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化学   228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65篇
物理学   2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曹洪  黄勇  陈素芬  张占文  韦建军 《物理学报》2013,62(19):196801-196801
作为点火靶重要候选靶丸之一, 聚酰亚胺 (PI) 空心微球采用降解芯轴技术结合双单体气相沉积聚合法 (VDP) 制备. 在PI涂层过程中微球碰撞对表面质量影响较大, 为了减小碰撞提高表面质量, 选用筛网盘做样品盘, 激励方式由压电振动模式改为脉冲敲击模式进行对比. 实验数据表明微球运动过程中碰撞是引起表面质量变差的原因, 通过理论分析确认了筛网盘通过减少接触点可以减少微球与微球间、微球与样品盘间的碰撞, 并且将压电振动改为脉冲敲击模式可以减小微球碰撞次数. 脉冲敲击模式与压电振动模式相比, 其可控性、微球弹跳幅度、消除静电等方面均优于压电振动. 对于微球壁厚均匀性而言, 压电振动略好于脉冲敲击, 但相差较小. 单个微球的壁厚最大偏差前者为0.68 μm, 优于后者的0.73 μm; 单个微球壁厚平均值在同一批次内的最大起伏, 前者为0.26 μm, 优于后者0.57 μm. 白光干涉仪数据显示脉冲敲击起到了提高微球表面质量的作用, 其表面粗糙度Rq值由52–93 nm 减小到28–44 nm. 关键词: 脉冲敲击技术 聚酰亚胺靶丸 表面粗糙度 壁厚均匀性  相似文献   
82.
溶胶-凝胶SiO2薄膜氨热两步后处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氨水作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提拉镀制SiO2双面膜,对薄膜进行氨处理和热处理。采用椭偏仪、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扫描探针显微镜、静滴接触角测量仪表征薄膜的特性。研究表明:经氨热两步后处理,膜厚持续减小,折射率经氨处理先增大了0.236,再经热处理又减小了0.202,膜层透光性变好,透过率峰值持续向短波方向移动;经两步后处理的膜面平整度明显变好,与水的接触角先增大到58.92°后减小到38.07°。  相似文献   
83.
首次发现脯氨酸和草酸形成的低共熔溶剂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制备4,7-二氢-1H-吡唑并[3,4-b]吡啶-5-甲腈衍生物的催化剂,该方法用醛、3-氧代丙腈和1H-吡唑-5-胺为原料,一锅法高效地合成该类化合物.方法具有底物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催化剂可回收利用及达到克级规模的合成等优点.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用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的百菌清。通过实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剂为甲苯,萃取剂用量3μL,水样体积10mL,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15 min,搅拌速率为500 r/min,萃取后取1μL有机溶剂直接进样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离检测。在此条件下,百菌清的富集倍数为450倍,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600μg/L,检出限为0.5μg/L。测定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92.3%~96.0%之间。该方法可以用于水中百菌清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5.
Absorption enhancement induced by a pump beam of 532 nm in C60 toluene solution has been observed and studied from 560nm to 63Onm, and the absorption cross section of its lowest triplet state has been determined in this wavelength range according to our theoretical model.  相似文献   
86.
利用有限域上非零向量的道路图结构与内积构作结合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基洙  游宏 《应用数学》1999,12(2):121-128
Um(n,R)表示域F上n元非零向量之集.本文先确定了有限域上n≥5维非零向量的道路图结构,然后利用有限域Fq上Um(n,R)/EnR中具有相同范数的向量的道路图结构与内积构作了具有多个结合的结合方案,并计算出相应的参数.  相似文献   
87.
解数学题是每个中学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无论是课堂上的例题、练习题、习题、还是课外作业题、测验题、考试题、竞赛题的选取和解答,均占用了教师大量时间.如何使教师从中解放出来?学会用数学软件来解数学题,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以后的续篇将分专题加以阐述,本文的主题是用数学软件解有关因式分解的数学问题.下面用例子说明用数学软件(Mathcad7.0)解有关因式分解的数学问题的两个基本方法.例1 分解因式 (a+b-2ab)(a+b-2)+(1-ab)2factor→(a-1)2(b-1)2.上面的结果可…  相似文献   
88.
一种有限元模型动力缩聚移频迭代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广义逆的有限元模型动力缩聚移频迭代方法,该方法首先直接从原系统特征方程出发,导出反映系统主,副自由度之间位移关系的动力缩聚矩阵的控制方程,然后给出了相应的迭代求解方法和收敛准则。为了减少求矩阵广义逆的计算工作量,本文给出了一种替代方法,把对一个高阶满阵求逆转化为对一个同阶高度稀疏矩阵求逆。与已有的动力缩聚迭代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两个显著的优点:其一是迭代收敛速度高,其二是通  相似文献   
89.
基于逆迭代法的结构动力缩聚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限元模型的动力缩聚法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大阶系统的特征分析、试验-分析模型的相关分析等领域中。本文从逆迭代法出发,导出了一种有限元模型动力缩聚迭代方法。该方法具有三个显著的优点:其一是收敛速度远远超过现有的动力缩聚迭代法;若干是该迭代法收敛的可以从理论上得到保证,其三是由于没有必要的在每次迭代中都去计算降阶系数的刚度矩阵、质量矩阵和特征问题,因而可减少计算工作量,尤其在主自由度数较大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0.
李苏辉  张韫宏 《化学通报》2004,67(7):511-516
利用电动态平衡技术,将单个带电煤颗粒悬浮在样品池中,可以实现煤颗粒燃烧过程的原位微观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动态平衡技术的原理和相关的操作方法,总结了该技术应用于煤燃烧研究的进展,进一步探讨了结合时间分辨光谱技术研究煤燃烧物理化学过程细节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目的在于向国内研究者介绍这一新技术并激发更多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