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5篇
  免费   738篇
  国内免费   876篇
化学   1589篇
晶体学   52篇
力学   272篇
综合类   94篇
数学   582篇
物理学   155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5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采用热重红外质谱联用法(TG-FTIR-MS)和水平管式热解炉/化学吸收法,对比研究了矿化垃圾(ARDF)和常规垃圾(NRDF)衍生燃料热解过程腐蚀性气体(HCl和H_2S)的析出特性,分析了热解温度及热解类型对析出行为的影响并对热解固相产物腐蚀性元素的赋存特点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慢速热解过程,两者腐蚀性气体的析出特征温度区间相似,均分为两段,HCl析出区间为200-400和420-500℃,H_2S析出区间为230-370和380-670℃,而ARDF表现为较低的HCl和H_2S析出率;快速热解过程,两者腐蚀性气体的析出受热解温度影响较大,且规律有所差别:随热解温度的升高,HCl析出率呈S型变化(先高后低再高),而H_2S析出率呈正相关,均在850℃达到峰值,其中,HCl析出率分别为48.8%(ARDF)和29.4%(NRDF),H_2S析出率分别为6.8%(ARDF)和44.6%(NRDF)。因腐蚀性气体差异性的析出规律,两类垃圾热解固相产物腐蚀性元素的赋存与热解温度相关,ARDF的Cl和S元素最高赋存率分别可达59.4%(450℃)和84.3%(750℃),而NRDF的Cl和S元素最高赋存率分别仅为36.7%(850℃)和15.2%(650℃)。说明在合适的热解条件下,相比NRDF,ARDF腐蚀性元素不易释放,倾向于固相赋存,此为不同垃圾衍生燃料的热利用提供了一定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02.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乙烯基硅纳米粒子-聚丙烯酸(VSNPs-PAA)双重交联复合水凝胶,考察了交联剂、引发剂、单体以及p H值、温度、盐溶液等对水凝胶溶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为0.08%,交联剂浓度为0.1%,单体浓度为80%时,合成的水凝胶溶胀性能最大,吸水率达到5000%以上;该水凝胶不仅具有p H值敏感性和p H值变化下良好的反复性,而且在p H4的酸性溶液中表现出温度敏感性,其溶胀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水凝胶的溶胀率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03.
采用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萘乙酸和萘乙酸钠的含量。采用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通过三氟化硼-甲醇快速甲酯化,气相色谱分离,FID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萘乙酸的质量浓度在1~2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萘乙酸在土壤中的检出限为0.33 mg/kg、土壤中的添加水平为1.00 mg/kg、4.00 mg/kg,回收率为85.1%、91.2%,相对标准偏差为8.9%、7.2%。萘乙酸钠在土壤中的检出限为0.40 mg/kg、土壤中的添加水平为1.20 mg/kg、4.80 mg/kg,回收率为82.1%、88.6%,相对标准偏差为9.7%、8.2%。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904.
介绍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标准物质含水量低,均匀稳定,定值可信,可作为二级标准物质使用。  相似文献   
905.
利用清洁工艺生产柠檬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设计了一条生产柠檬酸的新工艺,可望有效的解决柠檬酸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合物的再次利用提出了新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工艺生产柠檬酸,其收率可从传统的80%提高到89%,产生的污染物可下降80%以上。  相似文献   
906.
12-钼磷酸四丁基铵杂多蓝的光化学合成表征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450W高压汞灯照射H3PMo12O40·5H2O和(Bu4N)Br(TBA)的DMF(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合成了12-钼磷酸四丁基铵杂多蓝(Bu4N)4[PMo12O40]·2DMF·H2O,用元素分析,IR,固体漫反射电子光谱,ESR,XPS和CV等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4.124(3),b=17.481(4),c=22.744(5)A,β=101.66(3)°,V=5500(2)A3,C70H160Mo12N6O43P,Mr=2956.29,Z=2,Dc=1.785g/cm3,F(000)=2970,μ(MoKα)=1.412mm-1,R=0.0638,wR=0.1975。标题化合物是由4个四丁基铵阳离子、1个12-钼磷混合价杂多阴离子[PMo12O40]4-、2个DMF分子和1个水分子构成。  相似文献   
907.
锗(Ⅳ)─氨基酸息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水杨醛和a-氨基酸综合而成的息夫碱作为配体,与四氯化锗作生成型的佤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光谱、热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908.
聚苯胺膜修饰电极对儿茶酚及对苯二酚的催化氧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研究了电化学条件下聚合生成的聚苯胺膜对儿茶酚及对苯二酚的催化氧化。实验分析了影响电催化的几个因素:聚合电位、膜厚、溶液酸度及底物浓度,同时分析和比较了聚苯胺膜对两种不同多酚类化合物的催化反应。提出电化学测试分析多酚类化合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09.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不久前发布关于茶叶、叶菜类蔬菜、苹果、梨的4项标准。这些国标分别是:《茶叶中甲基毒死蜱、毒死蝉、二嗪磷、倍硫磷、乙酰甲胺磷、甲胺磷、伏杀硫磷最大残留限量》、《叶菜类蔬菜中甲基毒死蜱最大残留限量》、《叶菜类蔬菜中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和联苯菊酯最大残留限量》、《苹果、梨中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和联苯菊酯最大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910.
研究了稳定自由基存在下苯乙烯的活性聚合 .发现在 2 ,2′ 联吡啶的存在下 ,苯乙烯聚合的分子量控制效果提高 ,分子量可控 ,分子量分布较窄 .在与丙二腈共同作用时 ,可在 4h内达到 85 %的转化率 ,分子量分布在 1 5以下 ,分子量控制误差在 2 0 %以下 .设计分子量在 1× 10 4 ~ 9× 10 4 的范围内 ,实测分子量和理论分子量相近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