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524篇
化学   773篇
晶体学   35篇
力学   169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294篇
物理学   46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7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作者用 Knigs-Knorr 的方法,从1,2,3,4-四乙酰-2-胺基-2-脱羟-β-D-葡萄糖和1-溴-2,3,4,6-四乙酰-2-胺基-2-脱羟-α-D-葡萄糖合成八乙酰异壳二糖,经氨解得二乙酰异壳二糖([6-O-N′-乙酰-2′-胺基-2′-脱羟-β-D-葡萄糖甙基]-N-乙酰-2-胺基-2-脱羟-D-葡萄糖)。  相似文献   
32.
聚乳酸—聚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3.
本文报道了α,β-M4H3[(RSn)3GeW9O37]·nH2O(M=Bu4N+, Me4N+; R=Bu, Ph)杂多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1H、119Sn和183W核磁共振谱、激光飞行时间(TOF)质谱和极谱数据表明,这些新化合物为三取代的Keggin结构,三个(RSn)3+属不同的M3O13单元并且彼此共角相连,标题杂多化合物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且对烯烃环氧化反应具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4.
高分辨双晶XRF研究酞菁化合物中硫杂质的化学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酞菁化合物是一种大π键共轭体系的平面分子结构,它以颜色鲜艳、化学稳定性和价格便宜等特点,已在颜料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酞菁化合物的应用进入静电复印的领域.研究中发现:酞普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直接影响它的色泽、耐热性、稳定性以及光电导性.在诸多的酸苦晶型中,β-型酞菁是比较稳定的一种,其它晶型届亚稳态型.近年来,光敏性较好的X-型用于激光印刷机感光鼓的载流子产生层[1].用作静电复印中的酞育粗颜料,一般多为a一型,且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杂质[2],经高温真空升华提纯后,转变为卢一型.有趣…  相似文献   
35.
本文用PTSO作固定相涂填在硅炕化的硅球上,以反相萃取色层法研究了金与其它金属离子的分离。金在盐酸或王水溶液中能被吸附在柱上,其它贱金属离子不被吸附,当用2mol/L盐酸-0.2mol/L硫脲洗脱液淋洗时,金很容易被洗脱,此液可直接进行原子吸收测定,金的回收率为98.8—100%。方法用于矿石中金的测定,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6.
1951年二茂铁的发现,为有机金属配合物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关于二茂铁衍生物的成键和结构已进行过不少讨论。一般认为其稳定性主要来自于金属d轨道和碳氢化合物π电子的重叠。曾经用各种物理方法对它们进行过研究。但至今尚未见对它们的~(13)C核磁共振谱的系统报道。本文合成了两个双取代二茂铁化合物1,1′-二茂铁二甲醇(Ⅰ)和1,1′-二茂铁二甲醛(Ⅱ),对它们进行了~(13)C核磁共振谱的测定,并将实验结果和我们的INDO/σ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硫代钼酸盐和硫代钨酸盐的合成性质和取代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在水或水/醇溶液中[NH_4]_2[MO_nS_(4-n)](M=Mo、W,n=0-2)进行取代反应的方法。用该方法合成出[X]_2[MO_nS_(4-n)](X=(n-Bu)_4N、Ph_4P、py—C_(16)H_(33)共18个化合物,其中11个为新化合物,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X-粉末衍射等方法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8.
K_2Co〔Fe(CN)_6〕·H_2O和Co_3〔Fe(CN)_6〕_2·7H_2O的热分解经过脱水、放出(CN)_2和HCN或C≡N~-键断裂,最终固相产物中有铁钴合金生成。CN~-的多重键在加氢时断裂,生成NH_3和CH_4。以CN~-作为加氢反应的探针,考察了C≡N~-键在金属双端基间的配位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39.
用电导法研究了甲醇溶液中Na~ ,K~ ,Rb~ ,Cs~ 与新合成的冠醚2,3-苯并-8,15-二甲基-18C6,2,3-苯并-8,11,15-三甲基-18C6以及苯并-15C5,18C6的配位作用,计算了1∶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C6对碱金属离子具有显著的选择性,而其二甲基及三甲基取代物的选择性则较差.冠醚环上引入苯环及甲基使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降低,在甲醇中碱金属离子与18C6配合物稳定性次序为K~ >Rb~ >Cs~ >Na~ ,2,3-苯并-8,15-二甲基-18C6配合物稳定性次序为K~ >Rb~ >Na~ >Cs~ ,2,3-苯并-18,11,15-三甲基-18C6配合物稳定性次序为K~ >>Na~ >Rb~ >Cs~ .引入甲基对Na~ 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小于K~ ,Rb~ ,Cs~ ,即阳离子半径对配合物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碱金属离子-冠醚体系当量电导的降低程度与按配合物结构的预测一致.本文结果为设计具有特定选择性的冠醚结构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40.
采用UHF及UMP_2方法,对~1Σ~+Ni─CO分子簇的成键机制进行了从头算研究。计算表明,在σ空间,Ni~1S(d~(10))导出态的主要成键特征是CO5σ→Ni4s的授键作用;而Ni~1D(d~9s~1)导出态的主要特征是4sp_σ极化。在~1Σ~+Ni─CO分子簇中总的成键机制是:d~(10)导出态中π反馈作用大于σ授键作用;而d~9s~1导出态中σ授键作用强于π反馈作用。由于接受配键机制一定伴随着轨道之间的重叠,因而为了给出合理的M─L作用分析,进行补偿计算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