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6篇 |
免费 | 691篇 |
国内免费 | 100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397篇 |
晶体学 | 53篇 |
力学 | 165篇 |
综合类 | 119篇 |
数学 | 493篇 |
物理学 | 14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61篇 |
2022年 | 76篇 |
2021年 | 78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89篇 |
2018年 | 61篇 |
2017年 | 84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68篇 |
2014年 | 138篇 |
2013年 | 125篇 |
2012年 | 132篇 |
2011年 | 148篇 |
2010年 | 132篇 |
2009年 | 156篇 |
2008年 | 150篇 |
2007年 | 150篇 |
2006年 | 154篇 |
2005年 | 154篇 |
2004年 | 137篇 |
2003年 | 128篇 |
2002年 | 121篇 |
2001年 | 133篇 |
2000年 | 116篇 |
1999年 | 96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67篇 |
1992年 | 72篇 |
1991年 | 54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35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6篇 |
1965年 | 5篇 |
1963年 | 4篇 |
1959年 | 6篇 |
193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对不同的样品消解方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铅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采用电热板、微波及水浴3种加热方式,选择硝酸、氢氟酸、双氧水、王水、高氯酸、盐酸的不同组合进行土壤样品消解,通过分析测定值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考察消解体系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铅,最适宜的消解体系是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微波加热),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最适宜的消解体系是硝酸(电热板加热),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最适宜的消解体系是硝酸-盐酸-高氯酸(微波加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优于另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852.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DD6单晶高温合金中铝、铬、钴元素含量的方法。采用密闭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利用模拟溶液分别考察基体元素和共存元素的光谱干扰及非光谱干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铝、铬、钴的分析谱线分别为394.401,267.716,228.616 nm,通过基体匹配法对非光谱干扰进行补偿。待测元素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光谱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9,铝、铬、钴的检出限分别为0.110,0.018,0.003 μg/m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9%~1.21%(n=11),铝、铬、钴的加标回收率在分别为96.45%~103.69%,98.20%~99.40%,100.22%~102.85%。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准确度,适用于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铝、铬、钴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853.
外电场下氮化铝分子结构和光谱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6-311+G(2DF)为基函数, 采用密度泛函B3P86的方法研究了外电场作用下氮化铝(AlN)基态分子的几何结构、HOMO能级、LUMO能级、能隙及谐振频率. 结果表明, 外电场的大小和方向对AlN分子基态的这些性质有明显影响. 在所加的电场范围内, 随着外电场的增大分子键长减小, 谐振频率增大, 总能量升高, 在F=0.02 a.u.时能量达到最大, 为-297.4217 a.u., 此后继续增大电场强度, 系统总能量则开始降低; EH 和EL 随着电场的增加均逐渐增大, 在 F=0.01 a.u.时, EH 和EL均取得最大值, 分别为-0.2776和-0.0828 a.u., 随着电场的继续增大, 能级EH和EL均逐渐减小, 而能隙在外电场增大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854.
利用三氟乙酸和三氟化硼乙醚在醇羟基与吡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差异, 使非对称取代噻吩双醇中的羟基选择性地与吡咯反应, 得到单吡咯或双吡咯中间体. 这些中间体经进一步的环化反应, 得到一系列21,23-二硫杂卟啉衍生物, 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55.
采用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EESI-MS)技术,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对经过临床中医诊断为肝胆火旺、心脾阳虚和寒湿厚重等不同健康状态的4名志愿者接受推拿前后的呼出气体样品在m/z 50~1000质量范围内的指纹谱图进行了直接分析。通过高分辨质谱确认了接受推拿前后发生显著变化的代谢物(如肾上腺素(m/z 184.0889)、3-(3-羟基苯基)丙酸(m/z 167.0615)和L-色氨酸(m/z 205.0933)等)的结构。此外,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使健康状态不同的志愿者接受中医推拿前后呼出气体的指纹谱图得到明显区分,说明中医推拿能显著地改变志愿者的新陈代谢过程。呼出气体的直接质谱分析将是实时跟踪中医推拿引起的代谢变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56.
857.
系列陶瓷氧化物La0.67Sr0.33FexMn1-xO3(0.055x0.33)通过共沉淀法工艺合成获得.经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得氧化物均为单相,属三方结构.在零场和外加磁场下的四极法电阻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样品都具有较大的磁电阻效应,当x<0.13时,样品的电阻率-温度曲线中均出现电阻率峰(电阻率出现从半导体性向金属性的转变),该电阻率峰处的温度(Tp)随x的增大而向低温区移动,磁电阻效应是负值;x=0.23时,样品已呈半导体性,磁电阻效应仍是负值;然而x=0.33时,样品虽也表现为半导体性,但其中的磁电阻效应出现奇特的正负交替转换. 相似文献
858.
本文通过共沉淀工艺合成了系列陶瓷化合物Nd0.67M0.33MnO3(M=Mg,Ca,Sr,Ba)。与传统的陶瓷法相比,其成相温度降低了400℃。经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得化合物为立方钙钛矿结构,各化合物的成相温度范围受碱土二价金属离子(M2+)的影响。样品的四极法电阻率测试结果表明:M2+的离子半径对样品的导电性起决定作用,并提出了反铁磁性(AF)与铁磁性(AF)等磁性结构假设,解释了该系列化合物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859.
综述了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化学扩链反应的羧基加成型和羟基加成型扩链剂,以及缩合型扩链反应,羧基加成型扩链反应和羟基加成型扩链反应、羟羟基同时加成型扩链反应。 相似文献
860.
根据作者已建立的准网络形态模型和推导出的基体层厚度计算公式,从实验上研究了橡胶粒子的分布对聚氯乙烯(PVC)/丁氰橡胶(NBR)共混物脆韧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仅无规形态PVC/NBR共混物存在脆韧转变主曲线,而且准网络形态PVC/NBR共混物也存在脆韧转变主曲线.但是两条主曲线明显不重合,表明橡胶粒子的分布对PVC/NBR共混物脆韧转变有显著影响.而且准网络形态PVC/NBR共混物的临界基体层厚度比无规形态PVC/NBR共混物的临界基体层厚度大得多,表明准网络形态比无规形态明显有利于增韧.因此临界基体层厚度不仅是基体的特征参数,还是界面粘结和橡胶粒子分布的函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