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化学   8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72篇
综合类   64篇
数学   55篇
物理学   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311.
The crystallographic tilt in GaN layers grown by epitaxial lateral overgrowth (ELO) on sapphire (0001) substrate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doub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DC-XRD). It was found that ELO GaN stripes bent towards the SiNx mask in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seeding lines. Each side of GaN (0002) peak in DC-XRD rocking curves was a broad peak related with the crystallographic tilt. This broad peak split into two peaks (denoted as A and B), and peak B disappeared gradually when the mask began to be removed by selective etching. Only narrow peak A remained when the SiNx mask was removed completely. A model based on these results has been developed to show that there are two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crystallographic tilt: One is the non-uniformity elastic deformation caused by the interphase force between the ELO GaN layer and the SiNx mask. The other is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change of the threading dislocations (TDs)—from vertical in the window regions to the lateral in the regions over the mask.  相似文献   
312.
层流边界层方程的近似分析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献[1]引用压力梯度作为新的自变量以代替通常的纵坐标x,从而将经典的边界层方程变为新的形式。在些基础上,献[1]用图解法求定作地一截面处的摩探应力因子。本仍然采用献[1]的变量置换,但用级数法求得了层边界层方程的一级近似分析 解;并得到了计算摩擦应力因子的公式(4.13)对于主函数中不含常数项的一类流动说,本求得的摩擦应力因子和献[1]的结果十分符合;对于主函数中含有常数项的另一类流动,中作了更进一步的简化,求得的摩控应力因子和献[1]的结果相比较,误差也低于10%。  相似文献   
313.
La-Mo系列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催化研究领域,人们一直在寻找新的高效催化剂,由于超细微粒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和表面能,活性点多,因而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大大高于传统催化剂.目前,催化工作者已在超细微粒催化剂的应用和开发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是作为烃类选择氧化中研究较多的白钨矿(CaW。)结构的超细微粒催化剂报导甚少*.文献报导La-Mo二元复合氧化物具有优良的甲苯选择氧化性能问.本工作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得具有白鹤矿结构的La-Mo二元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并初步探讨了制备条件对LaMo二元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组成、结构、粒子大…  相似文献   
314.
研究了以共轭亚油酸(CLA)和甘油为原料,利用脂肪酶Novozym 435在异辛烷和无溶剂两种反应体系中采用直接酯化法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并探讨了温度和时间对溶剂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5℃,n(甘油):n(CLA)=2:1,酶添加量为体系总质量的1%的条件下,反应24 h后,不同反应体系中共轭亚油酸的转化率相近,分别为83.44%和88.24%,而所得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组成有显著差别,分别形成W/O型和O/W型微乳液,前者以单甘酯和二甘酯为主产物,后者以三甘酯为主产物.  相似文献   
315.
首先以2,5-二溴-3,4-乙撑二氧噻吩(DBEDOT)为单体,通过固相聚合法在掺杂氟的二氧化锡导电玻璃(FTO)基底表面制备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DOT)膜,然后将其与氧化锌纳米阵列(ZnO NRs)修饰的FTO组装成有机-无机异质结紫外光探测器,并研究其紫外光探测性能。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光谱(XRD)等测试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固相聚合法制备的PEDOT能有效提升ZnO NRs基紫外光探测器的性能。器件在紫外光照射下(365 nm,0.32 mW/cm2)表现出较高响应度(15.34 mA/W)、较短响应时间(上升时间为0.159 s,下降时间为0.162 s)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16.
利用电磁场四维双势法,首先给出了广义Maxwen和d'Alembert方程的解,并进-步给出了场强与四维双势的关系.然后利用有电荷存在时的d'Alembert方程推迟解.求出了带磁荷粒子和双荷粒子(Dyon粒子)的电磁辐射的表达式,并分别给出了电荷和磁荷所激发的电四极和磁四极辐射四维双矢势表达式.最后得到了双荷粒子电四极和磁四极辐射场表达式并对其物理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17.
318.
本文利用四丁基溴化铵(TBAB)-硫酸铵-水双水相体系,研究了结晶紫萃取行为,结晶紫与四丁基溴化铵形成离子结合物,被萃取到TBAB相,其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90nm,摩尔吸光系数ε=1.1×10^5L/(mol·cm),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05+0.1785C,相关系数r=0.9999,线性范围0-80μg.  相似文献   
319.
本文利用四丁基溴化铵(TBAB)—硫酸铵—水双水相体系,研究了结晶紫萃取行为,结晶紫与四丁基溴化铵形成离子缔合物,被萃取到TBAB相,其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90 nm,摩尔吸光系数=ε1.1×105L/(m o l.cm),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0 5 0.178 5C,相关系数r=0.999 9,线性范围0-80μg.  相似文献   
320.
一个n维的递归交互网络G_n的一个点(边)子集称为G_n的一个h-嵌入点(边)割(如果这样的子集存在的话),使得删去这个点(边)子集后得到的图是不连通的且每个点都在一个未损坏的h-维子网络G_h中.图G_n的h-嵌入(边)连通度,记为ζ_h(G_n)(η_h(G_n)),定义为G_n的最小h-嵌入点(边)割的基数.完全对换网络CTn是网络设计中一类重要的Cayley图.在本文中,我们确定了完全对换网络的h-嵌入(边)连通度:ζ_h(CT_n)=h!/2[n(n-1)-h(h-1)],其中2≤h≤n-2,η_h(CT_n)=h!/2[n(n-1)-h(h-1)],其中2≤h≤n-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