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82篇
化学   334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4篇
物理学   1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采用改进油乳液-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色谱用氧化锆微球。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比表面测定仪进行了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孔体积和形貌表征。讨论了影响颗粒大小和颗粒分布均匀的制备因素。实验证明:有机相性质、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乳化剂的性质和浓度、助乳化剂的存在、搅拌速度是决定最终制备氧化锆颗粒大小和均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72.
制备并表征了纤维素-三(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氧化锆手性固定相,并用该固定相直接拆分了3种硒代缩水甘油醚。考察了固定相涂敷量、流动相组成等对手性拆分的影响。讨论了硒代缩水甘油醚分子结构与保留因子、选择性因子和分离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相的羰基和氨基是手性分离的主要部位,固定相的手性空穴是对映体分离产生立体差异的关键,对映体手性碳上连接的基团的立体效应是影响拆分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三(苯基氨基甲酸酯)是性能稳定、有很好的手性拆分能力的固定相。  相似文献   
373.
对-氨基苯甲酸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表征及乳化性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对氨基苯甲酸改性环氧树脂,使其成为具有亲水性的树脂.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树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变差,在碱性溶剂中溶解性增强.对改性树脂进行了红外表征,并根据环氧基特征峰的吸收对环氧基转化率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定了改性产物的DSC曲线,发现随着反应物中对氨基苯甲酸比例的升高,改性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此外还研究了改性环氧树脂水基微乳液制备过程的电导率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羧酸基中和程度及溶剂极性对乳液粒径以及粒子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4.
通过简便的路线合成了8个3-取代苯甲酰氨基-2-硫代-2,4-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1HNMR、IR和MS谱确认.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代表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和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375.
蚕腺体内和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蚕腺体内和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的流动状态和各向异性现象,用乌氏粘度计测试了其流出时间,并用HAKKE流变仪测试了其粘度。结果发现蚕腺体内和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的性质差别非常大,认为丝素蛋白水溶液在蚕腺体内存在一个逐步熟成的过程。随着丝素蛋白水溶液在腺体内的前移,丝素蛋白分子逐渐沿移动方向取向而呈有序态,最终成为粘度非常大的各向异性的凝胶体,而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是粘度非常低的各向同性溶液。这些差异表明,丝素蛋白水溶液在蚕腺体内的熟成过程是蚕能够吐出优良蚕丝的关键步骤,要想制备出高性能的纤维,在“仿生纺丝”之前,首先要“仿生制备纺丝液”。  相似文献   
376.
含均三唑环的新型联苯四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4-芳基-5-(4-吡啶基)-1,2,4-三唑-3-硫醇(1)和2-三苯基甲基-5-(4′-溴甲基联苯-2-基)-四唑(5)反应, 制得一系列新的S-烷基化产物(6), S-烷基化产物在酸性条件下脱保护, 得到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1,2,4-三唑类联苯四唑(7a7n)衍生物. 结构经元素分析, IR, NMR及FAB-MS确认. 对大肠杆菌、链球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初步抑菌试验证明, 多数化合物表现了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77.
矩阵是高等代数研究的基础单元,在数学理论以及工业领域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矩阵高次幂的计算是矩阵理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对不同类型的矩阵,采用特定的方法来求其n次幂,这些计算方法可以达到简化矩阵高次计算过程和降低计算复杂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8.
以5-硝基间苯二甲酸(H2nip)作为主配体、4,4'-二吡啶胺(dpa)为辅助配体,在不同溶剂中合成了2种Co(Ⅱ)配合物{[Co3(μ3-OH)(μ2-OH)(nip)2(dpa) (MeOH) (H2O)]·2H2O}n(1)和{[Co3(μ3-OH)2(nip)2(dpa)(EtOH)(H2 O)]·2H2O}n(2).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两种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两种配合物均为基于六核钴簇的三维框架结构,但不同的溶剂分子配位导致二者具有不同的拓扑结构,表明溶剂对配合物结构有重要影响.磁学研究显示该两种配合物均为反铁磁行为.  相似文献   
379.
The 2D porous copper(Ⅰ) complex with 1,3-dicyanobenzene (DCB), [Cu(DCB)2](PF6)(Me2CO) 1, exhibits channels along axis c, in which one molecule acetone and one anion PF6 per formula unit are included respectively. The reversible incorporation of guest acetone and acetonitrile, as well as the anion exchange from PF6^- to BF4^- or CF3SO3^-, was investigated by thermogravimetric (TG) analysis, ^1H NMR spectra and/or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dditionally, the incorporation of benzene and toluene into complex 1 was also discussed. Complex 1 exhibited size selectivity for guest inclusion or anion exchange.  相似文献   
380.
聚(1,2-亚丙基碳酸酯)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氧化碳共聚物;环氧丙烷;聚(1;2-亚丙基碳酸酯)的应用研究新进展;脂肪族聚碳酸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