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60篇
化学   262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44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102篇
物理学   3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01.
稀土共晶闪烁体是通过定向凝固晶体生长技术,将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两相制备成具有射线探测功能的共晶材料,其中含有激活离子的闪烁体相的折射率高于基质相。在高能射线辐照下,闪烁体相将入射高能射线转换成荧光,然后,荧光在闪烁体相和基底相的界面以全反射的形式实现定向输出,从而有效提高辐射探测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本工作采用微下降法成功生长得到φ3 mm×117.0 mm 的1.0%(原子数分数)Ce∶GdLu2Al5O12/Al2O3闪烁共晶样品。通过切割抛光加工得到φ3 mm×2.0 mm的共晶薄片,并将该共晶薄片进行微观结构、能谱分析和荧光性能等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共晶样品由Ce∶GdLuAG和Al2O3两晶相构成,微观结构呈现出“中国结”结构,并在生长方向呈现出一定的有序排列。荧光光谱测试表明该共晶材料存在Gd3+-Ce3+间的能量传递,具有典型的Ce3+辐射跃迁,其中双宽峰发射峰最强位于560 nm。此外,根据生长速率对共晶样品发射峰强、峰位以及荧光寿命影响,优化出最佳下拉生长速率为4.0 mm/min。  相似文献   
802.
随着我国铜精矿进口量的日益增加及物料性质趋于复杂,有必要采用科学高效的方法对矿产品开展属性鉴别,来规避矿产品进口贸易中潜在的风险。本次对某疑似“掺杂明铜”的进口铜精矿开展物性鉴定,采用矿物自动分析仪(BPMA)、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综合手段查明了产品中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并从矿床成因、冶金机理、选矿工艺等多角度对该铜精矿的产出来源和生产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论证产品中未掺杂有冶金组分,最终确定其为天然铜精矿。从而协助了海关部门对该货源顺利通关,也保障了贸易双方的权益,实现境外战略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803.
交叉电场和磁场中的氢原子具有双阱势能结构。本文基于量子力学模拟,采用半周期脉冲(HCP)序列开展电子波包的非绝热操控。详细研究了HCP的电场幅度、数量和时间间隔对电子波包的空间和能量分布的影响,实现了将初始电子波包非绝热转移到远离库伦中心的外势阱中的低能态,这些低能态较为稳定且显示出很大的电偶极矩。相比光激发和绝热操控,本文的方法更为快速、高效,可以应用于更为复杂的外场或分子体系。  相似文献   
804.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工业和现代交通获得迅猛发展,同时环境铅污染也日趋严重。儿童是对铅毒性作用易感的人群。我国9省19个城市学龄前儿童铅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30%的幼儿血铅含量超过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即100μg/L)。其中北京市和上海市分别有68·7%和37·8%的儿童血铅超标。而美国目前学龄前儿童血铅超标率仅为4%。可见,儿童铅中毒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也是当前我国政府和公众需共同关注的重要环境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铅中毒对儿童认知功能和行为产生不利影响,主要是因为铅具有很…  相似文献   
805.
制备了含原位聚合物核壳粒子的聚丙烯/乙丙橡胶/高密度聚乙烯(PP/EPR/HDPE)共混物,并通过动态流变方法对其熔体结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动态时间扫描结果表明,PP/EPR/HDPE共混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动态频率扫描结果表明,当EPR含量较低时,共混物中聚合物核壳粒子分散相的存在导致体系的长时松弛行为更加显著.当熔体结构在大应变下遭到破坏后,含核壳粒子分散相的共混物具有比普通PP/EPR共混物更快的结构回复速率,且结构回复速率随着核壳粒子的尺寸增大而加快.通过增大普通PP/EPR体系的EPR含量使其橡胶粒子尺寸与三元共混物中原位聚合物核壳粒子尺寸接近时,两者呈现类似的流变行为,这表明PP/EPR/HDPE体系的熔体结构稳定性源于核壳粒子结构导致的分散相尺寸增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6.
利用无水三氯化铝与叠氮化钠在无溶剂的条件下直接反应,成功地合成出六方单晶氮化铝(h-AlN)薄膜.反应温度为450℃,有效反应时间为20 h.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发现为薄膜形态;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结果都表明,氮化铝薄膜为六方结构.光致发光实验显示,在可见光范围内有一较强的辐射峰,中心位于413 nm处,半高宽约为5 nm.同时,本文对六方单晶氮化铝薄膜的生长机理和光致发光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07.
在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中,周环反应不介绍官能团的性质,内容相对独立,理论性强,突出从分子轨道空间排布阐述有机反应的机理。尤其量子力学理论的引入,使周环反应的结果能够被合理“预测”,这对于有针对性地设计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很有指导意义。但是,抽象、枯燥的理论使教学难度增加,同时引发学生对于本章内容在学科应用中如何定位的困惑。本文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聚焦基本知识点,对周环反应理论进行简化处理,采用周环反应研究史中经典的福井谦一的理论萌芽与发展,以及Dewar苯衍生物、维生素B12片段的合成等实践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立足实践,推进理论思考与创新,同时培养学生对学科发展规律的辩证认识。  相似文献   
808.
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铝的分析方法。灰化温度为1 500℃,原子化温度为2 400℃,不加基体改进剂,采用普通石墨管,直接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铝。铝质量浓度在0~50μg/L范围内与吸光度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1,方法检测限为0.34μg/L,加标回收率为106.4%~112.6%,自来水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2%(n=6)。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饮用水中铝方法简单、快捷,干扰少。  相似文献   
809.
文章针对预测对象具有模糊性的组合预测问题,用三角模糊数表征问题的特征信息,引入诱导广义有序加权对数平均(IGOWLA)算子的概念,以基于模糊信息的一阶预测有效度作为精度指标,建立基于一阶预测有效度的IGOWLA算子模糊组合预测的最优化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模型能显著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10.
为了建立同时测定紫菜、虾片、鱿鱼干、鲜虾皮等常见水产品中碘和溴含量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选择最优提取条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元素含量。样品粉碎后加入2%四甲基氢氧化铵,于80℃浸提3 h,然后以103Rh为内标,应用ICP-MS测定127I和79Br含量。结果表明:两种元素在1~1 00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在85.7%~112.1%之间,重现性良好,碘和溴的检出限分别为0.0044μg/g和0.029μg/g,定量下限分别为0.015μg/g和0.097μg/g。该方法简单、便捷、准确,可为水产品中碘和溴的同时测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