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14篇
力学   15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9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基于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自由分子区内纳米颗粒的热泳特性.理论研究表明,纳米颗粒与周围气体分子之间的非刚体碰撞效应会明显地改变其热泳特性,经典的Waldmann热泳理论并不适用,但尚未有定量的直接验证.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纳米颗粒而言,当气-固相互作用势能较弱或气体温度较高时,气体分子与纳米颗粒之间的非刚体碰撞效应可以忽略,Waldmann热泳理论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当气-固相互作用势能较强或气体温度较低时,非刚体碰撞效应较为明显,Waldmann热泳理论与模拟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对纳米颗粒的等效粒径进行了修正,并考虑了气体分子与纳米颗粒之间的非刚体碰撞效应,理论计算结果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2.
采用激光烧蚀氧化石墨烯薄膜,可实现其微尺度图案化加工,以应用于微纳米电子器件。但激光冲击下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结构及力、电性能变化直接影响了器件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研究超高应变率加载对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功率激光冲击氧化石墨烯薄膜,通过对其表面形貌、化学成分表征揭示薄膜结构的改变机理,通过对薄膜冲击前后的硬度、弹性模量、导电率测试探索合理的激光加工参数。结果表明:在1.14 W功率的二氧化碳激光冲击下,可实现加工区氧化石墨烯薄膜的还原且不造成薄膜烧蚀断裂,其电导率可达到1.727×103 S/m,弹性模量为49.97 GPa,硬度为5.71 GPa。  相似文献   
83.
李志刚  袁平之 《数学学报》2007,50(6):1349-135
本文将证明以下结论:设m为正整数,当(a,c,δ)取(m,m+1,-1),(m,m+ 2,-2),(m,m+4,-4),或者(m+2,m,2)时,联立的不定方程组■的正整数解(x,y,z)的个数不超过1。  相似文献   
84.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sensor based on wavelength-dependent dete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miconductor fiber temperature sensors have been used widely in many fields, but most of them pick up temperature by measuring the optical intensity of certain fixed narrow-band in absorption spectrum. Furthermore,they are sensitive to the loss of optical intensity and the fluctuation of light source power. The nove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emiconductor absorption theory and the spectral analysis of method.To measure temperature,the sensor model detects not the certain narrow-band spectrum but the most spectra of the optical absorption edge.Therefor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and the stability can be improved greatly.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ults perfectly.  相似文献   
85.
对定向凝固方法制备的Ni47Mn32Ga21多晶合金,通过扫描电镜、金相、电子能谱等手段研究其组份和组织形貌,通过对合金磁化强度与温度关系、等温磁化曲线及磁感生应变曲线等的测量分析,研究了合金结构相变和磁相变过程中的磁熵变及不同压力下的磁感生应变. 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组份与设计组份基本一致,室温下合金大部分为马氏体相. 升温过程中合金的磁熵变在居里温度(365 K)附近有最大值,并有较大的磁熵变峰值半高宽,747 kA/m的磁场下该磁熵变最大值为-1.45 J/kg ·K,磁熵变峰值的半高宽为21 K. 合金在室温(298 K)下有较好的双向可恢复磁感生应变,480 kA/m磁场下,无压力时合金的磁感生应变值达到-670×10-6,并趋饱和;而在与磁场方向平行的27.3 MPa外压力作用下合金的磁感生应变值增大到-1300×10-6,且未饱和. 关键词: Ni-Mn-Ga 铁磁形状记忆合金 磁熵变 磁感生应变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介绍了一个由飞行时间测量系统构成的实验装置, 描述了这个实验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它的性能, 并给出了海平面宇宙射线重粒子的质量谱及通量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87.
本文描述了一个多丝正比室正电子照相机系统.它包括高密度多丝室γ射线探测器,电子学读出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获得了三维空间断层象,象素点阵64×64×16.  相似文献   
88.
The liquid nitrogen's explosive boiling characteristics under transient high heat flux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s of researchers over the world due to its wide applications. Although some experi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the proces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t the initial stage, especially within 1 ~s, have not been described reasonably yet. Based on the related experiment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a novel kinetic model combined with quasi-fluid idea is presented to analy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 nitrogen's explosive boiling at the initial stag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del can appropriately describe the liquid nitrogen's explosive boiling. The behaviour and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 single bubble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bubble cluster, thus the behaviour of individual bubbles could not be directly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explosive boiling process at the initial stage.  相似文献   
89.
设计了基于奇摄动技术的导数光谱估计器并提出基于不同阶次导数光谱空间的融合建模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充分利用导数光谱信息空间、区间最小二乘法和融合建模的优点,挖掘光谱深层次信息进行融合建模。分别利用麦汁浓度范围4.23~18.76° P (柏拉图度)的啤酒红外光谱公共数据集和配制的浓度为0.04%~5%范围的葡萄糖溶液实测光谱数据集进行定量分析方法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建模定量分析方法能获得最小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其值分别为0.121和0.087,能够准确地进行定量分析。与其它建模方法相比较,基于导数光谱的融合建模方法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明显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90.
根据Hertz(赫兹)接触理论结合钢绞线的结构特性推导了丝间变形的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计算钢绞线感应加热过程中丝间接触面宽度的大小,为建立精确的钢绞线感应加热有限元模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法计算钢绞线感应加热温度值,得到不同电流密度和频率下的温度数据.通过对温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采用平均相对误差来评价多个回归模型拟合程度的优劣,建立了感应加热效果的最优数学模型.该模型为应用经典控制理论实现钢绞线感应加热温度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