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65篇
化学   111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56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86篇
物理学   1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研究了儿童首饰中可溶性镉的冷原子化反应体系.在酸性介质中,用硼氢化钠将镉离子还原为镉原子,用载气将镉蒸气导入石英管,原子吸收光谱仪在波长228.8 nm处进行测定.对载气流速、NaBH4浓度、增敏剂加入量和介质酸度的影响,以及共存离子的干扰进行了研究.方法简便快速,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05 mg/kg...  相似文献   
62.
以溴化氢为催化剂,冰醋酸为溶剂,邻三甲氧基苯类化合物(1a~1f)为原料,于室温经选择性去甲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丁香酸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和MS(ESI)确证。以丁香酸(2a)的合成为例,优化了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1 1 mmol, 33%HBr 0.35 mL,冰醋酸0.5 mL,于室温反应24 h)下,2收率58%~85%。2a的放大合成收率为75%。  相似文献   
63.
在不锈钢电极(SS)表面制得超细纤维状聚苯胺(superfine-fibrous PANI),经Pt微粒修饰后得到Pt微粒超细纤维聚苯胺复合电极[Pt/(superfine-fibrous PANI)/SS]。结果表明,直径50-100nm的Pt微粒均匀分布于直径约100nm的聚苯胺纤维上;Pt/(superfine-fibrous PANI)/SS电极对H2O2氧化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采用脉冲电流法(PGM)再将葡萄糖氧化酶(GOD)与间苯二胺(MPD)混合共聚嵌于Pt/(superilnefibrous PANI)/SS电极表面,获得了具有优异生物电化学传感特性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该酶电极最大响应电流密度im=917.4μA/cm^2,米氏常数K=9.339mmol/L;酶电极对葡萄糖响应快,对尿酸和抗坏血酸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64.
酶反应动力学及人血清中手性氨基酸的LIE-CE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性分析在生命起源研究、生命科学研究、药物研究、疾病研究、食品研究等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手性离子配体交换技术在手性氨基酸的分析的应用备受关注.本研究建立了了以Zn(Ⅱ)为中心离子的手性氨基酸离子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方法(LIE-CE)及氨基酸的丹酰氯在线衍生技术,并进一步开展了人血清中手性氨基酸的分析及酶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5.
采用微波水热法,以CdCl2·H2O和Na2S2O3·5H2O为镉源和硫源,分别以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六亚甲基四胺(乌洛托品)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模板剂,合成了不同微观形貌的硫化镉微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添加不同模板剂制备了球形、花状和棒状硫化镉微晶,制备的硫化镉微晶结晶良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产物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蓝移.  相似文献   
66.
采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对正常、良性和恶性的乳腺癌组织进行检测,通过对其拉曼光谱的指认,归纳了其主要区别和特征. 在3类乳腺组织中有明显的脂类的特征峰(1230,1268,1301,1440和1743 cm-1),而在良性和恶性的组织中,则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蛋白(1246,1271,1315和1364 cm-1)和核酸(1340 cm-1)的特征峰. 良性和恶性组织的区别在于恶性组织特有的特征峰(1340 cm-1),而良性组织所特有的特征峰则应归属为蛋白.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选择能够反映样本化学本质的特征峰,利用高斯过程的机器学习对特征峰值建立模型. 特异性(0.94)、灵敏度(0.95)和Matthews相关系数(0.86)表明在模型中3种组织有比较良好的辨别度,对于应用拉曼光谱方法辨别正常和患病乳腺组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应用1D、2D NMR实验技术(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1H-13C HMQC、1H-13C HMBC等)研究了靶向新药吉非替尼的结构,对其1H NMR和13C NMR谱峰作了全归属,并讨论了F原子对吉非替尼的1H、13C NMR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吕欠欠  靳锡联  崔田  庄全  李颖  王友春  包括  孟醒 《中国物理 B》2017,26(7):76103-076103
As the previously proposed structures of C2/m and C2/c possess similar enthalpies and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the space group of fluorine at ambient pressure is in controversy. We successfully obtain its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lowpressure phase, which shares the same structure as the earlier known C2/c. Further investigations on phonon spectra reveal the instability of the C2/m structure with imaginary frequency in the Brillouin zone and confirm the dynamically stable property of the C2/c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Compressing fluorine up to 8 GPa, the C2/c phase is found to undergo a phase transition to a new structure with a space group of Cmca. Electronic energy band structures indicate the insulating feature of C2/c and Cmca with no bands across the Fermi level. The infrared(IR) and Raman spectra of C2/c and Cmca at selected pressures are calculated to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to future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69.
设计并合成了结构为TPP-Lys(Acp-DOTA-Gd)-COOH(简称Gd-DOTA-TPP)的小分子磁共振探针,通过电转染的方式用探针标记人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MSCs).11.7 T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结果表明,Gd-DOTA-TPP标记的hMSCs在细胞内Gd含量为9×109 Gd/cell时,T2加权信号强度即可低至背景信号强度,呈现较强暗信号.将Gd-DOTA-TPP标记的hMSCs移植入小鼠脑室,可明显提高移植干细胞在MRI设备上的检测灵敏度,检测限可低至103个细胞.  相似文献   
70.
袁婷联  蒋莹琰  王伟 《化学进展》2016,28(5):607-616
光热显微术是近年来获得广泛关注和长足发展的一种新型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能够实现单个纳米粒子甚至单分子的免标记光学成像。其成像原理是利用先进的光学方法探测单分子或单纳米粒子吸收特定波长激发光后所产生的局域温度和介质折射率的微小变化,从而定量研究观测对象的光热特性。由于无辐射弛豫是激发态分子回到基态的优势过程,分子的光热特性相比于荧光特性更具有普遍意义。凭借无需标记、高灵敏度和信号稳定等优点,近十年来,关于单分子和单纳米粒子的光热显微成像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并在纳米科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发展和应用,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重点综述了光热显微技术的成像原理、发展历程、技术特色以及系统优化方法,列举了光热成像在活细胞研究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光热成像的优缺点并分析其主要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吸引更多的研究人员加入到这一新技术的研究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