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41篇
物理学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荧光法研究萘酚与胍的包合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分子化学是一门范围广泛,发展迅速的新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它主要研究主-客体分子之间通过非共价键组合为复杂化学体系的过程。葫芦脲又称胍环,是继冠醚、穴醚、环糊精和杯芳烃之后又一类新的主体化合物。葫芦脲是一类由n个甘脲单元和2n个亚甲基桥联起来的一种桶状的大环化合物[1],其顶部和底部为羰基氧,其结构高度对称,两端口完全相同。又因其形状酷似葫芦,故Freeman等提议用葫芦脲(Cucurbituril,简称CB)命名这种大环化合物。由于其系统命名太复杂,故俗名已被广泛应用。经X射线晶体衍射及光谱分析表明葫芦[6,7,8]脲的疏水空…  相似文献   
52.
褐藻糖胶的分离、化学修饰和清除羟自由基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酸法提取褐藻糖胶,经乙醇初步分级得褐藻糖胶HD1和褐藻淀粉HD2;褐藻糖胶HD1经DEAE(二乙氨乙基)-纤维素柱层析,控制洗脱速度1.0mL/min,先经二次水洗脱,然后用0~1.5mol/LNaCl梯度洗脱;浓缩、透析,得褐藻糖胶HDⅠ和HDⅡ;用氯磺酸法合成了硫酸酯化褐藻糖胶HDSⅡ;红外光谱法确定了硫酸酯键的特征吸收。通过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模型,对比研究了褐藻多糖化学修饰前后体外抗氧自由基性质;褐藻糖胶HDⅡ经硫酸化修饰后、通过清除.OH自由基表明,褐藻糖胶组分HDⅡ、HDSⅡ均可作为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53.
张海容  晋卫军等 《分析化学》2002,30(9):1067-1069
通过监测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P)的109位色氨酸(Trp-109)室温Lin光(RTP)的强度与寿命的变化,探讨了变性剂酸、盐酸及EDTA对AP构象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Lin光强度、Lin寿命与Trp-109所处的微环境刚性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盐酸胍的加入,AP经历了曲型的3种变化状态:从稳定折叠态到中间态,最后形成展开态。极少量的EDTA加入,导致蛋白质变性、Lin光减弱和Lin光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54.
张海容  晋卫军等 《分析化学》2002,30(10):1183-1186
极少量环己烷存在下,由于超分子化合物β-CD/BNS/环己烷的形成,不经除氧可观察到强的室温Lin光(RTP)发射。同时,对影响超分子化合物发光性质的各种因素如形成三元包合物、空间区配效应、客体分子的结构以及醇和体系中其它的相互作用作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55.
本文采用荧光法,研究了在水、乙醇、甲醇、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β-环糊精(β-CD)7种不同介质中β-雌二醇的荧光强度。探讨了pH、包合物稳定时间、金属离子等不同条件对β-雌二醇在β-环糊精(β-CD)体系中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种介质中,β-CD在酸性条件下对β-雌二醇增敏效果最好,在λex/λem=278/307nm处有强的荧光峰,据此建立了一种用β-CD增敏荧光法测定β-雌二醇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6.0×10-7~4.0×10-5 mol/L,检出限为1.36×10-8 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3%。采用Benes-Hildebrand双导数法测定了β-雌二醇/β-CD的包合常数及热力学函数△G~θ、△H~θ、△S~θ,探讨了β-雌二醇与β-CD相互作用的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56.
用荧光法探索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β-环糊精(β-CD)、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4种有序介质,及反应时间、pH等条件对槲皮素-Al 3+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有序介质中,CTMAB在酸性介质(pH=6.10)下对槲皮素-Al 3+体系荧光增敏效果最好,在λex/λem=450/539nm处有强荧光峰。据此,建立了一种用CTMAB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4.0×10-8~1.0×10-5 mol/L,检出限为1.24×10-8 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6%。方法已用于银杏叶片中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7.
建立了测定塑料饮料瓶中双酚A的Brij35增敏荧光分析法.实验考察了不同介质及pH、静置时间、介质用量、金属离子等因素对双酚A(BPA)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探讨的7种介质中Brij 35荧光增敏效果最好,据此建立了一种用Brij35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双酚A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2.0×10-8~1.0×10-5 mol/L,检出限为2.5×10-8 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92%.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对实际样品塑料饮料瓶中双酚A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8.
采用商业化有限元计算软件COMSOL,针对紧凑型托卡马克实验装置理论样机中的极向场磁体金属结构件进行涡流仿真。通过偏微分方程(PDE)接口,解决了内置的磁场(MF)接口在暂态涡流仿真过程中无法设置内部接触边界绝缘的问题,并大大降低了计算时间。通过对金属结构件涡流特性的研究,提出两种涡流抑制方法:更换材料与开槽,并讨论了这两种方法对涡流损耗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开断槽对涡流损耗的抑制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59.
色氨酸残基光寿命监测了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在不同变性剂中展开过程的构象 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变性剂加人蛋白质溶液中,色氨酸残基的微环境发生了较大 的变化,磷光发射减弱,寿命缩短,预示了色氨酸残基从刚性的疏水内芯转移到蛋 白质表面;通过Arrthenius关系式获得的热动力学参数如活化能(E_a)、活化熵 (△S°)、活开过程中间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60.
以3,4,9,10-苝四甲酸二酐(PTTC)为原料,采用真空气相沉积-分子自组装法制备了有机纳米材料,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差热分析表征所得产物。用吐温20增溶PTTC纳米材料,发现L-赖氨酸对该分散系的荧光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L-赖氨酸的纳米荧光化学传感新方法。体系的荧光变化与赖氨酸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7.00×10-4~5.40×10-7mol/L,检出限为8.39×10-8mol/L。进一步研究发现,PTTC纳米结构使赖氨酸的循环伏安图电流差减小,有望据此制作赖氨酸纳米电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