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5篇
化学   78篇
物理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气液界面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单层膜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苑世领  崔鹏  徐桂英  刘成卜 《化学学报》2006,64(16):1659-1664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气液界面上的结构和动力学性质. 选择单分子占有面积分别为0.45和0.68 nm2的两个模拟体系, 通过径向分布函数表征了单层膜的厚度, 并根据疏水链中碳原子与极性头中硫原子之间组成的矢量分布和取向函数, 对比了不同界面单层膜的有序排列情况. 结果表明在分子占有面积较小达到饱和吸附的情况下, 界面上的SDS具有较好的有序性. 通过计算气液界面附近水分子的扩散系数发现: 由于氢键和静电作用的影响, 界面区域内的水分子较本体溶液中的水分子有较弱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62.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气/液界面上β-环糊精(β-CD)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包结物的形成. 对β-CD与CTAB摩尔比分别为1∶1和2∶1的两个体系进行了模拟研究, 体系的能量、径向分布函数和均方根位移变化的结果表明, β-CD与CTAB分子可以在气/液界面上形成包结物, 相对而言, 更易形成1∶1型包结物.  相似文献   
63.
扩张流变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聚集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发展起来的界面流变测定技术在研究界面性质方面具有许多独特之处.本文结合我们的工作,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该技术在表面活性剂界面聚集行为研究中的应用,讨论了扩张频率、表面活性剂浓度及疏水链长、无机盐和温度对表面扩张流变行为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扩张流变行为的区别以及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与液/液表面的扩张流变性的差异.大量研究表明,借助于界面流变性的测定不仅可以研究发生在界面上和界面附近的微观弛豫过程,而且可以探讨界面上超分子聚集体的形成,进而为乳状液和泡沫等分散体系的稳定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以空间、电子、热力学等方面的微观性质作为描述符,建立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Krafft点与微观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这些描述符包括: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分子能量Energy、最高占据轨道能量HOMO、分子体积V和偶极距Dipole-z等。通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Krafft点和5个结构性质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可以预测和计算阴离子和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Krafft点。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植物油酸及其中和物/Tween-60复配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界面张力随各种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0.40%NaCl存在时,植物油酸中和度为0.85,NaCl浓度为0.90%时,复配以0.10%Tween-60既可使体系兼容,又可使之保持较低界面张力。  相似文献   
66.
以三价铬离子(Cr3+,Cr(Ⅲ))为交联剂制备的黄原酸(XC)凝胶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具有许多用途,应用RS75型流变仪测定了含有和不含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12NBr(十二烷基-氧丙基-β-羟基-三甲基溴化铵)时凝胶体系粘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XC凝胶体系不符合理想的线性粘弹性模型,储能模量(G')和耗能模量(G″)在切力较低时变化甚微,切力较高时两者皆降低,但降低的幅度不同,因而G'~τ(应力)和G″~τ曲线出现交点,此交点随C12NBr浓度增大而降低.结合等温线的研究表明,C12NBr能结合到XC分子上,破坏凝胶的网络结构.然而,在一定条件下其复合粘度(η)随频率和切力的变化出现最低值现象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7.
本文报道了α-和β-[SiW_9O_(37)Cr_3(H_2O)_3]~(7-)杂多阴离子铯、钾盐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亚碘酰苯环氧化烯烃的性质.元素分析、磁化率、红外光谱及FAB质谱等数据表明,该杂多阴离子为三取代的Keggin结构.α-和β-[siW_9O_(37)aCr_3(H_2O)_3]~(7-)具有催化PhIO环氧化反-二苯乙烯、环己烯和苯乙烯生成相应环氧化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68.
选择性膜电极研究表面活性剂与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介绍了表面活性剂选择性膜电极研究表面活性剂与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实验装置和原理,并综述了表面活性剂选择性膜电极在研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其二元混合体系与不同类型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中的应用.讨论了大分子的分子量、外加盐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对表面活性剂和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69.
The preparation of monolayers on silicon surface is of growing interest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biosensor or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1—5]. The alkyl modified Si(111) surfaces[6—10] can be obtained using the thermal, catalyzed, or photochemical reaction of hydrogen-terminated sili-con with alkenes, Grignard reagents,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 monolayer properties on Si(111) surface have been studied by a variety of experimental methods[8—10] such as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  相似文献   
70.
利用冷冻刻饰电子显微镜(FF-TEM)技术研究了两亲分子溶液不同有序聚集体的结构, 特别对一些两亲分子溶液体系形成的泡囊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探讨了聚集体结构的演变规律. 对无剪切力下化学反应诱导L3-相(海绵相)到层状Lα-相, 手振荡层状Lα-相到多双层泡囊相及高剪切力作用下多双层泡囊相到单双层泡囊相的结构演变进行了冷冻刻饰电子显微镜追踪研究. 首次报道了-诱导的单链长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泡囊相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