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化学   287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20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37篇
物理学   1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W/CeTi和W/CuCeTi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中Cu的不同作用方式对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x (NH3-SCR)反应脱硝性能的影响。新鲜的CuW/CeTi和W/CuCeTi在低温下显示出优异的活性。经过800℃、10 h水热老化后,W/CuCeTi表现出比CuW/CeTi更优异的脱硝性能,证明W/CuCeTi具有更高的水热稳定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N2物理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表征,发现Cu的掺杂形成的Cu-O-Ce结构能够提高CeTi的抗烧结能力,同时削弱W-CeO2相互作用,抑制老化过程中Ce2(WO43物质的形成,使W/CuCeTi表现出更优异的水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82.
基于半导体低维微纳结构构筑的可见光发光器件,特别是位于500~600 nm波段的黄绿光光源,因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长寿命和低功耗等特点,在超高分辨率显示与照明、单分子传感和成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由于高性能低维黄绿色发光器件在发光材料制备、器件结构以及发光器件的“Green/yellow gap”和“Efficiency droop”等方面受到严重限制,极大地影响了低维微纳结构黄绿光发光器件的开发和应用。本文采用单根镓掺杂氧化锌(ZnO∶Ga)微米线和p型InGaN衬底构筑了异质结基黄光发光二极管,其输出波长位于580 nm附近,半峰宽大约为50 nm。随注入电流的增加,光谱的峰位和半峰宽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观察到InGaN基光源中常见的量子斯塔克效应。器件相应的色坐标始终处于黄光色域范围。更为重要的是,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在大电流注入下并没有出现较大的下降。结合单根ZnO∶Ga微米线和InGaN的光致发光光谱,以及n-ZnO∶Ga/p-InGaN异质结能带结构理论,可以推断该制备器件的发光来自于ZnO∶Ga微米线和InGaN结区界面处载流子的辐射复合,器件的Droop效应得到明显抑制。实验结果表明,n-ZnO∶Ga微米线/p-InGaN异质结可用于制备高性能、高亮度的低维黄光发光二极管。  相似文献   
483.
针对斜井中顶替流体密度差及套管偏心引起的顶替界面突进两相流体掺混严重的问题,考虑斜井密度差引起的驱动力沿周向角和半径的变化,建立了斜井偏心环空稳定顶替界面形状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密度差对顶替界面形状的影响,得到了不同井斜角及套管偏心条件下顶替流体的最优密度差及变化规律:斜井中顶替界面突进的位置及程度取决于套管偏心与密度差的相对作用,存在合理的密度差使得顶替界面长度最短;最优顶替流体密度差随套管偏心度的增加而增大,随井斜角的增大而减小;固井顶替时在满足压稳防漏的条件下直井所选用的密度差越大越好,水平井所选用的密度差应相对最小。  相似文献   
484.
提出了一种空气净化产品的降解空气污染物的测定方法。自行设计了合理的试验舱,以甲醛、甲苯、氨、甲硫醇和总有机挥发物(TVOC)等为目标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甲醛,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甲苯、甲硫醇和TVOC,分光光度法测定氨。经过对试验舱气密性、目标污染物本底浓度的测试、初始浓度的选择、自然衰减测试及其回收率和稳定性、方法的重现性等多个参数的考察,证明该方法适用于对空气净化产品降解空气污染物的效果的测试,与国标方法作对比试验,表明两种方法的结果相近,但本方法的精密度较好。  相似文献   
485.
研究了在高盐油藏中, 利用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获得油水超低界面张力的方法. 两性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磺基甜菜碱与高盐矿化水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但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07%-0.39%(质量分数)范围内仅能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2 mN·m-1量级, 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后则可与原油达到超低界面张力. 通过探讨表面活性剂总浓度、金属离子浓度、复配比例对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发现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可以在高矿化度、低浓度和0.04%-0.37%的宽浓度范围下获得10-5 mN·m-1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 并分析了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间协同获得超低界面张力的机制.  相似文献   
486.
磁性纳米粒子负载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评述了近年来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钯及小分子催化剂在Suzuki,Heck和Sonogashir等偶联反应中的应用研究.参考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487.
采用3种类型的电活性界面层材料,如高介电常数材料酞菁铜(CuPc)、电子导体原位合成的聚(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H)以及离子导体聚乙烯基磷酸(PVPA)和商业的PEDOT-PSSH(BaytronP),研究了界面层对铁电共聚物薄膜的疲劳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类型的电活性界面层材料,包括电子、离子导体和含偶极子的高介电常数材料都能为铁电薄膜提供补偿电荷从而提高器件的铁电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488.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制备了一系列 MnO2-CeO2/Zr0.25Ti0.25Al0.5O1.75 整体式催化剂样品, 并用低温 N2 吸附-脱附、储氧量、X 射线衍射、X 射线光电子能谱和 NH3 程序升温脱附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催化剂上 NH3 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 NO 的活性. 结果表明, 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逐渐减小, 平均孔径逐渐增大, 储氧能力逐渐降低. 在 500~700 oC 焙烧时, 催化剂主要以无定形或微晶的形式存在; 在 500 oC 焙烧时, 催化剂表面 Mn 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 表面酸量最高, 有利于提高 SCR 活性. 尽管在 600 和 700 oC 焙烧的催化剂仍具有较高的 SCR 活性, 且表现出一定的抗 H2O 和 SO2 性能, 但活性有所下降. 800 oC 焙烧后催化剂的活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89.
采用两性离子型的催化剂Rh+[η-C6H5(nbd)B-(C6H5)3]实现了含手征性中心和硫代乙酸酯基的苯乙炔单体的聚合,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证实得到了预期产物.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达到了73200,在氯仿、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中有良好的溶解性能.聚合物热稳定性高,在氮气氛围下热分解温度为336℃,在900℃的高温下有31%的重量残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在浓度为5.0mg/mL的聚合物氯仿溶液形成的薄膜中有微米长度的棒状有序结构;由浓度为0.5mg/mL的聚合物氯仿稀溶液形成的薄膜表面有晶体析出.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聚合物在氯仿溶液中缓慢形成的微结构,发现当浓度高于1.0mg/mL时,聚合物在碳膜上形成铺展的薄膜,薄膜由纳米尺寸的丝带状结构取向排列而成;当浓度低于0.5mg/mL时,聚合物形成具有规则几何形态的微晶体.在聚合物热稳定性的显著提高和有序微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聚苯乙炔侧链中的手征性中心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0.
A dinuclear Cu(Ⅱ) complex [Cu2(MMBPT)2Cl4(H2O)2.5] (I) [MMBPT=3-Methyl-4-(4-Methylphenyl)-5-(2-pyridyl)-1,2,4-triazole]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MMBPT with CuCl2·2H2O and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a=1.273 4(3) nm, b=1.237 5(3) nm, c=2.403 2(5) nm, β=90.51(3)°. V=3.786 6(13) nm3, Z=2, Dc=1.429 Mg·m-3, μ=1.445 mm-1, F(000)=1 660, and final R1=0.055 5, wR2=0.129 7. The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hat the dinuclear Cu2N6 unit is almost planar in which each Cu(Ⅱ) ion was five-coordinated by one nitrogen atoms from MMBPT and two chlorine in the basal positions and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two MMBPTs respectively in the axial one, to form a distorted trigonal bipyramidal geometry. Magnetic measurements reveal a relatively strong antiferromagentic interaction in the complex. CCDC: 720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