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9篇 |
免费 | 110篇 |
国内免费 | 21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59篇 |
晶体学 | 11篇 |
力学 | 50篇 |
综合类 | 33篇 |
数学 | 81篇 |
物理学 | 2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7篇 |
1979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62年 | 4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5篇 |
195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负触变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导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负触变性(负触变性通常只存在于某些高分子溶液及极少数粗分散体系中).总结出负触变性的形成规律,提出了负触变性的形成机理,认为负触变性的产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具有一定大小的层状胶团,当溶液流动时,层状胶团双层之间的平行排列方式被打乱,导致溶液粘度随时间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2.
基于卟啉试剂TAPP与Pb ̄(2+)、Hg ̄(2+)在碱性介质中有灵敏的显色反应,建立了两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Pb、Hg的新方法,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4.59×10 ̄5和4.32×10 ̄5mol ̄(-1)·cm ̄(-1)·L;可同时测定1:5~10:1范围内的Pb和Hg,用于水中Pb和Hg的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3.
沉淀方法对Ru/CeO_2氨合成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Ru/CeO_2氨合成催化剂,并运用N_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CO吸附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沉淀时反应液的并流、反加、正加以及沉积一沉淀对所制备的Ru/CeO_2催化剂氨合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制备方法所得到的催化剂,其氯残留量和载体的还原性能都存在明显的差别,最终影响了催化剂的氨合成活性,其中采用正加法制备的催化剂上氯残留量少,载体易还原,因而催化活性最高,在10MPa,10 000h~(-1),450℃反应时,NH_3浓度达到11.9%. 相似文献
174.
分别在导电铝合金片(Al)和具有阳极氧化铝层的非导电铝片(AAO/Al), 以及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ITO/glass)和普通非导电玻璃(glass)表面通过提拉法制备出TiO2/Al和TiO2/AAO/Al, 以及TiO2/ITO/glass和TiO2/glass两组TiO2薄膜样品, 通过测试紫外光照下水滴接触角的变化考察TiO2薄膜的光致亲水性. 结果表明, 相对于TiO2/Al2O3/Al, 基底导电的TiO2/Al表现出较好的光致亲水性能; 而相对于TiO2/glass, 基底导电的TiO2/ITO/glass表现出较差的光致亲水性能. 分析认为, Al和ITO两导电基底和TiO2薄膜间的不同电子转移方向影响TiO2薄膜的光致亲水性能, Al片提供电子给TiO2有助于提高以光生电子为主要初级活性物种的光致亲水性, 而ITO接受TiO2的光生电子, 导致光致亲水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5.
以全氟丁基为基础的具有高表面活性的氟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氟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和生物降解问题是最近的热点, 特别是全氟长链(≥C8)氟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限制乃至禁用已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合成了一种以短链的全氟丁基为基础的阳离子氟表面活性剂, N-[3-(二甲基胺基)丙基]全氟丁基磺酰胺盐酸盐(C4F9SO2NH(CH2)3NH(CH3)+2Cl-, 简称为PFB-MC). 该表面活性剂适用于强酸性环境, 具有极高的表面活性, 其溶液最低表面张力(19.80 mN·m-1)和通常的氟表面活性剂相当. 通过表面张力方法得到了固定pH(pH=2.6-2.7)情况下PFB-MC的表面张力-浓度对数(γ-lgc)曲线, 以及该pH下外加盐([NaCl]=0.1 mol·L-1)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并进一步研究了pH对PFB-MC在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前后的表面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6.
177.
利用厚带制备技术获得了Nd-Fe(Ni,Co,Al)-B合金试样,并研究了其异常组织特征。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测量了合金的相关热物理参数,依据这些参数确定了厚带制备工艺的加热机制。利用X射线电子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观察了合金的微观组织。确定了相结构。结果表明,沿热流方向Nd-Fe(Ni,Co,Al)-B合金厚带中含有一种异常组织。该组织由两层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178.
萃取反萃取法研究新峪焦精煤中有机硫的赋存规律 《燃料化学学报》2015,43(8):897-905
以高含有机硫的新裕焦精煤为研究对象,采用萃取反萃取和分级萃取的分离方法及XPS、GC/MS等分析技术,对原煤和各族组分内不同结构的有机硫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各类型有机硫在煤有机质本体结构及族组分中的赋存规律。结果表明,组分总硫基赋存分率则与复杂性程度正好相反;可溶性含硫组分在总溶出物中的分布,相对不同族组分而言总体均衡;可溶性的共轭结构类有机硫主要赋存于煤密中质组中,其次是疏中质组中且以噻吩类为主,较少赋存于煤重质组中;而可溶性的脂肪结构类有机硫则主要赋存于煤重质组和密中质组中,较少赋存于疏中质组中;各族组分内有机硫的萃取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具有明显的加和性,族组分内可溶含硫组分的溶出行为相互独立,符合煤嵌布结构模型的基本思想;煤中不同形态有机硫的赋存遵循"相似相溶"原理。 相似文献
179.
研究了稀土金属氧化物La2O3,CeO2,Pr2O3,Nd2O3和Sin2O3对Ru-Bd堇青石催化剂的活性的影响。利用BET,BJH,SEM,XRD,CO化学吸附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进行评价。SEM测试结果显示La2O3呈“虫卵状”聚集在茧青石表面,而CeO2呈立方CaF2型均匀的覆盖在堇青石表面,Ru粒子呈“孤岛状”均匀地分散在铈改性的堇青石载体表面。茧青石载体经CeO2改性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比孔容积以及中、微孔数量均有所提高,孔径分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活性数据显示,适量的稀土金属氧化物均能促进Ru-Ba/堇青石催化剂的活性,其中CeO2的改性效果最好,在10MPa,475℃,5000h^-1时CeO2改性的Ru-Ba/茧青石催化剂的氨合成转化率达到9.9%。研究了CeO2对氨浓度随温度、压力、空速变化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0.
运用液相化学还原银技术, 制备了羰基铁粉/银核-壳复合粒子; 以该复合粒子为屏蔽填料, 制备了一种宽频、高效的新型电磁屏蔽橡胶材料. 分析了该屏蔽填料的表面形貌和组成, 研究了其电磁特性对电磁屏蔽橡胶材料屏蔽效能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具有完整核壳结构的羰基铁粉/银复合粒子兼具优异的磁性能和高导电率, 用其组成的电磁屏蔽橡胶材料对电磁波能同时产生较强的吸收损耗和反射损耗, 屏蔽效能(SE)优于传统的屏蔽橡胶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