nm;复合薄膜中当NC含量为60%时,其电致变色性能最好,具有最高的对比度(24.4%),最短的响应时间(1 s),最高的着色效率(51.8 cm~2/C).  相似文献   
23.
食品与环境中铅对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分析本地儿童血铅水平与食品及生活环境中铅的相关性,探讨降低铅污染因素对儿童身体健康影响的方法,随机抽检了深圳市2000-2001年6大类1568份市售食品的铅含量,测定了本市834名1-6岁儿童的血铅含量,调查了611名儿童食物与生活环境中的铅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大类共1568份食品中,共有18份食品超标,超标率为1.15%。834名儿童血铅范围在22.0-197.4цg/L之间,均数是90.6цg/L,其中≥100цg/L的为317人,占38.01%。对儿童使用的玩具、生活习惯、食物结构、家庭和幼儿园生活环境等进行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各种可能的铅污染因素,证实食品及儿童生活环境中铅污染与儿童血铅超标有关。揭示深儿童血铅含量超标与食品铅污染以及儿童生活环境中的手-口途径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4.
合成了二茂铁修饰的卟啉与含有三氟甲基的卟啉.拉电子的三氟甲基使卟啉的紫外吸收发生蓝移,而给电子的二茂铁基则使卟啉的紫外吸收发生红移.在稳态荧光光谱中,二茂铁对卟啉荧光的猝灭程度大于三氟甲基,其中含有双二茂铁基的卟啉发生了66%的荧光猝灭,量子产率Φf仅为0.08,说明在激发态卟啉和二茂铁之间发生了较强的电子和能量的传递,这些结果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中进一步被证实.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三氟甲基的引入使卟啉难失去电子,增加了卟啉的稳定性;二茂铁的给电子作用使卟啉更容易被氧化,是很好的电子给体.这些性质为此类化合物进一步应用于给受体体系的构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海水中粒子对光的散射是水下图像模糊的主要原因。点扩展函数能够反映海水中光的空间扩散程度,使用点扩展函数,水下图像能被恢复或增强。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子图海水点扩展函数的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用光子图求解辐射传输方程,对光场内任意点的辐射强度进行估计。通过与蒙特卡洛仿真点扩展函数的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6.
以江西产茶叶籽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茶叶籽仁中儿茶素类和咖啡因含量分别为1182.5221302.189mg·kg-1和1270.3641305.180mg·kg-1;采用压榨法和浸出法制得茶叶籽毛油,测得压榨毛油中儿茶素类含量为1.380mg·kg-1,咖啡因含量为43.482mg·kg-1;浸出毛油儿茶素类含量为0.637mg·kg-1,咖啡因含量为36.393mg·kg-1,该方法回收率为90.3%106.7%,相对标准偏差为0.52%2.89%。探讨了精炼过程对茶叶籽油中儿茶素类和咖啡因含量的影响。茶叶籽精炼油中儿茶素类和咖啡因含量很低,食用茶叶籽精炼油不会造成人体咖啡因摄入过量风险。  相似文献   
27.
孙素素  李晴  高卫  李晓天  陈来  张金林 《结构化学》2021,40(1):109-113,4
The target compound(Z)-4-[3-(4-methyl-1,2,3-thiadiazol-5-yl)-3-(4-trifluoromethylphenyl)acryloyl]morpholin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Horner-Emmons reaction,ester hydrolysis,and condensation.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NMR,H RMS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The crystal of the target compound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21 with a=11.5058(15),b=6.6626(10),c=23.184(3)?,V=1777.3(4)?3,Z=8,Dc=1.496 Mg/m3,F(000)=792 andμ=0.229 mm–1.X-ray analysis indicated C–H....O intermolecular H-bonds in this crystal structure.The target compound exhibited 53%curative activity against TMV.  相似文献   
28.
Lyapunov指数是定量描述非线性动力系统轨道稳定性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分析系统分岔行为的常用手段.实际应用中,人们通常只关心Lyapunov指数的正负,并以此来判断系统轨道是否稳定,而对于Lyapunov指数为零,即动力学分岔点处系统的行为特征讨论甚少.本文以几类经典的非线性动力系统为例,针对系统在分岔点处的轨道稳定性进行理论和数值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系统在分岔点处其微扰后的轨道均以幂律,而非指数的形式收敛,呈现出经典物理系统在相变临界点处的慢化行为.通过理论分析,我们解析得到分岔点处计算临界指数的一般公式,并通过数值模拟对理论公式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临界慢化是物理系统在相变点处的普遍现象,文中关于非线性系统在分岔点处临界慢化行为的发现将加深人们对于动力学分岔本质的认识,同时也是对现有教材中关于Lyapunov指数相关知识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