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6篇
  免费   700篇
  国内免费   771篇
化学   1208篇
晶体学   57篇
力学   221篇
综合类   95篇
数学   513篇
物理学   139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层状苯膦酸-磷酸锆的合成与磺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制备苯膦酸-磷酸锆Zr(PO4H)2-n(PO3Ph)n的主要影响因素。在F-/Zr4+=12和H3PO4/Zr4+=20条件下,通过改变苯膦酸用量获得了n=0~2的系列单一晶相层状苯膦酸-磷酸锆,其热稳定性达400℃以上。苯膦酸-磷酸锆的磺化试验表明层间苯环可被完全磺化,磺化产物Zr(PO4H)2-n(PO3PhSO3H)n具有丰富的酸性位,其热稳定性亦可达到300℃以上。  相似文献   
942.
丙烯酸钠反相乳液聚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阴离子乳化剂制备丙烯酸钠反相乳液,用γ射线引发其聚合,用扫描电镜观测了聚合前后粒径的变化;并在聚合过程中改变剂量率观测了聚合速率的变化.这两个实验结果都显示聚合以液滴成核为主,即聚合机理类似于悬浮聚合.与以司盘80为乳化剂的丙烯酸钠反相乳液聚合相比,体系与司盘体系的聚合动力学基本相似;但是体系中的分散液滴比司盘体系要大,结果使得在动力学上体系更类似于悬浮聚合的动力学.从聚合机理看,反相乳液聚合实际上就是粒子分散得比较小的反相悬浮聚合.  相似文献   
943.
使用固-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18种标题化合物,产率最高达93.4%,部分化合物结构由IR,1HNMR及元素分析鉴定.使用氧指数,塑化效率、拉伸伸长率及差热分析研究其阻燃、增塑性能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4.
在冰表面上硝酸氯和氯化氢反应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On the line of multi-molecule-formed transition state mechanism, reaction of ClONO2 with HCl on ice surface was investigated with model system by theoretical ab initio calculations. In the gas phase, the barrier of reaction of ClONO2 with HCl is 240.2kJ•mol-1at MP2HF/6-31G(d) level. The barriers drop substantially with the involvement of water molecules. The barrier of reaction of ClONO2 with 2H2O•HCl is 4.6kJ•mol-1 at the same theoretical level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reaction of ClONO2 with HCl can occur readily on ice surface. The detailed account will be published in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945.
氧化硅柱撑磺化磷酸-苯膦酸锆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磷酸-苯膦酸锆为层板,合成并表征了硅柱撑的层柱磷酸-苯膦酸锆,并磺化了其中的苯环.磺化后的产物具有较高的酸量,在酯化反应中催化活性与硫酸相当.  相似文献   
946.
以聚甲基丙烯酸[2-(2-溴异丁酰氧)]乙酯(PBIEM)为大分子引发剂,采用接出(grafting from)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合成了以聚丙烯酸叔丁酯-b-聚含氟丙烯酸酯为侧链的柱状分子刷PBIEM-g-(PtBA-b-PFA).通过GPC,1H-NMR和FTIR对PBIEM-g-(PtBA-b-PFA)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ATRP过程中没有发生分子间或分子内偶合反应,制备得到可控性好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刷.利用大分子链中叔丁酯基团的水解反应生成两亲的含氟柱状刷PBIEM-g-(PAA-b-PFA),原子力显微镜可直接观察到PBIEM-g-(PAA-b-PFA)特征的核壳型柱状结构,得到聚合物刷的整体长度为ln=54~72 nm.  相似文献   
947.
3,6-二肼基-1,2,4,5-四嗪的热行为、比热容及绝热至爆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微商热重法(TG-DTG)研究了3,6-二肼基-1,2,4,5-四嗪(DHT)的热行为, 其分解过程可分为两个放热的分解过程, 且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54.8和123.4 kJ·mol-1, 指前因子分别为1016.63和109.48 s-1. DHT热爆炸的临近温度为426.10 K. 同时, 利用微量热法和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DHT的比热容, 298.15 K时的标准摩尔比热容为183.61 J·mol-1·K-1. 计算获得了DHT的绝热至爆时间为263.84-297.58 s之间的某一值.  相似文献   
948.
采用光固化技术, 以丙烯酰胺单体与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发生光聚合反应, 嵌入聚苯乙烯胶体晶体, 实现了胶体晶体的固定化. 结合反射光谱和Kossel衍射技术研究对照了固定化前后胶体晶体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这种水凝胶固定化的胶体晶体保存了未固定前悬浮液中胶体晶体的结构. 但固定化后的胶体晶体的晶面间距和晶体的尺寸都略微减小. 通过对固定化后的水凝胶长时间的反射光谱观测, 发现固定化后胶体晶体在Milli-Q水中起初会发生溶胀, 经过2-5天溶胀-消溶胀过程达到平衡, 平衡后的水凝胶胶体晶体十分稳定, 可以长时间保持胶体晶体的结构. 因此, 胶体晶体固定化不但极大地提高了悬浮液中胶体晶体的抗剪切能力, 还克服了悬浮液中胶体晶体对离子、外界干扰的敏感性, 扩大了胶体晶体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9.
新型高能有机钾盐K(DNDZ)的晶体结构和热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型高能有机钾盐2-(二硝基亚甲基)-1,3-二氮杂环戊烷钾盐[K(DNDZ)],并培养出单晶。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为:a=0.506 31(19) nm,b=1.336 2(5) nm,c=1.164 9(4) nm,β=99.860(6)°,V=0.776 5(5) nm3,Z=4,μ=0.674 mm-1,F(000)=432,Dc=1.815 g·cm-3。用非等温DSC法研究了K(DNDZ)的热行为,第一放热分解反应的放热焓、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444.75 kJ·mol-1,152.2 kJ·mol-1和1013.92 s-1。其热爆炸的临界温度为208.63 ℃。  相似文献   
950.
海河底泥中12种抗生素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同时检测河流底泥中12种抗生素(4种磺胺类、3种喹诺酮类、2种四环素类、2种大环内酯类、甲氧苄啶)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HPLC-MS/MS)。样品提取过程中以NaF为离子交换剂,经2种提取液逐次提取,合并提取液,正己烷脱脂,萃取物经SAX-HLB固相萃取系统净化浓缩,氮吹,定容。以乙腈和0.3%甲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进行液相色谱分离,以Simatone为内标物,用质谱检测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12种目标物的检出限为1.0~5.0 ng/g,回收率为65%~91%,相对标准偏差为0.6%~5.1%(n=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