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9959篇 |
免费 | 92406篇 |
国内免费 | 122890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503197篇 |
晶体学 | 7989篇 |
力学 | 39398篇 |
综合类 | 13497篇 |
数学 | 82005篇 |
物理学 | 3191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68篇 |
2023年 | 12889篇 |
2022年 | 15776篇 |
2021年 | 15583篇 |
2020年 | 13153篇 |
2019年 | 16196篇 |
2018年 | 17770篇 |
2017年 | 14097篇 |
2016年 | 15738篇 |
2015年 | 16520篇 |
2014年 | 26991篇 |
2013年 | 23999篇 |
2012年 | 56294篇 |
2011年 | 70808篇 |
2010年 | 31820篇 |
2009年 | 27517篇 |
2008年 | 60747篇 |
2007年 | 60960篇 |
2006年 | 62420篇 |
2005年 | 58437篇 |
2004年 | 50325篇 |
2003年 | 40329篇 |
2002年 | 36070篇 |
2001年 | 27992篇 |
2000年 | 29896篇 |
1999年 | 15111篇 |
1998年 | 9001篇 |
1997年 | 7000篇 |
1996年 | 12296篇 |
1995年 | 10291篇 |
1994年 | 11450篇 |
1993年 | 12417篇 |
1992年 | 11783篇 |
1991年 | 7475篇 |
1990年 | 7342篇 |
1989年 | 6558篇 |
1988年 | 7131篇 |
1987年 | 6641篇 |
1986年 | 6425篇 |
1985年 | 5961篇 |
1984年 | 3731篇 |
1983年 | 3229篇 |
1982年 | 2572篇 |
1981年 | 2055篇 |
1980年 | 1410篇 |
1979年 | 921篇 |
1978年 | 570篇 |
1966年 | 372篇 |
1965年 | 449篇 |
1948年 | 90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64.
将爆磁压缩等效为电流源的方法,对爆磁压缩发生器通过脉冲变压器对脉冲形成线充电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爆磁压缩发生器在负载上产生电流波形(简称负载电流)为直线情况和任意电流波形情况下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的表达式。分析表明变压器耦合互感与负载电流随时间变化增长率是脉冲形成线充电的两个重要参数,脉冲形成线第一个充电电压峰值与变压器的耦合互感和负载电流波形斜率成正比,负载电流波形斜率的变化可以改变充电电压峰值的时间,斜率不断增加可以延长第一个充电电压峰值时间,从而可能增加充电电压的幅值,提高爆磁压缩发生器能量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5.
在喷气Z pinch内爆等离子体研究中,雪铲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比较简单的物理模型。根据实验中提供的电流波形,负载线质量和初始半径,可以通过雪铲模型来估算内爆到心的时刻。根据一维运动方程和不同构形下的解析解以及部分实验结果相结合,讨论了雪铲模型的适用范围。数值计算的内爆时间和实验(Gamble II, Double EAGLE, BLACKJACK 5)测量值符合得较好。结果表明,雪铲模型在喷气Z pinch实验的负载优化设计研究中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对一种工业用大功率电子加速器(450kW)的加速管中的空间电荷效应作了5点假设,建立了物理模型。对模型的束内外径向电位分布、空间电荷对轴上电位的影响,以及空间电荷力对束流传输的影响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束内径向电位分布。结果表明:束流内部径向电位沿径向均呈抛物线变化,并在轴上达到最小值;而空间电荷产生的束内电场与半径呈线性变化;空间电荷不仅会引起轴上电位的跌落,而且对束流有发散作用,特别是在电子速度较低时更为明显。在考虑了空间电荷效应后,强流静电加速管的电场设计关键在加速管的前端,与弱流加速管相比,强流加速管的电场变化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67.
从激光推进的要求出发,阐述了用于激光推进的高功率激光器的选择原则,即激光器必须满足:(1)高的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2)高的单脉冲能量;(3)高的重复频率;(4)优良的大气传输特性。主要分析了目前YAG固体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器和TEA脉冲CO2激光器的特点,通过上述4个方面性能的比较,认为在目前水平下,TEA脉冲CO2激光器是进行激光推进的首选强激光源,其优点表现在:功率可达10kW量级,单脉冲能量可达0.5~1kJ,重复频率为20~40Hz;激光波长处于大气传输窗口,对大气变化不敏感;工作物质快速流动,不存在热透镜效应和破坏阈值;相关光学元件易于制造;光束质量较好;运行成本低。 相似文献
68.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