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   46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1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通过测定N-苯基吩噻嗪(PHZ),N-(α-吡啶基)吩噻嗪(PYZ)荧光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的溶剂效应及温度效应,证明了在PYZ发射光谱中表现出很强的分子内扭曲引起的电荷转移态(TICT),还研究了PHZ,PYZ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所形成的激基复合物,并通过闪光光解观察到了在极性溶剂中由激基复合物解离而形成的正、负离子的瞬态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62.
以Al(NO3)3·9H2O和CO(NH2)2为主要原料,乙醇-水混合液为溶剂,采用静态溶剂热法制备出了叶片状且一端聚集在一起的分级构造簇状纳米氧化铝。通过SEM、XRD、FTIR和N2吸附-脱附等温线等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的表征,研究了溶剂热方式,PEG20000添加剂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EG20000的存在与否对产物的形貌没有影响但却能显著影响产物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参数,溶剂热方式可以改变产物的精细结构。本文对产物形成机理进行了推测,认为在勃姆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非勃姆石物种扮演着模板的作用,是产物最终形貌形成和精细结构可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3.
测定了光诱导SRN1反应生成的N-(α-萘基)咔唑和N-(β-萘基)。光化学反应产物用硅胶板展开,外标法定量,测定波长288nm斑点的线性范围0~2μg,回收率100.5%,相对标准偏差4.8%,N-(α-萘基)咔唑含量<1%,N-(β-萘基)咔唑含量2.26%。  相似文献   
64.
报道了以Waters BondapakTM,ODS—C18为色谱柱,甲醇:四氢呋喃:水(72:6:22,V/V为 流动相,在UV254nm为测定波长的条件下,利用外标法定量,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定光诱导反应粗产物中N-(α-萘基)咔唑和N-(β-萘基)咔唑的方法。为光诱导自由基链式亲 核取代反应(SRN1)反应机理的探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铝基阳极氧化铝模板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NH4)2TiF6的水溶液中,以铝基阳极氧化铝为模板,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O2纳米管阵列. 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水热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水热处理所得TiO2纳米管阵列具有特殊的形貌,其表面为连续的多孔状,断面为不连续、相互分离的管状;管口和管壁分别由平均粒度约45和25 nm的微细TiO2颗粒紧密堆积而成. 采用本方法制备的TiO2纳米管阵列无需热处理便已具有明显的锐钛矿型晶相特征.  相似文献   
66.
搅拌摩擦焊接残余应力及残余变形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搅拌摩擦焊接顺序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用移动热源模拟搅拌头的作用,对搅拌摩擦焊接进行数值模拟.瞬态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本文研究了焊接过程中应力变化过程,指出应力场的不均匀分布引起板的弯曲变形.建立了不同尺寸有限元模型,研究板的尺寸对残余变形的影响.板的宽度对纵向残余变形曲率影响较大,长度对变形曲率影响较小.当焊接长度足够长,模型宽度相同时,不同模型远离端部区域纵向弯曲曲率相同.板的横向残余变形主要由焊缝区域变形引起,远离焊缝区域几乎没有弯曲变形发生,且板的尺寸对变形曲率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7.
许振  陈宇  张昭  张鉴清 《物理化学学报》2015,31(7):1219-1230
欠电位沉积(upd)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一直是电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upd 过程理论研究的实质主要为围绕沉积基体、沉积物种和阴离子(或其他有机添加剂)三者在upd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的研究. 本文从upd 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出发, 系统地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upd 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在upd过程热力学方面, 从欠电位位移(ΔEupd)、upd电吸附价(γ)、温度对upd的影响和电化学吸附等温线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概括和分析了upd 过程热力学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 在其动力学方面, 主要概述了upd成核和生长过程动力学, 总结介绍了借助相关数学模型在分析upd过程动力学特征方面的研究. 此外, 简单介绍了计算化学在upd 研究中的应用成果; 最后, 总结了upd 的理论研究现状并展望了upd 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8.
孙学毅  张晓峰  苏瑞飞  张伟  邓夏荷  张昭 《合成化学》2015,23(11):1033-1035
以吲哚为原料,经Vilsmeier-Haack, Ullmannhe和Witting-Hornor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型的含吲哚环共轭化合物--1,4-二(3-苯乙烯基吲哚基)苯(4a)和1,4-二(3-萘乙烯基吲哚基)苯(4b),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ESI-MS表征。光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4a和4b的λmax分别位于330 nm和348 nm;在330 nm波长激发下,λem分别位于410 nm和425 nm。  相似文献   
69.
圆管型局域共振声子晶体三维构型振动带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多重多级子结构方法计算具有一定刚度的圆管型局域共振声子晶体三维构型振动带隙特性。考察包裹方向对带隙特性的影响,并对第一带隙上下边界点的单胞振动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包裹形式都可以得到较低较宽的第一带隙,并且带隙特性相似,因而其周期结构都可以大幅减弱带隙范围内弹性波的传播。但两种构型带隙上下边界点对应振动形式不同,此外带隙特性还受单胞尺寸的影响。通过给定评价指标得到相关材料参数与带隙特性关系的相图,由此分析包裹层材料属性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含有亚胺基芴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光物理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7-二溴芴酮与相应的苯胺衍生物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含有亚胺基的芴类衍生物:2,7-二溴-9-亚苯胺基芴(NBFA),2,7-二溴-9-亚(4-氯-苯胺)基芴(CNBFA),2,7-二溴-9-亚(4-甲基-苯胺)基芴(MN-BFA),其结构经氢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质谱表征,并且采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光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