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79篇
化学   125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24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86篇
物理学   1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经由溶剂热反应、光辅助还原过程制备Bi/Bi VO_4Bi_4V_2O_(11)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N_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光致发光(PL)等手段对该复合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金属Bi与BiVO_4Bi_4V_2O_(11)的质量比值为0.8,可见光照射30 min时,Bi/BiVO_4Bi_4V_2O_(11)复合催化剂对罗丹明B(RhB)的降解率可达95.6%。此外,Bi/BiVO_4Bi_4V_2O_(11)对四环素(TC)的降解也表现出增强的光催化性能。Bi/BiVO_4Bi_4V_2O_(11)复合材料提升的光催化性能可能归因于金属Bi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拓宽的可见光吸收范围和增大的比表面积。此外,提出了复合光催化剂可能的光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42.
根据相空间函数的累积量理论,提出了玻色量子态非高斯性的量化工具.利用该量具研究了四个压缩贝尔纠缠态的非高斯特性.结果表明:高斯操作能显著的改变这些态的非高斯特性.此外,也研究了这些量子态二阶关联函数的四阶累积量.  相似文献   
143.
在LRC串并联谐振电路中,回路的谐振特性通常由回路中的品质因数决定,而回路中的品质因数又与回路中的电容、电感、电阻有关。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对回路的品质因数与电容和电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在串并联谐振电路中电容和电感的合理取值范围。所得结论将为今后LRC谐振回路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4.
We provide a measure to characterize the non-Gaussianity of phase-space function of bosonic quantum states based on the cumulant theory. We study the non-Gaussianity dynamics of two-mode squeezed number states by analyzing the phase-averaged kurtosis for two different models of decoherence: amplitude damping model and phase damping model.For the amplitude damping model, the non-Gaussianity is very fragile and completely vanishes at a finite time. For the phase damping model, such states exhibit rich non-Gaussian characters. In particular, we obtain a transition time that such states can transform from sub-Gaussianity into super-Gaussianity during the evolution. Finally, we compare our measure with the existing measures of non-Gaussianity under the independent dephas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45.
稀土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及其对硬脂肪酸酯化反应的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经水解缩聚再缩聚,并用浸渍法添加稀土Ce和La,一定温度焙烧后制得稀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 红外光谱表明,该固体超强酸中SO2-4以桥式双配位与金属氧化物结合,XRD证明固体超强酸为锐钛矿型,SEM图像证明超强酸颗粒为球形。 将该超强酸用于硬脂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显示出很高的催化活性。 经0.12 mol/L Ce4+的硫酸(1.0 mol/L)溶液、0.07 mol/L La3+的硫酸(1.25 mol/L)溶液浸渍10~14 h后,500~550 ℃温度下焙烧3 h的超强酸,催化硬脂肪酸正丁酯反应的酯化率分别达到97.8%和96.7%。  相似文献   
146.
井眼轨迹控制工具主轴载荷与造斜能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眼轨迹控制工具是随钻实时完成导向功能的一种导向式钻井工具.在复杂工况下,主轴承受钻压、扭矩和偏置机构作用力等,十分复杂.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样机主轴的力学行为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在建立主轴静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工具外壳刚度、偏置机构安装位置等因素对主轴力学行为与造斜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主轴下端偏转角、偏心机构作用力和最大截面弯矩会随着偏心位移增加呈线性增加;随着外壳刚度的增加和偏置机构安装的位置与上支撑轴承之间距离的增加,工具造斜能力也会增强;通过分析偏置机构安装位置和外壳刚度对主轴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着外壳刚度的增大和偏置机构安装位置与上支撑轴承之间距离的增大,主轴最大截面弯矩也会增大.最后,给出了最佳的外壳刚度与偏置机构安装位置建议.  相似文献   
147.
曾国平  向东山  李丽  何治柯 《化学学报》2011,69(23):2859-2864
在PBS缓冲体系中, 金纳米粒子与三聚氰胺形成粒径较大的聚集体, 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强度显著增强, 在一定条件下, 散射强度(ΔIRRS)与三聚氰胺浓度成正比, 由此建立了以金纳米粒子作光谱探针检测鲜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新方法.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当三聚氰胺的浓度为3.3×10-8~4.7×10-7 mol/L时, 其线性关系为: ΔI RRS=106.98C-28.279, R2=0.9971, 检出限为2.7×10-8 mol/L. 本方法金纳米粒子无需修饰, 在体系中仅加入一定量的单链寡聚核苷酸(T10), 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及选择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8.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三聚氰胺的方法. 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三聚氰胺与巴比妥酸衍生物(DBA)形成稳定的氢键, 使三聚氰胺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 由此建立了巴比妥酸衍生物荧光增强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新方法. 在优化的条件下,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2.5~1250 μg/L, 检出限为7.5 μg/L, 相对标准偏差为2.06%, 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62%.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可用于大量牛奶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9.
荧光探针Ru(phen)2(dppx)2+测定H1N1禽流感病毒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荧光探针Ru(phen)2dppx2+与ssDNA作用时不产生荧光或荧光很弱,而与dsDNA作用时荧光增强的机理,将H1N1禽流感病毒ssDNA与其完全互补ssDNA杂交形成dsDNA实现Ru(phen)2dppx2+对H1N1禽流感病毒DNA特定序列(5’-CTA CCA TGC GAA CAA TTC AAC CGA CAC TGT T-3’)的定量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H1N1禽流感病毒 DNA的线性范围为9.3×10-10~7.4×10-8 mol/L,线性关系:y = 3.3829x + 8.3948,R2 =0.9982,检出限为5.3×10-10 mol/L。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灵敏度高和选择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0.
盛振  黄琦  康宏  刘琦  曹志伟  朱瑞新 《化学学报》2011,69(16):1845-1850
相似性搜索技术在大规模药物筛选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作为其构成要素之一的化合物描述符, 则在相似性搜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迄今为止, 尚未发现一种描述符能够全面的描述化合物. 近来, 融合不同结构描述符用于相似性搜索的研究屡见报道, 不过由于这些描述符都源自化合物的结构, 融合以后不仅不能保证对化合物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还带来严重的冗余现象. 为此, 根据哲学中对于一个事物的描述需要同时从本质与外延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这一基本原理, 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化合物活性描述符: 基因功能模块指纹(GO指纹), 综合运用结构指纹(本质)和GO指纹(外延)来描述化合物. 与将化合物基因表达直接构建的活性指纹不同, GO指纹不仅(1)降低了芯片数据的维度, 避免了其维度高、相关性强、噪声大的问题; 同时(2)拉近了描述符和化合物活性之间的距离. 通过将GO指纹和结构指纹融合后用于化合物相似性搜索, 结果表明新的描述符(1)使得结构和功能都相似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似性更高; (2)而使得仅在单方面相似性较高的化合物得到有效排除. 本研究为进行快速、高效、大规模的药物筛选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势必将提高药物筛选的结果, 进一步加快新药研发和旧药新用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