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5篇
化学   150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5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1.
二次特征值问题中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可微性,给出了其导数的计算公式及其算法.  相似文献   
82.
负偏压射频放电过程的流体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负偏压射频放电的物理过程,计算了带电粒子密度及电场的时空分布,分析了在不同的近似条件下,离子动量平衡方程中各项的贡献。  相似文献   
83.
用十二胺-N乙酸-N亚甲基膦酸(DAPA)改性氧化锆制备了一种新的锆基质色谱固定相(DAPAZ),研究发现,DAPA在氧化锆表面有两种结合方式:红外光谱中1611cm^-1处的特征吸收表明羧基主要与胺基形成偶极离子,以羧酸根离子形式存在,大部分的DAPA分子通过膦酸基团与氧化锆结合;而与钼酸的显色反应则表明有少量DAPA以羧居与氧化锆结合,另外,对固定相的屏蔽效应、碱性条件(pH9.5)下的稳定性等色谱性能的研究也证实这两种吸附方式同时存在,但以膦酸基结合为主。  相似文献   
84.
纳米酶     
纳米酶(Nanozymes)是由我国科学家首次提出的新概念,它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纳米材料,能够基于特定的纳米结构催化天然酶的底物并作为酶的代替品。自2007年首次报道以来,全球已有来自于55个国家的420多个研究机构证实了纳米酶的普遍规律。纳米酶的发现第一次揭示纳米材料蕴含一种独特的纳米效应——类酶催化效应。纳米酶作为一种新材料,既有纳米材料本身的理化性质,又有类似酶的催化功能,兼具天然酶与人工酶的优势于一身。其中,纳米结构不仅赋予纳米酶高效催化功能,而且使纳米酶比天然酶稳定,易于规模化生产。另外,纳米酶独特的多酶活性将为设计廉价、稳定、各种各样全新的催化级联反应提供功能分子。纳米酶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典范,2022年被IUPAC评为十大化学新兴技术。在全球从事化学、酶学、材料学、生物学、医学、理论计算等多领域科学家的共同推进下,如今纳米酶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我国科学家在这一新兴领域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解析了纳米酶的构-效关系,将其催化活性提高了约1万倍,实现了超越天然酶的理性设计,创造了全球首个纳米酶产品,出版了纳米酶学英文专著,发布纳米酶术语及中国/国际标准化。更可喜的是,纳...  相似文献   
85.
用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制备了特异性靶向肺癌干细胞的T_1型多肽核磁共振成像(MRI)探针——Gd-DOTA-HCBP-1.在11.7 T静磁场条件下,其纵向弛豫效率(r1)为6.15 mmol~(-1)·L·s~(-1),是商用T1造影剂Dotarem的1.6倍.体外细胞成像表明,此探针的使用可显著提高肺癌干细胞克隆球的可观测性,单个克隆球(包含2 000~4 000个细胞)可被明显辨识.  相似文献   
86.
李铭杰  高红  李江禄  温静  李凯  张伟光 《物理学报》2013,62(18):187302-187302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硅衬底上合成了宽1 μm左右、长数十微米的ZnO纳米带. 采用微栅模板法得到单根ZnO纳米带半导体器件, 由I-V特性曲线测得室温下ZnO纳米带电阻约3 MΩ, 电阻率约0.4 Ω·cm. 研究了在20–280 K温度范围内单根ZnO纳米带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 在不同温度区间内电阻随温度变化趋势明显不同, 存在两种不同的输运机制. 在130–280 K较高的温度范围内, 单根ZnO纳米带电子输运机制符合热激活输运机制, 随着温度继续降低(< 130 K), 近邻跳跃传导为主导输运机制. 关键词: ZnO 纳米带 低温 输运机制  相似文献   
87.
基于6-丙基-2-硫脲嘧啶(PTU)对三联吡啶钌(Ru(bpy)32+)电化学发光(ECL)有强烈的增敏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FI-ECL)检测PTU的新方法。通过考察影响体系电化学发光的因素(如电压信号类型及电位、缓冲溶液pH值、载液流速及Ru(bPY)32+浓度等),得到FI-ECL测定PTU的最佳条件,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0.1 mol/L pH 12.0的H3PO4-NaOH缓冲介质中,控制恒电位为+1.50 V,Ru(bpy)32+浓度为1.0×10-4mol/L,载液流速为1.5 mL/min,PTU对Ru(bpy)32+的电化学发光具有最大的增敏作用。在此条件下,测得PTU的线性范围为2.0×10-71.0×10-4mol/L(r2=0.998 6),检出限(S/N=3)为1.3×10-8mol/L,对7份浓度均为1.0×10-6mol/L的PTU标准溶液进行测定,所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用于模拟动物饲料中PTU含量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8.
分析LSO无机闪烁晶体中荧光弥散的原理。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将荧光弥散分为γ光子在LSO闪烁体中转化为次级电子并沉积能量,以及沉积能量转换为荧光光子在闪烁体中输运2个过程进行模拟。其中,前一过程采用MCNP蒙特卡罗程序模拟,后一过程的模拟计算由自编蒙特卡罗程序实现。给出了闪烁体的点扩散函数,计算结果与刀口法实验测量得到的点扩散函数相吻合。采用该方法计算了不同入射γ射线能量和各种厚度闪烁体下的点扩散函数。数据结果表明:点扩散函数的FWTM(full width at tenth maximum)随着γ射线能量的增大先减后增,并逐渐趋于稳定,还随着闪烁体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文中给出了呈现这种变化规律的原因。  相似文献   
89.
将具有良好生物膜穿透性的异烟肼(INH)和Gd-DO3A偶联,合成了小分子MRI造影剂Gd-DO3A-INH;利用脉冲电转染技术标记间充质干细胞,有效提高了进入细胞的Gd-DO3A-INH浓度,并诱导部分游离态Gd-DO3A-INH在细胞质中自组装成纳米粒子。细胞样品的TEM观察到细胞内形成了Gd-DO3A-INH纳米粒子;细胞传代实验和体外MRI揭示了2种不同状态的Gd-DO3A-INH对细胞水质子弛豫速率的影响机制,以及细胞传代过程中细胞内2种不同状态Gd-DO3A-INH的浓度涨落引起的MRI造影效果的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90.
A trajectory integrator is developed based on a particle's guiding center Hamiltonian.It is verified by a series of benchmarks,which are in good accordance with theoretical prediction.This integrator can be used as the guiding center trajectory integrator of a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 platform,such as the newly developed Virt Ex.It can also be used as a stand-alone tool to investigate particle dynamics in a given background f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