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7篇 |
免费 | 198篇 |
国内免费 | 27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38篇 |
晶体学 | 30篇 |
力学 | 54篇 |
综合类 | 34篇 |
数学 | 93篇 |
物理学 | 4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57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Ln(Ln=Y/Gd)VO4:Er3+/Nd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n(Ln=Y/Gd)VO4掺Er^3+或Nd^3+的近红外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光致发光(PL)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品结晶良好,属于四方晶系,锆石结构。研究了Er^3+,Nd^3+的含量、煅烧时间、煅烧温度等对材料近红外发光性质的影响。在Ln(Ln=Y/Gd)VO4:Er^3+/Nd^3+中,存在明显的从VO4^3-向Er^3+/Nd^3+的能量传递。两种不同的LnVO4(Ln=Y/Gd)基质对发光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小浓度Bi^3+的掺人可以明显提高YVO4:Er^3+/Nd^3+的近红外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62.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63.
64.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65.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66.
超细Sr2CeO4 粉体微乳液-高温法制备条件的正交试验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微乳液-高温法合成蓝色发光Sr2CeO4超细粉体的最佳制备条件。接着研究了最佳条件下制备的Sr2CeO4超细粉体的性能。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显示,在850 ℃、900 ℃、1 000 ℃或者更高温度下退火4 h制备的粉体的形状分别呈球状、梭状和球状,平均粒径分别在100 nm左右和1 μm以内。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分析表明,该超细粉体属于正交晶系。室温下的光致发光光谱显示,该粉体的激发光谱有3个激发峰,主峰分别位于262 nm、281 nm和341 nm,而其发射光谱只呈现出1个发射峰,主峰位于约470 nm。与高温固相制备方法相比,微乳液-高温法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出超细的粉体,而且它不但在262 nm处出现了一个新的激发峰,主激发峰和发射峰的位置也分别蓝移了大约30 nm和12 nm。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含硫酰腙试剂1,5-二(2-羟基苯亚甲基)-二氨基硫脲与锌荧光反应的特性及最佳反应条件,建立了荧光光度法测量微量锌的新方法。在pH4.70的HOAc-NaOAc溶液中,试剂与Zn2+形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配合物,在最大激发波长eλx=400nm和最大发射波长eλm=464nm处,锌的线性范围为0~780μg.L-1,检出限为12μg.L-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简便快速地用于含锌食盐、人发中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68.
超声条件下, 在乙醇分散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功能化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和四氯合金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柠檬酸钠, 成功地制备了磁性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吸收可见光谱(UV-Vis)、带有电子能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电子能谱(XPS)、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等方法, 对复合粒子的形态、结构、组成以及磁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粒子粒径在30 nm左右, 室温下磁化强度可达63 emu/g. 相似文献
69.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70.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