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化学   59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4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风轮机气动性能概述 气动特性是衡量风轮机性能的主要指标。实际上它可由不向工况下风轮机的风能利用系数C_p值来代表。按C_p值的定义,它与风轮的扫风截面、来流的空气密度、风速、风轮的气动扭矩、风轮机转速等有关.具体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相似文献   
62.
张则尧  姚艺希  李彦 《物理化学学报》2022,38(8):2101055-86
单壁碳纳米管的直径可控生长是碳纳米管生长与应用领域的重要问题。直径在0.9–1.2 nm范围内的碳纳米管非常适合应用于近红外荧光生物成像领域和量子器件单光子光源之中。本文使用FeCo/MgO催化剂生长出了直径在这一范围内的体相单壁碳纳米管,并研究了催化剂制备和CVD生长条件对碳纳米管直径的影响。催化剂前驱体的制备是获得小尺寸催化剂颗粒的关键步骤。在浸渍过程中,使用难水解的金属硫酸盐作为前驱体、降低浸渍pH以及加入络合剂分子都会抑制溶液干燥过程中金属盐的水解,从而控制催化剂的尺寸,使其适合于生长出直径可控的单壁碳纳米管。在CVD生长过程中,使用乙醇作为碳源、使用较低的碳氢比例也有利于小直径碳纳米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63.
ECR离子源中的微波功率在线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子发生器中采用ECR离子源是一种新技术。由于受结构的限制,ECR离子源不能像高频源离子源那样通过观察气体放电的颜色判断其工作状态,所以在运行中调节状态非常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用定向耦合器加微波小功率计的方法在线测量ECR离子源的微波入射功率,通过微波入射功率可以直接得到ECR离子源引出离子束流的大小,从而推断微波信号源的放电过程是否正常,然后调整ECR离子源,最终使中子发生器工作在最佳状态。从ECR离子源后面的引出电极测得的最大束流为20 mA,且工作长时间稳定,当微波功率在160 W~500 W之间时,放电效果较好,离子束流随微波功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4.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ew method to create nanoscale SiO2 pits or channels using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NTs) in an HF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in a few seconds. Using aligned SWNT arrays, a pattern of nanoscale SiO2 channels can be prepared. The nanoscale SiO2 patterns can also be created on the surface of three-dimensional (3D) SiO2 substrate and even the nanoscale trenches can be constructed with arbitrary shapes.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is enhanced etching of SiO2 has been qualitatively analysed using defects in SWNTs, combined with H3O+ electric double layers around SWNTs in an HF solution.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二硼化镁及掺杂二硼化镁超导体硬度和电负性进行研究,发现其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因此,本文提出用硬度均衡值ηcq和电负性的平均效应值χcq作为掺杂二硼化镁超导电性的一个判断标准,对今后实验工作者掺杂元素和掺杂比例的选取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采用非同时读出条件下晶体两波耦合实验装置,以532 nm单频固体激光器为光源,研究了抽运光偏振态对Ce: KNSBN晶体两波耦合有效增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信号光为e光且入射光夹角为30 °条件下,当抽运光偏振态与e光夹角为10 °时,有效增益最大;通过比较信号光打开与关闭条件下不同偏振态抽运光入射晶体时信号光及抽运光透射光强,分析得出最大增益存在的原因是偏振角为10 °时抽运光的o光分量很好的起到了擦除光扇的作用,抑制了光扇的发生,从而增益最大.取抽运光偏振态与e光夹角为10 °,研究入射光光强比对Ce: KNSBN晶体两波耦合有效增益的影响,结果发现随入射光光强比的增大,有效增益先增大后减小,光强比为1: 50时对应的增益最大为33.8.同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相应的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67.
Fe3O4纳米粒子与正离子性的重氮树脂在硅基底的表面形成稳定自组装膜,还原后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硅基底的表面生长多壁碳纳米管.以聚丙烯酸包裹Fe3O4纳米颗粒能够有效地防止纳米粒子的团聚,并提高组装效率,得到均匀的纳米粒子自组装膜,从而获得在硅基底上均匀分布的多壁碳纳米管.  相似文献   
68.
表面活性剂溶致液晶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表面活性剂溶致液晶的发现、发展、研究方法及应用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移动式加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调试过程。该加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束流稳定度高、束斑直径小的特点。移动式加速器是首次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于快中子照相。在调试过程中测试了小型移动式加速器的束流稳定性等参数,采用伴随粒子方法测量了直流中子产额。通过移动加速器和数字照相系统的组合,获得了初步图像。  相似文献   
70.
 束流传输系统是中子发生器研制、调试和技改等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为此开展了中子发生器束流传输系统研究工作,阐述了传输系统光学特性和组成。以ns-200中子发生器为代表实例,详尽地分析了传输系统的组成和各光学透镜的特性。根据LEADS软件要求,生成该器束流传输系统数据输入卡,调用软件相应各光学元件计算模块,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束流传输包络图。束流传输模拟计算结果与原设计要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