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267篇
化学   424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167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128篇
物理学   64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岱衢族大黄鱼不同组织的同工酶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6年11月,在象山港采集30尾网养岱衢族大黄鱼,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方法,研究分析了岱衢族大黄鱼眼睛、肌肉、肝脏、肾脏、脾脏、心脏、胸鳍、鳃和脑9种组织中16种同工酶(LDH、ADH、MDH、ME、SOD、POD、EST、GAD、ALP、ATP、FDH、SCD、IDH、GDH、ACP、GcDH)的表达情况,发现除IDH、GDH、ACP、GcDH 4种酶只显示微弱且不稳定的区带外,其他酶类在各组织中都显示出清晰稳定的酶谱,且这些酶在表型、分布和活性上均表现出高度的组织特异性,与各组织的生理功能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2.
汽车太阳膜的色度与光谱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带计算机控制的WGS-9型色度测量系统、UV-Vis 8500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WGD-4A型光栅光谱仪定量测量和分析了某品牌汽车太阳膜的色度和光谱特性。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低红外透过率和紫外透过率与高可见光透过率是一对矛盾体,在选择太阳膜时只能有所侧重。如要求较高可见光透过的同时要避免过多紫外线照射,那应选择主波长为587.3 nm(浅蓝)或522.1 nm(钻石绿)的太阳膜。如要求较高可见光透过同时要兼顾隔热节能的功能,那么应选用色度主波长为497.3 nm(宝石蓝)或507 nm(翡翠绿)的太阳膜。  相似文献   
113.
建立了高碘酸氧化法快速测定进口粗甘油中甘油含量的分析方法。对高碘酸钠加入量、溶液pH值和放置时间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经试验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质量浓度为60 g/L的高碘酸钠溶液加入量35mL,pH值在0.4~1.6之间,放置时间40 min。在选定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6%(n=7),加标回收率为97.2%~104.1%。  相似文献   
114.
直拉硅单晶的生长过程涉及多场多相耦合与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其中工艺参数的波动是导致晶体直径不均匀的重要原因,如何实现工艺参数的控制以获得理想的、均匀的晶体直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分析现有控制方法存在不稳定以及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后,提出基于贝叶斯参数优化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模型来控制硅单晶生长过程中的晶体直径。首先以坩埚上升速度与加热器的功率作为控制输入参数,晶体直径作为输出,搭建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模型,并分析算法的稳定性。其次将控制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发现硅单晶直径控制模型中不同的超参数设定会影响控制过程的迭代次数以及控制效果。最后,利用贝叶斯优化超参数的取值范围,并进行最终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经贝叶斯参数优化后的控制模型计算快、迭代次数少,输出的晶体直径稳定,同时将生长工艺参数控制在实际生产要求范围内。因此,基于贝叶斯参数优化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实现了硅单晶直径均匀稳定的有效控制,具有结合工程背景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5.
设图1是坑的断面与俯视图,坑面最长的距离用AB表示,将AB分成n等份,每份长記为a,过各个分点作AB的垂直平面(A点或B点除外),并把各垂直平面在坑面与坑底间的部分之面积分別記为S_1,S_2,S_3,…,S_n,則坑的容积V的近似值可表示为: a(S_1 S_2 S_3 … S_n),当将垂直平面与坑面交成的各个线段分成长为b的若干等分时,則有  相似文献   
116.
在做合成氨的实驗時,参考了化学通報1954年10月号482頁与1955年7月号440頁的有關文章,現在提出我們的作法。一.氲氮混合气体的製备:氫氮混合气体的制备裝置如圖1。首先利用空气中的氮來制备氮,使黄磷在放有適量水的貯气瓶中燃燒,生成的P_2O_5溶於水中,除去了空气中的氧。然後,由分液漏斗把水注入,以注水排气的方法驅逐多餘的氮,留下一定体積,後由啟普發  相似文献   
117.
由五甲基单茂钛化合物Cp TiL3 和甲基铝氧烷 (MAO)组成的催化体系进行丁二烯聚合 .考察具有不同辅助配体L的主催化剂Cp TiL3 及外加三异丁基铝 (TIBA)对聚合的选择性 ;讨论了聚合温度、AlMAO Ti摩尔比和催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发现外加适量TIBA有助于提高催化活性 ,而且随着TIBA用量的增加聚丁二烯分子量增加 .结合钛氧化态分析 ,说明催化体系中Ti(Ⅲ )活性中心更有利于丁二烯聚合  相似文献   
118.
采用简单高温煅烧法成功制备了磁性钴镍基氮掺杂三维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复合材料(CoNi@NGC),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水体中6种双酚类化合物(BPs)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研究。将CoNi@NGC复合纳米材料用作萃取介质,运用酸碱泡腾片的CO2强力分散作用,开发了泡腾反应强化的分散固相微萃取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快速定量饮料中痕量BPs。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氮气吸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磁滞回线等技术手段对材料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该吸附剂成功实现氮元素的掺杂,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09.42 m2/g)、丰富的孔径及较强的磁性(17.98 emu/g)。吸附剂投加量、pH、温度、时间等因子优化试验表明:当pH=7,在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的BPs混合溶液中投加5 mg CoNi@NGC, 298 K反应5 min,对双酚M(BPM)、双酚A(BPA)的吸附率分别高达99.01%和98.21%。作用90 min时对双酚Z(BPZ)、BPA、BPM的吸附率近100%。在吸附过程中,BPs与CoNi@NGC之间的整个吸附过程主要受氢键、静电作用和π-π共轭作用共同控制。整个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自发进行。进一步将CoNi@NGC作为萃取介质制备成磁性泡腾片,利用泡腾分散微萃取技术高效富集和提取6种盒装饮料中的BPs,优化了影响富集效果的泡腾片的存在与否、洗脱剂种类、洗脱时间、洗脱体积等关键因子,在最佳萃取条件下(pH=7,投加5 mg CoNi@NGC, 2 mL丙酮洗脱6 min),结合HPLC-FLD,新开发的泡腾分散微萃取方法提供的检出限为0.06~0.20 μg/L,定量限为0.20~0.66 μg/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44%~4.76%和1.69%~5.36%,在实际样品中不同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2.4%~103.7%,在桃汁中检测到BPA和双酚B(BPB)分别为2.09 μg/L和1.37 μg/L。再生试验表明该吸附材料至少可以重复使用5次以上,显著降低了分析的试验成本。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萃取速度快、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常规食品污染监测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9.
离子色谱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最初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阴阳离子含量,如今发展为应用于有机酸、生物胺、糖类等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测定.离子色谱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以及选择性好等优点,因此,目前离子色谱法已在能源、环境、地质、食品、药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总结了近年来离子色谱在中药金属离子、无机阴离子、有机酸、糖类成分的研究进展,为离子色谱法分析中药化学成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0.
魏学东  刘楠  乔双燕 《无机化学学报》2022,38(11):2308-2320
采用液相合成法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ZnCo金属有机骨架(MOF)纳米晶原位生长于NiMoO4纳米线(NWs)表面的复合材料NiMoO4 NWs@ZnCo MOF。经350 ℃低温热处理(所得产物命名为NiMoO4 NWs@ZnCo MOF(350))后,仍旧较好地保持了前驱体的结构和形貌,但在ZnCo MOF内部出现了极少量的Co3O4相,证明发生了轻微热解。化学键C—O—Mo和相异质界面处产生的大量氧空位可以成为活性位点的来源。新的Co3O4相的形成也导致异相界面的进一步增加。此外,少量的热解使核壳结构表面更加粗糙、疏松和多孔,产生更高的比表面积、更快的离子扩散路径和更好的导电性。因此经惰性玻碳电极测试,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电催化剂表现出360 mV的低过电位,并保持了30 000 s的长期催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