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88篇
化学   176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27篇
物理学   2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381.
本文考察了自由基引发剂对胜利油田单56区块稠油样品催化水热裂解反应过程的协同强化作用.在反应温度为220℃,添加0.2 wt%的引发剂——过氧化二叔丁基,使水热裂解后的降黏率由不加引发剂时的61.4%升高到72.7%.此外,在引发剂存在、150℃条件下,降黏率可达到69.0%,表明引发剂的加入可显著提高较低反应温度下的水热裂解效果.对反应前后油样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样品中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平均分子量均下降;饱和分、芳香分含量增加,而胶质、沥青质含量下降;胶质、沥青质中氢碳原子比增加,含硫量减少,含氮量变化不大;表明重质组分在水热裂解过程中发生了裂解反应、尤其是含硫官能团在水热裂解中发生了反应;反应样品沥青质及胶质芳香环系的缩合程度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稠油重质组分发生了裂解,而且胶质的裂解程度更大,轻质组分含量增加,导致稠油黏度降低、流动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稠油的品质;引发剂可以在较低温度下产生自由基,从而使水热裂解反应在较低反应温度下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382.
建立了食用菌中多菌灵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采用乙腈提取样品,提取液经十八烷基硅烷(ODS)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吸附净化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检测器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 C18柱(4.6 mm×150 mm,5 μm,i.d.),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4)(体积比25 ∶ 75),流速1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82 nm.结果表明,多菌灵在0.05 ~1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3.4%,添加回收率为81% ~98%;多菌灵在食用菌中的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03、0.10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高,能够满足多菌灵残留限量标准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383.
The color reaction of amoxicillin with victoria blue B was studied.A novel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moxicillin has been established.Under pH 8.50~10.5 condition,victoria blue B reacteds with amoxicillin to form red ion association complex.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was at 630nm and the apparent molar absorptivity(ε) was 2.67×10~4 L·mol~(-1)·cm~(-1) and the linear ranges was 0~5.5 mg·L~(-1).Amoxicillin obey Beer's law in definite concentration range.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the methodological precision were studied simultaneity.The method was simple and rapid and sensitiv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moxicillin.This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amoxicillin is in the city sell amoxicillin medicament is in point and average recovery at 98.2%~101.0%.  相似文献   
384.
饲料中角黄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ZORBAX Eclipse DB-C18为分析柱,乙腈-甲醇(体积比95 ∶ 5)作流动相,建立了饲料中角黄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饲料样品进行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实验分析,回收率为96% ~112%,精密度(RSD)为1.90% ~3.53%,线性范围为1.0 ~20.0 mg/L,检出限为0.28 mg/kg.  相似文献   
385.
以氢化锂极性双原子分子为例,运用含时量子波包法数值求解两态模型,从理论方面研究了基电子态X1Σ+通过跃迁偶极矩到激发电子态A1Σ+,两态模型中的振动态布居转移过程.基电子态上以及激发电子态上各自的振动态通过激光脉冲与永久偶极矩作用完成布居转移过程也考虑在内.在紫外光和红外光区域内,使用短的线性偏振激光脉冲实现了高效的布居转移.经过选择激光脉冲的峰值强度、中心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等参数,在激光脉冲关闭后,最终的布居转移几率都超过了90%.  相似文献   
386.
用带有反应溅射装置的走带系统在立方织构的Ni-5% W衬底上连续制备了长10 cm的CeO2隔离层.为避免金属衬底氧化,以H2O作为反应气体.论文主要研究了衬底温度、走带速率对CeO2隔离层外延生长的影响.用X射线θ~2θ扫描,ψ扫描对薄膜的取向和织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温度650 ℃,走带速度2.5 mm/s的条件下,连续制备的CeO2隔离层有效地继承并改善了基底的织构,平均平面内ψ扫描半高宽为6.18°,扫描电镜(SEM)观察表明薄膜表面致密,且无裂纹生成.  相似文献   
387.
为探索五节芒纤维在油水分离领域的应用,实现农业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测试了五节芒纤维蜡质含量和比重,观察了纤维形态结构,测量了水及不同油剂在纤维表面的静态接触角,分析了纤维对不同油剂的静态吸油、保油、重复吸油性能,以及油水体系pH值、温度对植物油吸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纤维油水分离性能.结果表明:五节芒纤维,蜡质含量4.38...  相似文献   
388.
提出了一种低频热驱动气–液耦合热声制冷系统,通过数值模拟优化了该系统的结构参数并对其热力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首先,分别对系统关键参数的沿程分布和各部件的?损失进行了分析;然后,探究了不同压力下液体质量对系统热力学参数的影响;最后,与传统热声制冷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气液耦合热声制冷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升系统的压比、制冷量、COP和相对卡诺效率,降低系统的起振温度和频率。在加热温度300℃,制冷温度15℃,环境温度50℃,平均压力10 MPa时,气液耦合热声制冷系统制冷量为31.12 k W,是传统热声系统理论值的4倍,COP和相对卡诺效率相对于传统热声制冷系统的理论值分别提升了13%和25.9%。  相似文献   
389.
可计算厚度方向应力的壳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板料成形数值模拟中通常使用壳单元,然而,传统的壳单元在计算“回弹”(弹性恢复)变形时精度很差,其原因之一是由于这些壳单元忽略了厚度方向的应力而代之为平面应力条件。为了改善这个缺陷,本文提出的壳单元,通过构造厚度方向的二次形函数引入厚度方向的变形,使得三维本构关系可以不经任何改变被直接使用,并且壳上、下表面的载荷对厚度方向应力的影响也能较好地表现出来。通过几个数值算例证明该壳单元对弹塑性大变形问题分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90.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He在微通道脉管内的非线性交变振荡的热力学响应进行仿真,研究气体振荡诱导管内轴向压力梯度、温度场的形成,并阐述微通道长径比对温差与相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通道内伴随压差驱动力在管内形成类似正弦函数压力波、速度波、质量流量波与半正弦的温度波.振荡周期随脉管管径的增大而缩短,随脉管长度的增加而增长,受直径影响很小;微通道两端的时均温差随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受直径的影响很小.预测针对不同的脉管直径存在一个最佳长径比与振荡周期,其数值随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为优化脉冲管的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