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化学   70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12.
改进的分子连接性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新华  朱龙观  俞庆森 《化学学报》1999,57(10):1088-1094
通过用Mulliken键级来加权分子连接性指数中的点价,使分子轨道理论与分子连接性指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分子连接性指数改进成为一种量子拓扑指数。对比发现,分子连接性指数的点价与Mulliken键级具有相近的物理意义,而Mulliken键级更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利用改进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烃类与其体积、疏水常数以及热力学性质进行了关联,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酸性介质、含水溶剂中合成了四元混配化合物[Ln(BA)2(NO3)(phen)]2(BA=苯甲酸根;Ln=La,Ce,Pr,Nd,Sm,Eu,Dy,Gd,Tb,Er),用元素分析、IR、DTA-TG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顺磁性能和荧光性能.镨配合物的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三斜晶系,双核,Pr3+的配位数为9,4个BA呈二种配位方式,丰富了四元配合物的结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3-X-2(1H)-吡啶酮互变异构体系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H)-吡啶酮类化合物常呈现出诱人的生物活性[1,2].由于酮式和烯醇式结构具有互变异构化性质,因此确定其互变异构平衡体系中的优势结构及研究取代基对平衡体系的影响,对阐明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进行构效关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其3-位含有可与2-位羰基或2-位羟基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基团时,势必对互变异构平衡产生影响.基于该类化合物的互变异构平衡有着强烈的溶剂效应[3],本文对3-X-2(1H)-吡啶酮(X=NO2,NH2,COOH)及其烯醇式互变异构体分别在气相和溶液中进行了理论计算,考察了…  相似文献   
15.
The quaternary complex, [Ce(CH2ClCOO)2(NO3)(phen)(H2O)]2, was synthesized. Interestedly, the title compound is a dimer comparing with the 1D polymer [La(CH2ClCOO)2(NO3)(phen)*(H2O)]n and powder compound [Nd(CH2ClCOO)2(NO3)(phen)]. In the title compound there is a monodentate NO-3, which is a first example in the all synthesized quaternary mixed anion complexes, and the NO-3 extended the complex into a 2D network with water from other molecules by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The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lead to the weaker Ce—O(COO), Ce—O(NO3) and Ce—N bonds comparing with other quaternary mixed anion complexes of cerium. Also the stacking effect, which makes the compound more stable in the situation of weaker Ce—O and Ce—N bonds, was first found in the series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6.
[La(CH2ClCOO)2(NO3)(phen)(H2O)]n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混合阴离子配合物[La(CH2ClCOO)2(NO3)(phen)(H2O)]n。配合物经元素分析、IR、DTA-TG和UV等表征。用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解析了标题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三斜,空间群P1,晶胞参数为a=10.533(2)?,b=13.136(3)?,c=7.776(1)?,α=96.59(1)°,β=95.76(1)°,γ=108.42(2)°,V=1003.3(3)?3,Z=2,Dc=1.940 g/cm3, F(000)=572, μ(Mo Kα)=24.36 cm-1。  相似文献   
17.
用UHF/4-31G基组,全构型优化,研究了九个氮自由基NHR(R=CH3,CF3,CCl3,CN,NH2,CHO,OH,COOH,F)的构型和稳定化能ΔE,它们的ΔE分别为25.24,-38.53,-20.59,21.46,19.96,58.82,73.69,31.75,63.85kJ•mol-1,表明,除CF3,CCl3以外,其余七个取代基对氮自由基起稳定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朱龙观  蔡国强 《中国化学》2002,20(10):990-995
A novel complex,[Cu2(phen)(sal)(Hsal)2]n(1),was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The basic dimeric units are hold by sal ligands and extended into 1-D network.The carboxylate grougs of salicylates coordinate to the central ion in three different coordination modes:chelating,bridging and bridging-chelating.In the case of bridging-chelating of the carboxylate group of the salicylate,all three oxygen atoms of salicylate are bidentately coordinated to copper ion,namely,μ4-η^3 binding mode.  相似文献   
19.
0引言水杨酸具有羧基和羟基,是双功能基配体,羧基和羟基可分别脱去氢,因此有多种形式可参与配位(见Scheme1),其中Hsal-1的形式仅见一例报道犤1犦,其可靠性有待更多的研究来确证。对铜/水杨酸/吡啶三元体系的研究已有多篇文献报道犤2~4犦,亦有几种化合物合成,例如Cu(Hsal)2(py)2和Cu(sal)(py)2等。配合物Cu(sal)(py)2的可靠性值得怀疑,原文中无合成和表征犤3犦。铜/水杨酸/吡啶衍生物三元体系已有多个晶体结构报道犤5,6犦,但迄今无铜/水杨酸/吡啶三元体系晶体结构报道。对于配合物Cu(Hsal…  相似文献   
20.
取代的2(1H)-吡啶酮团类化合物常具有诱人的生物活性[1,2].由于其酮式和醇式结构的互变异构化性质,确定互变异构平衡体系中的优势结构及研究取代基对平衡体系的影响,对阐明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实验发现2(1H)-吡啶酮的6-位H被取代后对其互变异构平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