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8篇
晶体学   15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0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一种新型AgInSbTe相变薄膜。示差扫描量热(DSC)实验测定的结晶峰温度为193.92℃。X射线衍射(XRD)表明未经热处理的沉积态薄膜是非晶态,而经过200℃热处理,X射线衍射图出现衍射峰,薄膜从非晶态转变到晶态。同时,研究了晶态和非晶态相变薄膜的吸收率、透射率和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测定了650nm激光作用下的相变薄膜的记录性能,分析了记录功率、记录脉宽对薄膜反射率衬比度的影响,在同一记录脉宽条件下,记录功率越大,反射率衬比度也越大;在同一记录功率条件下,随记录脉宽的增加,反射率衬比度也增大。结果表明,新型AgInSbTe相变薄膜在激光作用下具有较高的反射率衬比度,可获得良好的记录性能。  相似文献   
132.
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GdFeCo/AlN/TbFeCo静磁耦合多层薄膜.振动样品磁强计和克尔磁滞回线测试装置的测试结果表明:25℃不加外磁场时GdFeCo/AlN/TbFeCo静磁耦合多层薄膜读出层(GdFeCo)的极向克尔角为零,读出层呈平面磁化;125℃不加外场时读出层的克尔角最大(O.54°),读出层的磁化方向为垂直磁化;随着温度增高,读出层由平面磁化转变为垂直磁化,在75℃到125℃温度范围内读出层磁化方向很快从平面磁化转变为垂直磁化.对磁化过程的机理研究表明:饱和磁化强度和有效各向异性常量影响读出层磁化方向的转变过程,但主要受读出层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在较高温度时读出层的磁化强度较小,退磁场能较小,在静磁耦合作用下,使GdFeCo读出层的磁化方向发生转变.制备的GdFeCo/AlN/TbFeCo静磁耦合多层薄膜适合作CAD-MSR记录介质.  相似文献   
133.
研究了两种新型D-π-D结构的芴类衍生物4-{7-[4-(二甲基胺)苯基]-9,9-二(2-乙基己基)-9H-芴-2-}-N,N-二甲基苯胺[缩写为B(DMAP)F]和4-{2-[7-(4-氨基苯乙烯基)-9,9-二(2-乙基己基)-9H-芴-2-]乙烯基}苯胺(缩写为BASF)在四氢呋喃(THF)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线性吸收和单光子荧光行为,用脉冲宽度为38ps,重复频率为10Hz的1064nmNd;YAG脉冲激光研究了两种化合物的三光子吸收性质,结果表明:受溶剂效应的影响,两种化合物在极性较大的四氢呋喃溶剂中的最大线性吸收峰和荧光发射峰都有所红移;在极性较大溶剂中三光子吸收截面的数值较大,最高达到10^ -76cm^6S^2数量级。两种新材料还表现出明显的三光子吸收光限幅效应,当入射光强为8GW/cm^2时,B(DMAP)F和BASF的非线性透过率分别达到35%和39%。  相似文献   
134.
BaF2替代BaO 对钡镓锗酸盐玻璃光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摩尔分数组成x(BaO),r(Ga2O),r(GeO2)为0.20,0.15,0.65的玻璃中,分别以摩尔分数0.05,0.10.0.15和0.20的BaF2替代BaO,研究了氟化物对玻璃折射率和光吸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玻璃中加入氟化物.玻璃折射率和色散降低,玻璃的紫外吸收边向短波侧迁移,而红外吸收边无明显变化。不含氟化物的氧化物玻璃中含有大量的OH基.这些OH基在2.24μm、2.97μm和4.23μm附近引起光吸收.在含氟化物的玻璃中,2.24μm的吸收峰消失,而2.97μm和4.23μm附近的吸收大大减弱。讨论了各OH基吸收峰的起源,利用计算机技术对2.97μm附近的OH基吸收峰进行了高斯峰分离。玻璃在2.24μm的弱吸收可能来自H2O分子的一个伸缩模和两个振动模的结合(p 2ρ).4.23μm吸收带是由与非桥O形成强氢键的OH基(T-OH…O^--T)伸缩振动引起,而中心位于2.7~3.2μm的OH吸收带为受不同程度氢键影响的OH基伸缩振动吸收.这些吸收带叠加导致OH吸收带出现非对称性加宽,吸收中心随玻璃中OH含量不同发生移动。  相似文献   
135.
Using molecular statistics simulations based on the embedded atom method potential, we investig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lateral manipulation of single Pt adatom on Pt(111) surface with a single-atom tip for different tip heights (tip-surface distance) and tip orientations. In the higher tip-height range, tip orientation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anipulation, and there is an optimal manipulation reliability in this range. In the lower tip- height range the reliability is sensitive to the tip orientation, suggesting that we can obtain a better manipulation reliability with a proper tip orientation. These results can also be extended to the lateral manipulation of Pd adatom on P d (111) surface.  相似文献   
136.
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GdFeCo/AlN/TbFeCo静磁耦合多层薄膜。振动样品磁强计和克尔磁滞回线测试装置的测试结果表明 :2 5℃不加外磁场时GdFeCo/AlN/TbFeCo静磁耦合多层薄膜读出层 (GdFeCo)的极向克尔角为零 ,读出层呈平面磁化 ;12 5℃不加外场时读出层的克尔角最大 (0 .5 4°) ,读出层的磁化方向为垂直磁化 ;随着温度增高 ,读出层由平面磁化转变为垂直磁化 ,在 75℃到 12 5℃温度范围内读出层磁化方向很快从平面磁化转变为垂直磁化。对磁化过程的机理研究表明 :饱和磁化强度和有效各向异性常量影响读出层磁化方向的转变过程 ,但主要受读出层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 ;在较高温度时读出层的磁化强度较小 ,退磁场能较小 ,在静磁耦合作用下 ,使GdFeCo读出层的磁化方向发生转变。制备的GdFeCo/AlN/TbFeCo静磁耦合多层薄膜适合作CAD MSR记录介质  相似文献   
137.
用旋涂法制备了一种菁染料-聚合物薄膜,并研究了该染料-聚合物薄膜的光谱性质和光存储性能。该染料薄膜在660~830nm波段有较强的吸收和20%以上的反射率。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获得了58dB的信噪比。信噪比(CNR)、载波信号强度(C)和薄膜反射率变化(ΔR)的对数(lgΔR)成正比  相似文献   
138.
在前文[Ⅰ]的基础上对Mn~(2+)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结合ESR实验结果,分析了Mn~(2+)的配位状况,认为在这三种玻璃中,Mn~(2+)都处于八面体配位中。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符。对以Fe~(3+),Fe~(2+)两种稳定价态存在的铁离子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结合其ESR波谱,认为Fe~(3+)也处于八面体中.  相似文献   
139.
钒酸钇晶体的价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XRD分析,观察到在标准配比的条件下,酸碱度的变化引起粉末样品的X射线谱谱线加宽.用XPS证明钒酸钇晶体颜色加深以及晶体内部存在的包裹体与形成低价钒酸盐有关.通过拟合给出四价钒元素在整个钒元素中所占的比例为9.2;.  相似文献   
140.
In2O3纳米微粒非线性光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Z扫描技术研究了In2O3纳米微粒有机溶胶和水溶胶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发现表面修饰能明显提高In2O3纳米微粒的非线性响应.讨论了表面偶极效应对In2O3纳米微粒非线性的影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