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9篇
化学   6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7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报道30MeV/u40Ar+159Tb反应中碎片-碎片关联函数的实验结果.利用三体弹道模型从关联函数提取了中等质量碎片发射时间.中等质量碎片的平均发射时间随碎片能量而变化,从低能时的约500fm/c下降至高能时的约100fm/c.中等质量碎片发射时间随束流能量的升高而下降,表明随着束流能量的升高中等质量碎片发射机制逐渐从相继两体衰变向多重碎裂发射过渡.对于40Ar+159Tb反应,此过渡能区在35—45MeV/u之间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2.
描述了为在放射性束流线上开展核反应研究而研制的灵敏面积为50mm×50mm的双维位置灵敏的低气压多丝正比室,研制的低气压多丝正比室为穿透式,在真空中使用,工作气压为8mb,透射性好,不干扰束流,放射源测试结果表明,它的x,y方向的位置双径迹分辨为1mm,用放射性束流在束测试结果表明,对30—40MeV的低Z放射性束的探测效率大于80%,适用于中能次级束实验中入射束的定位和反应中产生的带电粒子出射角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53.
30MeV/u 40Ar+159Tb反应中中等质量碎片发射的时空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30MeV/u 40Ar+159Tb反应中中等质量碎片发射时间随空间大小的演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发射空间大小对IMF关联函数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发射源的核物质密度,而几乎不依赖于源的质量数,对于发射时间较短(≤100fm/c)的高能碎片,较小的核物质密度导致提取的发射时间变小.在正常核物质密度参数下提取的发射时间可作为其上限值,对于发射时间较长的中低能碎片,发射时间不随空间大小变化,提取的发射时间值即为其实际值.  相似文献   
54.
测量了25MeV/u40Ar+197Au反应中两裂片符合下的小角α-α关联.由α-α关联函数提取了8Be核的相对态布居和热核的核温度.实验测得发射温度随碰撞参数而稍有变化,从中心碰撞的4MeV变化至周边碰撞的3.8MeV.在周边碰撞中,观察到发射温度随着粒子能量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55.
本文报道了25MeV/u 40Ar+197Au反应中粒子-粒子关联函数的实验结果.利用三体弹道模型从关联函数提取了轻粒子发射时间.轻粒子的平均发射时间随粒子能量而变化,从低能时的约300fm/c下降至高能时的约100fm/c.  相似文献   
56.
30MeV/u 40 Ar+112,124Sn反应后角能谱温度的同位旋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30MeV/u^40Ar 112,124Sn反应中用平行板雪崩计数器实现了前冲余核的测量,在不同的线性动量转移下用运动源模型拟合了后角的3He,α和^6He能谱,发现^3He的能谱斜率温度在^124Sn系统中高于^112Sn系数,而^6He的温度在^112Sn系统中更高,a粒子在两个系统中没有明显差别,用热核粒子蒸发过程衰变道的选择对这种同位旋相关性进行了解释,GEMINI的计算不能重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7.
通过测量两裂片符合下两关联粒子的速度差分布 ,研究了 2 5MeV/u40 Ar +197Au反应中高激发核出射轻粒子和Li碎片的发射次序 .通过比较实验结果和三体弹道计算结果 ,观察到高速轻粒子 (氚和氦粒子 )优先于高速Li碎片发射 ,但低速轻粒子却在低速Li碎片之后发射 .此外 ,观测到轻粒子之间 (如氘和氚 )无优先发射  相似文献   
58.
25MeV/u~(40)Ar ~(93)Nb反应中热核的激发能和核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半导体望远镜探测器和PPAC对25MeV/u40Ar+93Nb反应中的带电粒子和余核进行了关联测量,对所得α粒子能谱用三源模型进行了拟合,并由余核飞行时间和粒子多重性得到热核激发能.通过对温度的修正,发现在本实验中有激发能E*/A为4.3MeV,温度Tinit为6.9MeV的热核形成。通过与其它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核物质在轻系统和重系统中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59.
36Ar+112,124Sn反应中小角关联出射的中等质量碎片(IMF)约化速度关联函数. 结果表明36Ar+124Sn反应系统中的约化速度关联函数在小约化速度处的反关联程度比36Ar+112Sn反应系统中的强, 表现出明显的入射道依赖性. 考察出射粒子对的单核子总动量时, 发现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高动量粒子对的贡献. 用三体弹道理论模型MENEKA分别计算了两个系统的IMF发射时标, 在36Ar+112Sn反应系统中约为150fm/c, 而在36Ar+124Sn反应系统中, 约为120fm/c. 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计算表明, 36Ar+124Sn系统中IMF的发射时间谱比36Ar+112Sn系统略有前移, 相应地, 其中心密度从最高点随时间的下降亦比36Ar+112Sn系统略快.  相似文献   
60.
报道了入射能量为69和56MeV时对P、D、T、~3He和α五种轻粒子产物所测得的角分布、E_(c·m)-θ_(c·m)平面双微分截面等高图及在速度表象中的洛仑兹不变截面等高图。用有两个粒子发射源的运动源模型计算可较成功地拟合质子能谱,所提取的快速源的速度和温度与已发现的系统化规律值相符。将α、~3He和D等组合粒子的测量能谱与结合模型(Coalescence model)的计算进行了比较,这些产物的非平衡组分可满意地被结合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