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化学   284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20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37篇
物理学   1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 CS)理论广泛应用于应用数学、图像重建、信道估计以及谱估计等不同领域.在理论方面,依据压缩感知基本理论建立差分稀疏凸优化模型,并推导差分稀疏重建限制子空间特征值的稳定性条件;在应用方面,研究此模型在我国航空货运量建模与预测中的应用,以1998-2007年我国航空货运量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凸优化理论建立我国航空货运量的差分稀疏模型.通过拟合误差指标的详细比较可知:相对于灰色理论模型、回归分析模型,航空货运量的差分稀疏模型具有更高拟合精度.实验证明,差分稀疏理论可以为航空货运量的短期预测以及航空货运业调控提供有效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2.
液滴撞击加热壁面传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胜强  张洁珊  梁刚涛 《物理学报》2015,64(13):134704-134704
本文采用高速摄像仪对水滴和乙醇液滴撞击加热壁面后的蒸发过程进行了实验观测, 分析了液滴撞击加热壁面后的蒸发特性参数. 实验中, 两种液体初始温度均为20 ℃, 不锈钢壁面初始温度范围为68-126℃. 水滴初始直径为2.07 mm, 撞击壁面时Weber 数为2-44; 乙醇液滴初始直径为1.64 mm, Weber数为3-88. 结果表明, 液滴受到重力、表面张力及流动性的影响, 在蒸发过程的大部分时间内, 水滴高度持续降低而接触直径几乎不变; 蒸发后期, 液滴发生回缩, 水滴的接触直径、高度和接触角出现振荡现象. 乙醇液滴的接触角随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减小随后保持不变的趋势, 而接触直径和高度则持续减小, 直到液滴完全蒸发. 液滴蒸发总时长与液体物性和壁面温度有关, 随壁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与液滴撞击壁面时的Weber 数无关. 同时, 随着壁面温度的升高, 液滴显热部分占总换热量的比重增大, 显热部分能量不可忽略, 本文实验条件下得到水滴的平均热流密度为0.014-0.110 W·mm-2.  相似文献   
53.
通过简单的原位化学合成法结合离子交换法制备了Cu修饰氮掺杂碳(Cu-N-C)和Fe/Cu修饰氮掺杂碳纳米管(Fe/Cu-N-C/CNT),并系统评估了2种催化剂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对电极在I3-/I-体系中的电化学特性和光伏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组分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管状的Fe/Cu-N-C/CNT的石墨化程度比纳米颗粒状的Cu-N-C更高,更有利于I3-还原反应中电荷的传输。光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基于Fe/Cu-N-C/CNT对电极的DSSCs的光电能量转换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达到7.55%,高于相同测试条件下Cu-N-C(6.99%)和Pt(6.76%)对电极的PCE。50圈连续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Fe/Cu-N-C/CNT催化剂具有比Cu-N-C更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54.
改性ZrO2-MnO2基整体式催化剂上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rO2-MnO2催化剂,考察了CeO2,MoO3和WO3的添加对ZrO2-MnO2整体式催化剂上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NOx的影响,并利用低温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NH3和NO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物相为Mn0.2Zr0.8O1....  相似文献   
55.
以四磺酸铝氯酞菁1为原料,采用氨基转化法,经磺酰氯化和Hinsberg磺酰胺化反应合成四磺酰铝氯酞菁2和四(6-氨基己酸磺酰基)铝氯酞菁3,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ESI表征。3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与两亲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L-赖氨酸(PEG-b-PLL)通过静电自组装,形成负载3的聚合物纳米粒子3/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明3/m具有球形核壳结构,直径约为10~20 n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3/m的光物理性质。通过对不同孵育时间的人脐带血内皮细胞(HUVEC)摄取药代动力学测定3/m细胞摄取率和MTT法评价3/m的离体光动力活性,相对自由酞菁3,3/m的细胞摄取率大大提高,且提前1 h达到最高浓度,而且细胞抑制率明显增大,约为3的2倍。  相似文献   
56.
通过共聚法制得由高度聚合的Al 30与硅复合的高聚铝复硅絮凝剂(HAS),模拟含锌原水的烧杯混凝实验,研究HAS的硅铝比、四氧化三铁和高岭土对除浊除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氯化铝(AC)相较,Al 13为主的中聚铝(MA)除浊效果差但除锌效果好,HAS除浊除锌性能均优于AC.加四氧化三铁可增强HAS的除锌率但略降...  相似文献   
57.
58.
本文详细了研究了种群纯死定律的概率结构,给出了求解转移概率显式的三种方法及一个定理,最后拟合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59.
海量数据导入与导出MATLAB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几种将海量统计数据快速、准确地导入与导出MATLAB系统的方法。克服了以往在编程窗口直接键入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的诸多问题,因此对保证统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加速MATLAB在统计分析领域的应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疲劳裂纹扩展中的超载迟滞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疲劳裂纹扩展中的超载迟滞是谱载荷下裂纹扩展寿命预计中的一重要问题.本文对工程应用较多或较新的八种迟滞模型从基本原理方面作了介绍,并对模型的物理概念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本文还从迟滞机理,模型的使用情况,模型对迟滞过程中各种现象的解释能力等方面,对八种迟滞模型作了初步比较和评述.初步认为Wheeler 模型使用方便,适用范围较广,Matsuoka 模型机理较为清楚,分析较全面,较有发展前途.文中对目前疲劳裂纹扩展寿命预计中迟滞模型的采用和迟滞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