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25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张贺  张驰  宋晔 《化学进展》2016,28(6):773-783
阳极氧化钛纳米管(anodic titania nanotubes,ATNTs)阵列膜具有制备简便、比表面积大和有序度高等优点因而备受人们关注,已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光催化和超级电容器等领域。但与类似的多孔阳极氧化铝相比,在可控制备即微观形貌控制方面仍相差甚远。迄今,ATNTs的综述文章多侧重于ATNTs的形成机理、改性及应用方面,而本文则聚焦于近十年来ATNTs制备技术成果,试图揭示其在管长、管径和规整度等方面的可控制备规律。首先介绍了在乙二醇(EG)电解液中制备ATNTs的常规阳极氧化条件,以及得到的ATNTs的典型形貌特征。然后评述了非EG电解液体系中,ATNTs的生长规律和形貌特征。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如何通过改变阳极氧化工艺参数,如电解液温度、F-浓度、氧化电压和时间等来实现对ATNTs管径及规整性的调控,并讨论了制备超长纳米管膜的难点和方法,以及获得ATNTs自支撑膜的各种工艺。最后指出了目前ATNTs可控制备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散射光的相位变化对外部扰动极其敏感,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Φ-OTDR)技术具有高响应速度、超高灵敏等特点.相比现有的其他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Φ-OTDR技术在环境适应性与光缆布设的便捷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介绍Φ-OTDR系统的原理、结构、性能及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3.
修正的混响多普勒扩展非对称统计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驰  马晓川  李璇  詹飞  张舒皓 《声学学报》2018,43(6):943-950
运动声源探测低速目标时,混响谱呈现的非对称性导致正负速度目标的回波具有不同的信混比,需要准确估计双边谱的扩展程度来分别设计检测策略,而传统的对称模型不能描述这种非对称性。基于双边指数分布对称模型,修正的非对称统计模型可用来描述由平台运动、海面运动等引起的混响谱非对称扩展现象。文中推导了非对称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并阐述了模型各参数的物理意义。运动声呐平台的湖试实验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对平台在不同速度运动时引起的非对称混响谱都有较高的拟合度,证明混响谱负向多普勒扩展程度随平台运动速度提高而加剧,且非对称模型参数具有量化描述混响谱非对称扩展程度的能力。   相似文献   
24.
现有配电设备故障风险评估方法在因素分析方面不够全面,未能综合考虑天气等环境因素与设备健康状态因素对设备故障风险的影响,且数据来源主要为长期历史数据,缺乏时效性。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配电设备实时故障风险评估方法,结合天气状况、设备状态两大因素计算配电设备实时故障概率,通过负荷损失量、停电用户数量、负荷重要等级三个因素评估配电设备故障影响程度,并以设备故障概率和故障影响程度为准则建立风险评估模型。通过IEEE-RBTS BUS2算例分析,证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评估配电设备实时故障风险,对于电力企业优化设备检修工作,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光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使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释放到水体中。近年来,金属纳米颗粒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危害,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对目前水环境中存在的纳米颗粒的种类、来源、理化性质及金属纳米颗粒对细菌光致毒性的影响因素(光源波长、粒径大小、天然有机质和介质组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有毒金属离子释放、活性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单线态氧)产生以及粒径变化等光化学现象,阐述了金属纳米颗粒物对细菌的光致毒性机理。最后总结了目前金属纳米颗粒在环境行为和光致毒性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来金属纳米颗粒光致毒性的研究方向(如金属纳米颗粒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其他污染物与金属纳米颗粒的复合光致毒性效应等)。  相似文献   
26.
我国各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对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SAS软件 ,对我国 1999年度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对应分析 ,又对城乡、东西部地区居民的收入进行了均值差异检验 ,得到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聚苯基喹噁啉[PPQ(B)]及聚苯基单醚喹噁啉[PPQ(E)]膜对水/乙醇、水/异丙醇、甲苯/乙醇和苯/环已烷等液体混合物体系的渗透气化特性。发现PPQ(B)、PPQ(E)膜水/乙醇及水/异丙醇混合物而言,均属水优先透过型。PPQ(E)膜在70℃下,对水/异丙醇(6.3/93.7wt%)混合液的分离系数α_(w/p)达127。实验结果还表明,PPQ(B)膜对甲苯/乙醇及苯/环已烷混合液的渗透气化分别为甲苯及苯优先透过型。对以上实验结果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8.
对金银复合纳米颗粒的去极化光谱进行了理论计算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银复合纳米颗粒去极化光谱具有单峰的特征。在不同能量光照下,其介电常数是不同的,所以其去极化光谱也是变化的,然而其峰值总是介于纯金和纯银纳米颗粒去极化峰值之间,并且随着金银复合纳米颗粒中银体积分数的增加,去极化峰位于449~268nm附近,即近乎线性蓝移,峰形为高斯型,半高宽在514~324nm范围内近乎线性的减小。这说明可以通过控制入射光的能量和金银的组分来可控的改变金-银复合纳米颗粒的去极化光谱。  相似文献   
29.
30.
本文根据我国 2 0年的工农业主要产品人均产量的统计资料 ,利用 SA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 ,看到了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内部的相关性 ,并利用主成分得分 ,建立了评价某一年经济水平的较为合理的计算公式 ,并分析了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