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化学   20篇
力学   5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88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束包络方程分析了单脉冲和多脉冲情况下回流离子对强流相对论电子束聚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单脉冲情况下通过缩短焦距,仍可以获得较小的积分焦斑,而在多脉冲情况下回流离子将导致电子束完全散焦。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了利用薄膜阻挡回流离子的可行性,对不同薄膜在电子束作用下的温升及动力学行为的模拟结果表明,在1.06 μs的时间尺度内,薄膜虽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膨胀,但是仍然有足够的材料可以阻挡离子回流。在神龙一号加速器上,通过法拉第筒测量了靶前放置和不放置薄膜情况下的离子信号,实验证实了薄膜至少能够将离子约束在薄膜和转换靶之间长达数十μs。  相似文献   
72.
用恒电位沉积法在2304双相不锈钢基板上制备了纳米结构MnO2薄膜. 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表征了MnO2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和成分. 用循环伏安(CV)、恒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对MnO2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 沉积得到了由100-200 nm纳米棒组成的无定形MnO2薄膜. 随着MnO2质量的增加, 其绝对电容增加, 而比电容逐渐下降; 随着循环伏安扫描速率的增加, 其比电容也逐渐下降. 当MnO2的质量为0.09 mg, 扫描速率为20 mV·s-1时, 比电容达到最大值288.9 F·g-1. 在100 mV·s-1的扫描速率下进行500次CV循环, 其比电容维持在一个稳定值, 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 比电容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73.
蒋益明  谢亨博  郭峰  刘平  李劲 《物理学报》2005,54(12):5769-5773
采用真空热蒸发方法在玻璃基板上蒸镀不同厚度的Ag/TCNQ(7,7,8,8-tetracyanoquinodimethane)双层膜.通过固体化学反应扩散,最终形成Ag-TCNQ络合物.利用透射光谱表征,研究了双层膜中的传质规律.按电子隧穿条件满足与否分别建立了隧穿模型和非隧穿模型对体系传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74.
刘明伟  龚顺风  李劲  姜春蕾  张禹涛  周并举 《物理学报》2015,64(14):145201-145201
在低密等离子体通道中, 横向有质动力可以有效调制电子的横向振荡过程. 一方面, 横向有质动力可以向外推动电子, 增大电子横向振荡振幅, 减小失相率, 使电子获得能量增益; 另一方面, 横向有质动力也可以通过对失相率的非线性调制来降低失相率, 在电子横向振荡振幅很小的情况下导致激光直接加速. 横向有质动力调制的大小由等离子体密度、激光强度和束宽共同决定. 三维模型结果也证实可以通过参数放大实现激光直接加速, 弥补了准二维模型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5.
文章全面介绍了在神龙一号直线感应加速器的研制过程中, 发展的一系列束参数测量手段. 光测方面, 介绍了利用光学渡越辐射和切伦柯夫辐射测量束剖面、发射度、能散度的工作; 电测方面, 介绍了利用电阻环、磁探针、纽扣电极方法测量束位置和强度, 以及利用返磁回路方法测量束流均方根半径的工作. 这些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束流测量的水平.  相似文献   
76.
 用于流体动力学诊断的强流LIA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其性能预测和评估是十分困难的。针对强流LIA大量的单次快脉冲非平稳信号,提出基于小波包分析与RBF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故障智能诊断和性能评价的方法。该方法以强流LIA高维信号的小波包结点能量提取的特征向量来表征信号平顶、脉宽以及暂态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神龙一号”加速器腔电压及注入器出口束流故障诊断与性能评价原型系统,该系统不仅可进行故障诊断和性能评价,还可探测到加速器运行参数的变化趋势,为加速器的精细维护提供预测信息。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钮扣电极的应用原理, 并且在原理上与电阻环探测器作了比较, 分析了 这两种探测器各自的优缺点. 根据原理实验的结果, 重新设计了钮扣电极测量 装置. 对原测量盘结构上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了改进, 并且在新设计中考虑 了“神龙一号”加速器的高真空密封. 在“神龙一号”的强流束实验中, 钮扣电极如实地反映了束流的波形以及束心的偏移量, 其束位置曲线与电阻环曲线 基本吻合, 亦证明了钮扣电极的测量数据是可信的. 在实验中钮扣电极的测量 不确定度达到0.5mm, 满足“神龙一号”强流束实验的测量需要.  相似文献   
78.
采用两只DEI公司的1kV、24A MOSFET器件及安捷伦公司的高带宽光纤收发对HFBR-1119T和HFBR-2119T,研究固体开关技术中的触发信号高压隔离、功率MOSFET器件栅极驱动及MOSFET串、并联使用等关键技术。单器件开关获得了1kV、60A、2MHz的重复频率脉冲输出。两器件并联获得了1kV、130A、2MHz的输出。两器件串联开关获得了1.5kV、80A的单脉冲输出。  相似文献   
79.
通过循环伏安法等方法研究了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薄膜的电化学行为. 获得了ITO薄膜在NaOH溶液中阴极和阳极极化处理前后的循环伏安曲线. 采用透射光谱, 方块电阻测试,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EDS)与X射线衍射(XRD)表征ITO薄膜经电化学处理后的反应产物. 结果表明, ITO薄膜在阳极处理后(约为+1.5 V(vs SCE))保持了稳定的成分和结构. 但经阴极处理后(约为-1.5 V(vs SCE))发生了严重的电化学腐蚀, 可见光透射率大幅下降, 方块电阻增加一个数量级. 经SEM、EDS和XRD表征分析, 证明阴极处理过程使ITO薄膜中的In3+还原成了In单质.  相似文献   
80.
李劲  刘红侠  李斌  曹磊  袁博 《物理学报》2010,59(11):8131-8136
在结合应变Si,高k栅和SOI结构三者的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k栅介质应变Si全耗尽SOI MOSFET结构.通过求解二维泊松方程建立了该新结构的二维阈值电压模型,在该模型中考虑了影响阈值电压的主要参数.分析了阈值电压与弛豫层中的Ge组分、应变Si层厚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阈值电压随弛豫层中Ge组分的提高和应变Si层的厚度增加而降低.此外,还分析了阈值电压与高k栅介质的介电常数和应变Si层的掺杂浓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阈值电压随高k介质的介 关键词: 应变Si k栅')" href="#">高k栅 短沟道效应 漏致势垒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