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98篇
化学   263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98篇
物理学   1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聂高琴  常浩 《应用数学》2020,33(2):525-533
本文主要研究Vasicek随机利率模型下保险公司的最优投资与再保险问题.假设保险公司的盈余过程由带漂移的布朗运动来描述,保险公司通过购买比例再保险来转移索赔风险;同时,将财富投资于由一种无风险资产与一种风险资产组成的金融市场,其中,利率期限结构服从Vasicek利率模型,且风险资产价格过程满足Heston随机波动率模型.利用动态规划原理及变量替换的方法,得到了指数效用下最优投资与再保险策略的显示表达式,并给出数值例子分析了主要模型参数对最优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Aiming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gnite, we select Zhaotong lignite as object and adopt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data to construct its molecular structure. Firstly,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including carbon skeleton, valence state and functional group of the sample are obtained by ultimate analysis, 13 C NMR, XPS and Py-GC/M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atio of aromatic carbon and aromatic bridge carbon to surrounding carbon of the sample are 40.32% and 0.14, respec...  相似文献   
7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和大豆苷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配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了心可舒片中的葛根素和大豆苷元,建立了一种心可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乙腈和0.02mol/L磷酸二氢钾,柱温为25℃,流速为0.8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0nm。葛根素和大豆苷元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3%和101.4%:RSD为0.6%和1.9%。  相似文献   
74.
实验基于核酸与聚阳离子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的相互作用导致共振光散射(RLS)增强的现象来测定核酸。考察了pH值、PDDA浓度和离子强度对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建立了用RLS光谱测定微量核酸的新方法。方法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可允许大部分的常见金属离子、核苷酸、氨基酸、糖、蛋白质等干扰物质的存在。同时用于合成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核酸探针、有机小分子探针和金属离子探针等生化探针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76.
在AutoChem II 2920化学吸附仪上,探索以环己烷、苯、甲苯、正庚烷和甲基环戊烷为新有机探针分子表征重整催化剂中Pt的可接近度.通过脉冲实验表明,单铂催化剂在合适条件下可以用环己烷、苯和正庚烷表征出全部金属活性中心;双金属催化剂用苯为探针分子在350℃可以表征全部的金属活性中心,用环己烷作为探针分子在100℃或者正庚烷作为探针分子在170℃可以表征双金属催化剂中的非合金Pt.  相似文献   
77.
建立了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定量检测海参和海胆中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的分析方法。采用Svennerholm法从海胆或海参样品中提取神经节苷脂,经C8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APS-2 NH2柱(150 mm×2.1 mm, 3 μm),以乙腈和50 mmol/L乙酸铵溶液(pH 5.6)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样品中每种成分的定量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该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定量限可低至纳克级。非硫酸酯化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NMG)和硫酸酯化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SMG)在1~40 ng进样量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结果显示所测海参样品中美国红参的NMG含量最高,海胆样品中紫海胆的SMG含量最高;海胆中总的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含量(4.30~6.40 mg/g)明显高于各海参样品(8~131 μg/g)。该方法稳定可靠,适合海胆和海参中微量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8.
现如今各类航空复合材料大量应用在航空飞机制造领域,而不同基体树脂的复合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优势,其物理性能关系到复合材料的设计、使用与检测。为研究不同种类的航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基体树脂在太赫兹频段的光谱特性与介电性能,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TDS)在0.2~1.0 THz频段内研究了3类不同航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基体树脂:环氧树脂3238A/玻璃纤维EW180A,氰酸酯树脂9915/玻璃纤维QW120A,双马来酰亚胺树脂QY8911/玻璃纤维ZW100A的光谱吸收和介电色散特性,计算得到了不同航空复合材料及其基体树脂的折射率n、吸收系数α、介电常数实部ε′和介电常数虚部ε″,并结合改性添加剂进行了基体树脂的对比分析,以及结合增强体玻璃纤维进行了复合材料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Debye模型对树脂体系中偶极子的弛豫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分析。研究表明,对于ε″和α,均以QW120A/9915<ZW100A/QY8911<EW180A/3238A和9915<QY8911<3238A的顺序增大,这是由于在树脂体系中含有的极性官能团和分子越多,偶极子取向极化引起的弛豫运动则会越剧烈,介电耗损就越大;随着交变电场频率的增加,偶极子因弛豫运动落后于电场的变化,需要更多的能量克服材料内粘滞阻力,引起介电耗损增大,导致ε″和α随之增大,并且均未有明显的吸收峰;由于树脂体系中分子链结构和极性基团的含量不同,对于各类复合材料和浇注料,氰酸酯树脂的ε′和n均最小,介电性能最好也最稳定,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环氧树脂介电性能次之,稳定性稍差,顺序为QW120A/9915>ZW100A/QY8911>EW180A/3238A和9915>QY8911>3238A;在聚合物树脂内部,偶极子的极化行为由于弛豫运动而受阻尼影响,滞后于交变电场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取向极化的程度相对减弱,ε′和n呈现反常的色散现象,即ε′和n随频率的增大而降低,而对于复合材料,玻璃纤维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弱化了聚合物树脂中极化行为的影响,均未出现反常色散现象;由于混合型树脂体系中不同极性的基团发生极化响应的机制不同,导致实际介电耗损高于拟合结果,而ε′和n并不受影响,因而在使用Debye方程进行拟合时,ε″和α的拟合结果稍有误差。首次报道了不同航空复合材料及其基体树脂在太赫兹频段的介电性能差异、光谱特性及其规律,给出了环氧、氰酸酯和双马来酰亚胺三种不同航空树脂及其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在太赫兹频段的基础参数,为太赫兹频段下固体电介质材料透波性能的研究补充了新的内容,为航空复合材料的太赫兹无损检测提供了重要参考,并且对航空复合材料性能改进、吸波复合材料、光电半导体材料、太赫兹超材料和高性能雷达罩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通过KDC方法成功制备了六钛酸钾(K2Ti6O13)晶须,并进行了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研究烧结时间和烧结温度对K2Ti6O13晶须结晶过程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K2Ti6O13晶须的相组成和晶体指数.此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晶须的微观结构,揭示了K2Ti6O13晶须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GaN/A1xGa1-xN异质结中二维电子气磁输运结果的分析,研究了磁电阻的起因.结果表明,整个磁场范围的负磁电阻是由电子一电子相互作用引起的,而高场下的正磁电阻来源于平行电导的进一步修正.用拟合的方法得到了电子一电子相互作用项以及平行电导层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并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拟合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