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5篇
化学   123篇
晶体学   26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51篇
物理学   1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311.
优良全息光折变存储材料-双掺铌酸锂晶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生长与后处理了一系列双掺铌酸锂晶体,通过光折变存储性能的测试,在这些晶体中,我们发现了三种双掺晶体:LN:Fe,Mg;LN∶Fe,In;LN∶Fe,Zn,它们具有优良的光折变存储性能,即高衍射效率(高达60~80;)、快光折变响应(比LN∶Fe 晶体缩短了一个数量级)、和强抗光散射能力(比LN∶Fe提高近两个数量级).我们还系统地研究了光强阈值效应与全息写入的关系以及全息写入与入射光强的关系,发现在光强阈值附近耦合强度有一最大值,从而提出了最佳写入光强的概念.另外,全息光栅热固定研究还显示,双掺铌酸锂晶体比单掺Fe的铌酸锂晶体具有更优良的热固定性质:快固定时间、高固定效率、长固定寿命等.  相似文献   
312.
刘晓霞  黄永德  孙克  张宝砚  张玲 《化学学报》2002,60(8):1433-1438
利用与钌乙烯基吡啶配合物[Ru(bpy)(vpy)_2](PF_6)_2 (1) (bpy = 2,2'- bipyridine, vpy=4-vinylpyridine)的电化学共聚,加速了1-氯-2甲酰基乙烯基二 茂铁(CFVF)(2)的电化学聚合速度,制备了具有Fc~+/Fc和Ru~(3+)/Ru~(2+)电 化学响应的1~2共聚膜。探讨了共聚膜对酚类电化学氧化的催化活性和邻二硝基苯 (ONB)在膜上的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313.
螺旋管内高压汽液两相强制对流沸腾传热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或热交换器在核电站、直流锅炉和各种化工设备等领域中都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在高压水回路上对螺旋管中汽液两相强制对流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立式上升流动螺旋管内过冷水紊流流动和过热蒸汽紊流流动时的放热系数。用修正L-M关系式整理了立式上升流动螺旋管内两相强制对流区放热系数,螺旋管在该区的放热系数大致范围为25-40 kw/(m2·℃)。  相似文献   
314.
铌酸锂晶体的内偏置场对铁电应用、电光应用和非线性光学应用等均有直接影响。本工作建立了铌酸锂(LN)晶体内偏置场测试方法,对同成分铌酸锂(CLN)晶体、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nSLN)晶体、掺杂铌酸锂(doped LN)晶体的内偏置场和矫顽场进行测量。结果表明,CLN晶体内偏置场最高(Eint=2.53 kV/mm),nSLN晶体的内偏置场大幅降低,其中富锂熔体法生长和气相输运平衡(vapor transport equilibration, VTE)法结合得到的nSLN晶体的内偏置场最小,与CLN晶体相比降低了约两个数量级;掺杂铌酸锂晶体的内偏置场与CLN晶体相比也普遍降低,其中掺6.5%(摩尔分数)Mg的CLN晶体的内偏置场约为CLN晶体的四分之一,掺7%(摩尔分数)Zn的CLN晶体的内偏置场约为CLN晶体的六分之一。最后对组分和掺杂影响内偏置场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15.
张涛  张玲 《光谱实验室》2007,24(6):1026-1028
合成了一个新的光致变色化合物水杨醛缩N(4)-甲基-氨基硫脲,用元素分析、IR、1H NMR、紫外可见光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及结构确证,并用对化合物的变色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16.
采用99;纳米η-Al2O3为原料,无压烧结制备单相氧化铝陶瓷,通过TG-DSC、XRD和SEM等手段对试样进行分析和表征,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η-Al2O3 1084.8℃时转变为α-Al2O3,转变温度小于理论转变温度;晶型转变释放的能量能够降低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温度,1550℃时试样的相对密度达91.48;,显气孔率为2.45;,断裂韧性较高.由于η-Al2O3的密度小于α-Al2O3,无压烧结时试样发生晶型转变产生体积收缩,致密性较低,直接用η-Al2O3制备致密的单相Al2O3陶瓷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317.
通过湿化学法在70℃低温条件下,制备了亚微米棒状ZnO。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以及拉曼光谱对棒状ZnO进行了表征。采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以6-311G*为基组研究了结晶紫(CV)的理论平衡构型,同时以CV作为探针分子,检测了亚微米棒状ZnO的表面增强拉曼(SERS)活性。结果表明:亚微米棒状ZnO为六方纤锌矿结构,具有很高纯度和结晶度。CV在ZnO表面的拉曼增强因子可达1.2×102,其增强机理主要来源于化学增强。  相似文献   
318.
因物理贡献突出而被载入史册的法拉第,在他44年科学研究活动所产生的一百多项发明中,虽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并不广泛,但所获得的成果却是极其重要的。他开创性地研究了钝化现象,第一个发现了苯,并研究了苯的性质,第一个得到了液态氯,并发现了为电化学奠定理论基础的电解定律。在迈克尔.法拉第离开143年后的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法拉第常数""法拉第定律"却依然被世人铭记。  相似文献   
319.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Ni(L)(HL)](SO40.5·3CH3OH(1)和[Cu2(L)2SO4]·1.5CH3OH(2)的结构(HL为3-甲基-2-乙酰吡嗪苯甲酰腙)。单晶衍射实验结果表明,在配合物1中,Ni(Ⅱ)中心离子与2个酰肼配体的[ONN]配位原子组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2的最小非对称单元中含有1个独立的双核Cu(Ⅱ)配合物分子,它的2个Cu(Ⅱ)中心由2个酰肼配体中的2个O原子桥联。每个Cu(Ⅱ)离子还与L-配体中的2个氮原子和η2-SO42-阴离子中的1个O原子配位,拥有扭曲的四方锥配位构型。此外,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和DNA的结合能力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320.
采用水热法将TiO2纳米片修饰在中空管状g-C3N4上制备了TiO2/g-C3N4(T-CN)复合催化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光电流响应等对其形貌、结构和光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纳米片均匀地分散在中空管状g-C3N4表面,两者紧密结合形成异质结。TiO2与g-C3N4的质量比为20%时制得的T-CN-20复合催化剂在60 min内对U的去除率为85.64%,是纯相g-C3N4的6.7倍。在10倍高浓度阳离子共存条件下的去除率仍大于69.8%,且具有优良的结构稳定性。对光催化产物分析可知,T-CN将U还原为难溶的U(63.68%)以去除铀,可有效解决含铀核废水中的U污染问题。根据能带理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