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化学   203篇
物理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离子对电色谱法分离机理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对电色谱是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泳模式的复合体,兼具两种方法的特点;作者基于计量模型的基本假设,并考虑溶质在电色谱过程中的输运机制,通过对溶质在柱过程中涉及的多种平衡过程进行考察,得到了可以说明溶质迁移速率随离子对试剂浓度和各种相互作用之间关系的理论表达式;以中性溶质和简单带电溶质为例,对理论迁移方程进行简化,结果表明带电溶质在离子对电色谱中的迁移过程中同时受色谱机理、离子对作用和电泳分离机理的影响,因此离子对电色谱对样品溶质应有更好的选择性,且适宜于快速分离。  相似文献   
152.
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和1,4-双三乙氧基硅基苯(BTEB)为反应单体,分别采用盐酸和十二胺为催化剂,通过两步酸碱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型双苯基杂化硅胶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分别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压汞法对材料的结构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材料具有特定的网络结构特征,孔径主要分布在3.4μm左右,材料的总孔容为3.5 cm3/g,比表面积为145 m2/g。新型整体柱能够很好地分离烷基取代苯、稠环芳烃、取代苯胺和硝基苯酚异构体。整体柱重复性实验表明,6种苯的同系物保留时间和容量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61%和0.30%(n=8)。不同批次的整体柱的保留时间和容量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7.2%和5.6%(n=3)。  相似文献   
15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测定橄榄油中苯并[a]蒽、屈艹、苯并[b]荧蒽、苯并[a]芘4种多环芳烃(PAHs)的分析方法。橄榄油样品经异丙醇稀释,采用具有π-π特异性作用的固相萃取柱净化,Agilent ZORBAX Eclipse PAH色谱柱(100 m m×2.1 m m,1.8μm)分离,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实现了4种化合物的基线分离,并用基质匹配校准溶液进行外标法定量。4种多环芳烃的线性范围为2.4~40μg/L,相关系数(r)为0.999 0~0.999 9,方法的定量限为0.147~0.413μg/L,加标回收率为95.5%~103.2%,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0.10%~1.69%和2.48%~2.93%(n=5)。该法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重复性好等特点,适用于橄榄油中4种PAHs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4.
张政  唐涛  杨三东  孙元社  李彤  张维冰 《色谱》2017,35(5):526-532
基于蛋白质的尺寸及带电性质,将凝胶过滤色谱(GFC)与离子交换色谱(IEC)两种分离模式结合,采用双捕集柱接口构建了GFC/2×IEC二维液相色谱(2-D LC)分离系统,同时考虑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蛋白质对等电点范围的限制,进一步结合中心切割平行柱的方法实现对蛋白质的全二维分离。为与后续蛋白质在线酶解、多肽分离及质谱鉴定匹配,系统中采用常规柱以保证蛋白质质谱鉴定对样品量的要求,3种常规分离柱分别选用凝胶过滤色谱柱TSK-GEL G3000SW_(XL)(300 mm×7.8 mm,5μm)、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柱Hypersil SAX(100 mm×4.6 mm,10μm)和强阳离子交换色谱柱Hypersil SCX(100 mm×4.6 mm,10μm)。最终以酵母细胞蛋白质提取液为样品,对构建的二维系统加以评价,在总蛋白质浓度13.5 mg/mL、上样体积100μL的条件下,将第一维分离等时间切割17次,并将切割馏分全部导入第二维继续分离,二维系统在148 min内获得的总峰容量达到884。说明所构建的系统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在线全二维分离。  相似文献   
155.
塔板理论流出曲线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从原始塔板理论的级数形式色谱流出曲线表达式出发,得到了流出曲线一级原点矩及二,三级中心矩的数学表达式,并依此讨论了色谱峰的形状特征及各种因素对峰形的影响规律.本文结果直接证实原始塔板理论曲线为不对称分布,描述峰型不对称性的偏态系数与塔片数及容量因子有关,且随容量因子的增大逐渐变小.当塔片数很大时,容量因子不很小的组分流出曲线有相似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6.
孔宏伟  张维冰 《分析化学》1999,27(4):408-411
直接从原始塔板理论的级数形式色谱流出曲线表达式出发,得到了流出曲线一级原点矩及二、三级中心矩的数学表达式,并依此讨论了色谱峰的形状特征及各种因素对峰形的影响规律。本文结果直接证实原始塔板理论曲线为不对称分布,描述峰型不对称性的偏态系数与塔片数及容量因子有关,且随容量因子的增大逐渐变小。当塔片数很大时,容量因子不很小的组分流出曲线有相似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7.
推导了芳香酸在动态磁涂覆混合纳米固定相开管毛细管柱中等度洗脱和二元台阶梯度洗脱条件下的输运方程, 考察了其在该色谱柱上的保留特征. 结果表明, 等度洗脱时, 电渗流方向及大小随着两种固定相配比的改变而改变, 溶质的容量因子与弱阴离子交换固定相和反相固定相比例(Fe3O4@SiO2-NH2︰Fe3O4@SiO2-C18)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拟合后相关系数大于0.9166. 二元台阶梯度洗脱条件下, 溶质的迁移时间可以通过其在等度洗脱条件下的洗脱时间加以预测. 溶质在经磷酸缓冲液浓度、有机调节剂浓度和pH值台阶梯度洗脱后, 其预测保留时间和实际保留时间之间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8.0%, 10%和5.8%. 构建的系统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对水提天麻进行了分离, 其主要成分柠檬酸的保留时间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相对误差为11%.  相似文献   
158.
张凌怡  王智聪  张维冰 《色谱》2013,31(2):122-126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测定葡萄汁、皮和籽中羟基桂皮酒石酰酯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Waters UPLC HSS T3 (150 mm×2.1 mm, 1.7 μm),流动相为含0.1%甲酸的水-乙腈体系,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柱温35 ℃;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多反应检测模式。对单香豆酰酒石酸酯和单阿魏酰酒石酸酯,其含量以单咖啡酰酒石酸酯当量表示。结果表明,单咖啡酰酒石酸酯在25~2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9);检出限为0.25 μg/L,定量限为25 μg/L;在250、750、1200 μg/L添加水平下单咖啡酰酒石酸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7.7%~99.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实验结果表明,葡萄汁、皮和籽中羟基桂皮酒石酰酯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显著。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回收率高、准确性好,可用于葡萄产品中单咖啡酰酒石酸酯、单香豆酰酒石酸酯和单阿魏酰酒石酸酯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9.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粉状大豆磷脂中的丙酮残留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书昌  张维冰  崔力行 《色谱》2000,18(6):571-573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大豆磷脂中的丙酮残留量。色谱柱为 2m× 3mmi d 内填GDX 10 3的不锈钢柱 ,柱温为 16 0℃。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 2 % ,在 2 5 0 μg/g~ 10 0 μg/g范围内 ,回收率为 98 4%~10 4%。  相似文献   
160.
通常采用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 D- PAGE)分析组织或细胞的全蛋白质 [1] ,但难与质谱 ( MS)直接联用 .用高效液相色谱 ( HPLC)和毛细管电泳 ( CE)分离分析蛋白质和多肽的一维分离模式的分辨率和峰容量有限 .多维柱联用技术比一维分离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峰容量 [2 ] ,便于和 MS直接联用 [3,4 ] ,易于实现自动化 .目前 ,有关 2 D- CE的报道相对较少 [5~ 7] ,我们初步实现了将 2 D- PAGE由平板转移到毛细管中[6 ,7] ,但凝胶柱的制作烦琐 ,存在交叉污染 ,不能与 MS直接联用 .本文用微透析中空纤维膜为接口构建了毛细管等电聚焦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