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4篇
物理学   4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蓝色发光材料DPVBi掺杂DCJTB发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蓝光材料DPVBi掺杂红光染料DCJTB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DPVBi掺杂不同质量浓度DCJTB的光致发光,当掺杂质量浓度为0.1%时,光致发光得到白光(色度x=0.36,y=0.34)。基于光致发光的实验结果,以DPVBi掺杂不同质量浓度DCJTB作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CuPc/NPB/DPVBi:DCJTB/Alq3/LiF/Al的器件,当掺杂质量浓度为0.08%时器件实现了白色发光(色度为x=0.25,y=0.32)。研究了该白光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质,白光器件在14V时达到最高亮度7822cd/m^2。在20mA/cm^2电流密度驱动下的亮度为489cd/m^2,最大流明效率为1.75lm/W。  相似文献   
42.
以一种新型联苯乙烯衍生物NPVBi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TPD/NPVBi/Alq3/LiF/Al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其中TPD厚度保持为50nm,NPVBi与Alq3厚度之和保持为50nm。通过调节NPVBi与Alq3的厚度,获得了色纯度较好的NPVBi蓝色电致发光,最高亮度为708cd/m^2,最大流明效率为1.13lm/W。结果表明,发光层NPVBi和电子传输层Alq3的厚度对器件的发光特性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快速简便测定有机电致发光材料HOMO能级的电化学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层结构有利于提高有机电致发光 (or ganicelectroluminescence ,OEL)器件的效率和寿命[1 3] 。为了有依据地选择多层有机材料 ,就要准确表征其能带。表征有机材料能带的一些方法有的因为得不到理想结果、有的因为仪器昂贵未被普遍采用[4] 。而用电化学方法 (如循环伏安法 )表征有机材料的能带所用仪器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被广泛使用。常用OEL器件中所选用有机物的氧化、还原电位较大 ,体系中的少量杂质 (如水、氧气等 )的电化学活性就会表现出来。因此 ,须保证体系在测定时水、氧气的含量足够低。…  相似文献   
44.
稳定的蓝色及白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报道了一种稳定的蓝色和白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蓝色器件最大亮度为7526cd/m^2,最大效率1.451m/W,半亮度寿命1035h(初始亮度l00cd/m^2)。白色器件的最大亮度为14850cd/m^2,最大效率2.881m/W,色度x=0.31,y=0.38,且色度不随电流增大而变化,半亮度寿命为2860h(初始亮度100cd/m^2)。  相似文献   
45.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无源矩阵显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 7年美国Kodak公司Tang[1 ] 发表了以薄膜技术及低功函数金属电极为特征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 (OLED)以来 ,因其发光亮度高、色彩丰富、低压直流驱动、制备工艺简单等在平板显示中具有潜在的应用 ,从而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 ,OLED已经由研究进入产业化阶段。日本Pioneer[2 ] 、日本Sanyo和美国Kodak[3] 、英国CDT和日本Seiko Epson[4] 等都已分别联合推出了OLED矩阵显示器样机 ,而且宣称产业化[3] 。OLED是一种全新的显示技术 ,其显示质量可与薄膜晶体管有…  相似文献   
46.
多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绿色、红色、蓝色和白色四种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通过掺杂得到了高稳定性的绿色及红色器件 ,绿色器件的半寿命达 140 0 0h(初始亮度 10 0cd/m2 ) ,红色器件的半寿命为 75 0 0h(初始亮度 5 0cd/m2 )。还研究了具有空穴锁定层及非锁定层的两种不同结构的蓝色及白色器件。研究表明无论蓝色还是白色器件 ,具有空穴锁定层的器件稳定性较差 ,老化过程中界面势垒的变化很大。非锁定层的蓝色及白色器件的半寿命分别为 45 0h(初始亮度 5 0cd/m2 )和 30 0h(初始亮度 5 0cd/m2 )。在稳定性改善的基础上研制成功 96× 6 0线 ,分辨率为 2线 /mm的绿色矩阵显示屏 ,设计和研制了驱动及控制电路 ,实现了动态显示  相似文献   
47.
白色有机发光器件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报道了一种稳定的白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电流效率6cd/A,在电流密度20mA/cm2驱动下,亮度为1026cd/m2;最高亮度21200cd/m2,色度(x=0.32,y=0.40).该器件具有较平稳的效率电流关系,即具有弱的电流荧光猝灭.初始亮度100cd/m2下,半亮度寿命达22245h.  相似文献   
48.
用C60为空穴缓冲层的高效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富勒烯C60作为空穴注入缓冲层,在结构为ITO/C60/TPD/Alq3/LiF/Al的器件中,改善了器件的发光效率。研究了C60厚度对器件发光特性的影响。当C60厚度为1.6nm时,器件发光效率最高。在电流密度为100mA/cm^2时,该器件的效率比没有缓冲层的器件提高近一倍。  相似文献   
49.
微腔结构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Ag/ITO为全反射阳极,以Al/Ag为半透明复合阴极,制备了绿色、蓝色两种微腔结构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研究了微腔效应对顶发射器件颜色的影响,通过调节光程,实现了用同一种有机发光层制备出不同波长的发射.Alq基顶发射器件得到波长峰值从500 nm到584 nm的不同颜色的器件,发光光谱半高宽由传统器件的100 nm窄化到20—40 nm,最高电流效率1.77 cd/A.蓝光顶发射器件发光峰值从464 nm变化到532 nm,半高宽由传统器件的65 nm窄化到17—21 nm,并得到色坐标为(0.141,0.049)的深蓝色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 关键词: 有机发光 顶发射 微腔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