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3篇
化学   110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68篇
物理学   9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GNSS与INS在测姿方面的组合理论上可以提升精度,但实际中有时会由于GNSS模糊度固定率低、固定出错、易受干扰等原因导致其精度相对INS过低,以至于组合精度不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用惯导辅助解算模糊度的方法(IAACM),利用惯导信息辅助解算模糊度浮点解,在固定模糊度后得出更精准稳定的GNSS载体姿态,该姿态可与INS姿态再次组合有效提升测姿精度。该方法在解算模糊度层面引入了惯导信息,具有不受卫星数量限制,单历元固定模糊度,误差稳定等优势。利用高精度GNSS接收机与光纤惯导组合搭建试验平台,在城市道路环境中进行跑车测试,验证模糊度固定情况及测姿精度。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提供更精准的模糊度浮点解,并可单历元固定模糊度,有效提升模糊度固定率,使测姿精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热蒸发锌(Zn)粉的方法制备了大量的ZnO纳米棒状和四角锥状结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和光致发光谱(PL)对样品进行了形貌,结构和发光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ZnO纳米棒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直径约100~500 nm,长度约2~5μm,还有一些四角锥状结构。在325 nm波长光激发下,有微弱的391 nm带边紫外发射和很强的488 nm蓝光发射,呈现出纳米ZnO优异的蓝光特性,并对其生长机理和发光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智蒋威 《应用数学》2015,28(3):701-705
文章主要讨论中立型分数阶微分滑模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首先介绍分数阶积分、微分及广义Gronwall不等式的一些定义,然后构造切换面,给出控制律,最后通过李雅普诺夫定理来证明切换面存在,并得出系统的稳定性成立.  相似文献   
15.
智晓霞  王卫国  康武  张波  何冰芳  徐红岩 《合成化学》2013,21(1):109-110,113
以二氯二甲基硅烷为双保护试剂,在碱性条件下组氨酸(His)的咪唑环和α-氨基位分别引入4-甲基-三苯甲基(Mtt)和9-笏甲氧羰基(Fmoc)保护基,合成了Fmoc-His(Mtt)-OH,其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番茄不同部位的挥发物组分和番茄挥发物主要组分对番茄灰霉病菌的熏蒸抑菌作用。本试验采用HS-SPME-GC-MS法分析鉴定番茄花、果、叶的挥发物组分,并测定了主要共有组分桧烯和异松油烯对番茄灰霉病菌的熏蒸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番茄花、果、叶的共有组分为桧烯、异松油烯、α-水芹烯和α-蒎烯。桧烯在番茄花、果实、叶中含量分别为67.302%、57.761%和65.956%;异松油烯在番茄花、果实、叶中含量分别为10.570%、14.486%和10.836%。熏蒸抑菌试验发现,桧烯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作用不明显,异松油烯对番茄灰霉病菌有较好的熏蒸抑制作用,EC50为70.61μL·L-1,EC90为223.58μL·L-1。松油烯处理后的番茄灰霉菌菌丝崩溃断裂,细胞结构受损明显。本试验为开发新型天然杀菌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Pt/C和Pt/CNTs电极的电化学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玉艳  尹鸽平  高云智 《化学学报》2006,64(16):1752-1756
采用恒电位氧化法研究了Pt/C和Pt/CNTs电极的电化学稳定性. 相同条件下, Pt/C电极的氧化电流大约为Pt/CNTs电极的2倍; 120 h氧化后, Pt/C电极Pt的电化学表面积下降了21.3%, 而Pt/CNTs电极仅下降了7.6%, 表明Pt/CNTs电极性能衰减较慢.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 Pt/C的载体碳黑表面氧增加量大于Pt/CNTs中碳纳米管(CNTs)表面氧的增加量, 说明碳黑的被氧化程度较高, 电化学稳定性差; Pt的表面化学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碳纳米管本身的抗电化学氧化性也大于碳黑. 所以, 载体的被氧化程度不同是两种电极性能衰减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并且排除了Pt表面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不同直径碳纳米管的抗电化学氧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由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不同直径(在100 nm以内)的多壁碳纳米管(CNT)的抗电化学氧化性.将CNT电极于1.2 V(vs.RHE)下电氧化120 h,记录氧化电流~时间变化曲线;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氧化前后CNT的表面化学组成.结果表明,随着CNT直径的减小,其氧化电流降低,但其中以为10~20 nm的CNT电极氧化电流最小,表面氧的增量也最小,即被氧化的程度最低,抗电化学氧化性最强.根据不同直径CNT的缺陷位、不定型碳的丰度和碳原子的应力能,分析了其抗电化学氧化性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实验室里采用环戊二烯基羰基铁的钠盐[(η5-C5H5)Fe(CO)2]Na和氯代乙酸酯ClCH2COOR(R=C2H5,C3H7,C4H9,C5H11)直接反应合成了铁羰基化合物(η5-C5H5)Fe(CO)2CH2COOR(Ⅰ).  相似文献   
20.
二甲醚电氧化及其阳极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node electro-catalysts for direct dimethyl-ether fuel cell (DDFC), Pt/C, PtRu/C (1∶1) and PtSn/C (3∶2),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impregnation-reduction method with formaldehyde as the reductant. DME electro-oxidation and adsorption at Pt electrode and Pt electro-catalysts were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CV), Quasi-steady state polariza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GC). CV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wo current peaks of DME electro-oxidation at Pt electrode around 0.8V (vs RHE); DME was adsorbed at Pt electrode more weakly and slowly than oxygen, methanol, even hydrogen; the onset potential of DME oxidation was 50mV less than that of methanol, and DME peak potential 110 mV lower, thus more advantageous for using in fuel cells than methanol. GC showed that small amount of HCHO was generated during DME electro-oxidation. The mechanism of DME electro-oxidation was proposed. Among the three electro-catalysts (Pt/C, PtRu/C and PtSn/C), Pt alloy catalysts, especially PtRu/C, showed a higher performance toward DME electro-oxidation, as in the case of methanol. Temperatur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both DME electro-oxidation and adsorption on Pt and Pt alloy catalysts were favored with increased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