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化学   59篇
晶体学   1篇
物理学   20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随着稀土金属开发应用的不断深入 ,它的安全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Evans[1]曾报道稀土化合物由于其类 Ca2 + 性导致各种负面生物效应 ,包括影响心血管功能及溶血 ,然而有关稀土离子影响血红素蛋白结构的研究尚很少见报道 .肌红蛋白由含 1 5 2个残基的单一多肽链 (珠蛋白 )和血红素组成 .在生物体中 ,它为肌肉组织贮存氧 ,以供细胞呼吸的需要 ,因此它在人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 .研究稀土离子对肌红蛋白的影响对了解稀土离子降低血红素蛋白载氧能力的作用机理具有实际意义[2 ] .由于血红素在可见和近紫外区有很强的吸收带 ,以氩离子…  相似文献   
62.
CdS纳米微粒有序组装体系的制备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 LB膜技术制备了表面活性剂包埋的硫化镉纳米粒子多层膜 ,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和小角 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成的 Cd S纳米粒子 LB膜为准一维超晶格  相似文献   
63.
本文利用layer-by-layer技术制备了以TMB为电子给体以TCNQ为电子受体的电荷转移配合物自组装膜。在自组装膜的付立叶-红外透射光谱中TCNQ组分的C≡N的伸缩振动峰出现在2205cm-1,与游离的中性TCNQ中的C≡N峰位置明显不同。这不仅证明TCNQ和TMB确实形成了电荷转移配合物,而且可以据此计算出电荷转移配合物的电荷转移度为0.42。自组装膜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中,出现一个非常宽的吸收带,中心位置在2030nm处,说明形成的电荷转移配合物是混合堆积排列。从原子力显微镜照片可以看出,电荷转移配合物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是由颗粒组成的,这些颗粒的尺寸约为80nm。  相似文献   
64.
用FTIR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异戊二烯(IP)不同投料比共聚物的红外光谱。以一级马尔可夫反应,近似计算了MMA二单元组链节出现的几率P_(MM),三单元组出现的几率P_(IMI)和P_(MMM),以及MMA单元序列长度η_M。测量了不同共聚物C=O伸展振动带的频  相似文献   
65.
用FTIR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异戊二烯(IP)不同投料比共聚物的红外光谱。以一级马尔可夫反应,近似计算了MMA二单元组链节出现的几率P_(MM),三单元组出现的几率P_(IMI)和P_(MMM),以及MMA单元序列长度η_M。测量了不同共聚物C=O伸展振动带的频率位置和带宽,以及C—C骨架振动与C—H变角振动偶合带的频率位置。结果表明:(1)C-O频率位置和带宽均随序列分布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范围为5cm~(-1)。只在小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且频率随MMA减少向高波数位移。当η_M>1.2后变化就不再灵敏。(2)在1300—1050cm~(-1)范围内的C—C—O伸展振动和C—C骨架振动谱带随序列变化的不同有显著的变化,是序列分布的敏感区。就1149.6cm~(-1)谱带而言,最大可引起31cm~(-1)的位移,但不呈简单的线性变化。在MMA单元链节长度η_M=5时仍有敏锐的变化。  相似文献   
66.
采用胶体化学法制备了稳定的SnO2纳米粒子(nanoparticleNP)水溶胶,用膜天平和原位布儒斯特角显微镜(BAM)考察了经典成膜材料花生酸(AA)在此水溶胶气-液界面的成膜性,并用LB膜技术在不同基底上制得了单层和多层AA-Sno2NP复合LB膜,通过TEM、小角X-ray、IR和UV-VIS光谱,进一步考察了该有序组装体的结构和周期性,以及组装作中Sno2纳米粒子的形貌、粒度分布和表面聚集状态.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能够制得粒度分布均匀、农致密的Sno2纳米粒子复合LB膜,并且多层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67.
酞菁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光敏,气敏,及分子电子器件等领域。用LB方法对酞菁类化合物进行分子组装,用光谱等手段对其膜结构进行表征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作者之一合成了具有良好LB成膜特性的四(2,4-二特戊基苯  相似文献   
68.
金属酞菁类LB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及其衍生物LB膜的成膜性、取向性、导电性、气敏性和在分子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9.
在三-(2,4-二特戊基苯氧基)-一-(8-喹啉氧基)酞菁铜中掺杂SnO2超微粒子复合成膜,发现SnO2与酞菁铜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对酞菁铜分子的结构有一定的破坏;气敏性研究表明掺杂后导电率提高一个数量级,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70.
合成了[NH~2(CH~2)~10ZnCl~4配合物(简称DDAZn),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它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I.a=0.7296(1),b=1.0101(3),c=1.2814(4)nm,a=98.84(2),β=101.17(2),γ=92.52(2)°;z=2.该配合物为层型结构.由单个四面体阴离子ZnCl 构成的阴离子层被夹在烷基铵阳离子层之间,形成"夹心面包"型体系.在层之间的烷基铵链在垂直于层的方向上倾斜排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