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5篇
化学   163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6篇
物理学   1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最近几年来,利用稳定的重氮类化合物和N-对甲基苯磺酰腙类化合物作为金属卡宾前体,在过渡金属催化下通过形成金属卡宾的偶联反应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金属卡宾前体与有机金属物种反应,可以生成金属卡宾中间体,并发生金属上基团的转移插入过程,得到新的有机金属物种,从而实现丰富的偶联反应.这类经由金属卡宾转移插入过程的交叉偶联反应为构建C?C键,C?N键以及许多环状化合物和不饱和有机分子结构提供了可靠而强有力的工具.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研究该类经由金属卡宾中间体的催化转化和偶联反应,报道了在铜催化下,对甲苯磺酰腙以及重氮类化合物可以与端炔反应,通过所形成的炔基铜卡宾中间体的转移插入过程,可高效得到联烯类化合物.该类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并且有很好的底物普适性.不仅各种多取代的联烯类化合物,而且苯并呋喃,菲以及呋喃等结构都可由这类铜催化的腙和炔烃的偶联反应来得到.在这些反应中,通过炔基铜卡宾中间体上炔基的转移插入过程,在形成了C(Sp3)-Cu键以后,通过铜的1,3-迁移过程,可以得到联烯结构,随后发生分子内杂原子的亲核进攻或者6π电子环化过程来实现苯并呋喃,菲等杂环类结构的构建.另一方面,该类反应进一步拓展和研究,可望得到其他有价值的有机分子骨架.环状的醚类结构,如四氢呋喃结构,也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结构类型,我们希望从目前已经发展成熟的卡宾前体与炔烃生成联烯的偶联反应出发,通过分子内的串联过程来高效地构建取代的环状醚类结构.我们设想,在炔烃上引入氧原子作为亲核试剂,在形成联烯化合物以后,通过分子内氧原子对联烯基的亲核进攻,来实现串联的分子内关环反应,从而构建环状醚类结构.本文以CuI为催化剂,3-丁炔-1-醇为炔烃偶联组分,采用二芳基对甲苯磺酰腙作为金属卡宾前体,实现了取代四氢呋喃的合成.在对甲苯磺酰腙与3-丁炔-1-醇类化合物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二芳基联烯基化合物以后,采用一锅法实现分子内的关环反应,从而生成亚烯基取代的四氢呋喃化合物.该串联反应不仅具有原料易得和操作较为简便等优点,而且底物普适性和官能团耐受性都较好,多种取代的二芳基腙类化合物都能以较好的收率得到目标产物,从而为四氢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该反应进一步展示了经由金属卡宾中间体的交叉偶联反应的普遍性,将在有机化学和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正>枸杞是宁夏的名片,也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食用者在享用枸杞的营养成分时,对其安全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农药残留、硫磺熏蒸等安全问题。长期或过量食用硫磺熏蒸的枸杞可对肠胃和肝脏造成  相似文献   
43.
以罗丹明酰肼和三聚氯氰缩合反应所得罗丹明-三嗪衍生物R1作为荧光探针,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方法研究了该探针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在乙腈-水(1∶1,V/V,Tris-HCl,0.02 mol/L,pH 7)介质中,探针R1能选择性、可逆识别Cu~(2+)。识别机制是基于Cu~(2+)的加入使探针R1分子内的内酰胺环结构打开,形成1∶1络合物,产生强荧光,同时伴随从无色到紫红色的明显颜色变化。据此,制备了基于R1的Cu~(2+)检测试纸,可以方便快捷地检测水中的Cu~(2+);此外,利用细胞成像技术在He La细胞内实现了对Cu~(2+)的荧光显微成像,为生物体活细胞内Cu~(2+)的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44.
对我们研究小组近几年在对甲苯磺酰腙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其在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中的应用,同时对腙参与的不含过渡金属的反应也做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45.
硅胶基质高效液相色谱填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效液相色谱(HPLC)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分析分离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高效制备分离技术。色谱柱是HPLC系统的核心,不同性能的填料是HPLC广泛应用的基础。硅胶是开发最早、研究最为深入、应用最为广泛的HPLC固定相基质,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喷雾干燥法、溶胶-凝胶法、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及模板法等。近年来,亚2μm小粒径硅胶、核-壳型硅胶、双孔径硅胶、介孔性硅胶、有机杂化硅胶等新型硅胶应用于HPLC并取得了色谱分离技术的飞速发展,例如基于亚2μm填料的超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基于核-壳型填料的快速分离技术、基于杂化硅胶填料的高温液相色谱技术等。硅胶经表面化学键合、聚合物包覆等有机改性可制得先进的大分子限进填料、温敏性填料、手性填料等,大大扩展了HPLC的应用范围。本文对液相色谱用硅胶的制备方法、改性与修饰方法以及硅胶基质固定相的评价方法加以系统综述,概述了新型硅胶在HPLC中的应用进展,并对硅胶基质填料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
对KNO,/MCM-48用于丙醇和碳酸二甲酯进行酯交换合成碳酸二丙酯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考察.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荧光法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和表面性质.XRD结果表明,随着K负载量的增加,载体特征峰强度逐渐减弱,但仍保留MCM-48的晶体结构.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KNO3逐渐分解成K2O.分别考察了活性组分负载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催化剂的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KNO3/MCM-48催化剂对碳酸二丙酯的合成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363K,反应时间6h,催化剂用量5%,丙醇与碳酸二甲酯摩尔比为4的条件下,碳酸二甲酯的转化率可达99.9%,产物碳酸二丙酯选择性93.4%,产率93.3%.  相似文献   
47.
空间填充设计是有效的计算机试验设计,比如均匀设计、最大最小距离拉丁超立方体设计等.虽然这些设计在整个试验空间中有较好的均匀性,但其低维投影均匀性可能并不理想.对于因子是定量的计算机试验,已有文献构造了诸如最大投影设计、均匀投影设计等相适应的设计;而对于同时含有定性因子和定量因子的计算机试验,尚未有投影均匀设计的相关文献.文章提出了综合投影均匀准则,利用门限接受算法构造了投影均匀的分片拉丁超立方体设计.在新构造设计中,整体设计与每一片设计均具有良好的投影均匀性.模拟结果显示,与随机分片拉丁超立方体设计相比,利用新构造设计进行试验而拟合的高斯过程模型具有更小的均方根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48.
简要描述了慢速(v<vBohr)高电荷态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电子、光子发射过程.介绍了用于高电荷态离子与表面作用实验研究的目前兰州近物所的实验装置和取得的一些初步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9.
应用柱层析和HPLC方法从漆树漆液中分离提纯漆酶的两种同工酶L1和L2 .两者均为低温酶 ,最适的温度分别为 2 0℃和 13℃ ,pH值分别为 6.7和 7.2 ,等电点分别为 8.6和 9.1.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测得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 1.2× 10 5和 1.0 5× 10 5.两种酶均不能催化氧化间氨基苯甲酸 ,对 3 氨基酪氨酸等有很高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50.
提出一种工程问题的Petri网模型及其构造方法,并且通过该Petri网模型及其可达标识图,给出了整个工程的关键路径和合理施工方案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