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92篇
化学   296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67篇
物理学   20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51.
聚乳酸共混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聚乳酸是人工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脂肪族聚酯 ,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材料 ,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聚乳酸共混体系中另一组分的生物降解性 ,将聚乳酸共混体系分为完全可生物降解共混体系和部分可生物降解共混体系两类。针对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结构以及在提高PLA的性能和降低成本等方面 .综述了聚乳酸共混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对其发展动态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52.
F(2P)与CH2Br2反应的化学发光光谱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氟原子与卤代甲烷反应的化学发光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化学激光介质。氟原子与含氢卤代甲烷的反应存在F夺H的初级反应.Braynis等研究了高气压(60 Pa)下F与CH_nI_(4-n)(n=0,1,2,3)的反应,也研究了F与CH_3Br反应的化学发光,观察到了HF~?(X),CHF~*(A),CH~*(A)以BrF~*(B)的发射谱,对这些产物形成机制进行了解析并推断有中间络合物的生成.本文首次研究了F与CH_2Br_2的化学发光,在可见光范围(400~900nm)内观察了单次及多次碰撞条件下的光谱,证明在单次碰撞条件下(气压小于10~(-2)Pa)存在氟夺氢而生成HF~≠(X,V≤3)通道.而在多次碰撞条件下(气压大于0.1Pa)则观察到Br~*_2(B)和BrF~*(B)的发射谱,没有观察到CH~*及CHF~*.结合以前的激光诱导荧光实验结果,通过化学热力学分析,借助中间络合物形成机制,我们解释了实验观察到的所有现象。  相似文献   
553.
用INDO系列方法对C2H5C60H的1,2-加成和1,4-加成两种产物异构体的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1,2-C2H5C60H具有C5对称性,1,4-C2H5C60H没有任何对称性,1,2-C2H5C60H的总能量比1,4-C2H5C60H的低,以此优化构型为基础,计算了两处产物异构体的电子吸收光谱,讨论了其光谱红炱的原因,同时对产物的NMR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54.
米哈依尔·伊万诺维奇·康诺瓦洛夫(МнхаилИваповичКоновалов)在研究一系列环烃之后,打算氧化从石油中提出来的一种环烃——壬环烷C_9H_(18)(三甲基环己烷)的侧链,为此他把壬环烷与比重1.115即相当于25%的HNO_3一同放到封闭管中加热到120—150°;他发现在反应产物中除了氧化产物外,还有硝基衍生物即硝基壬环烷C_9H_(17)NO_2。这种观察成为硝酸对饱和烃的作用的系统研究的开端。曾经发现,烃类与比重1.075即相当于12.7%的HNO_3在封闭管中加热当温度不超过  相似文献   
555.
用INDO系列方法研究C60O2可能异构体的结构,两个氧原子分别加在两个六元环相邻边或五六元环相邻边形成环氧结构,为Cs对称性,得6种可能构型,计算表明,两个氧原子加在同个六元环的六六元环相邻边所形成环氧结构Cs构型最稳定,环氧处C-C键不断开,与实验结果一致,其电子光谱计算结果亦与实验值相吻合,这种Cs构环氧结构所在六元环上的另一个C-C键有大的键序,为高活性位置,因此C60O2可能有较好的化学  相似文献   
556.
用AMl和INDO/CI方法研究了7-氮吲哚二体激发态双质子转移反应的位能面和机理,异构二体虽存在较强的分子内氢键,但基态时正常二体的能量仍比异构二体低,光照时正常二体可通过激发态质子转移变为异构二体,这是其荧光产生反常Stokes位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557.
C60CH2结构和电子光谱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INDO系列方法研究C60CH2的两种结构,CH2加在两个六元环之间的键上为C20构型,CH2加在一个五元环和一个六元环之间的键上为C5构型,计算表明,从总能量和LUMO-HOMO能级差看,C60CH2的稳定结构应是C20构型,该C20异构体有类环丙结构(C15-C30桥键键长为0.1556nm,键序等于0.8663),其电子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58.
用AMl+INDO/SDCI方法对3-羟基吡啶酰胺的激发态质子转移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求得基态和激发态反应位能面、势垒和过渡态.对有关化合物的吸收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理论指认,所有理论计算结果均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光化学反应机理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9.
研究了显色剂1,5-二(2-羟基-5-氯苯)-3-氰基甲(月替)(HCPCF)光度法同时测定锌和铜的方法.分别在pH 7.0乙酸铵和pH 3.6乙酸-乙酸钠介质中,Triton X-100存在下,锌和铜与HCPCF分别形成稳定的1∶1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645nm和6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3.16×104L·mol-1·cm-1和3.10×104L·mol-1·cm-1,在0~30μg/25ml浓度范围内均符合比耳定律.可直接用于药物中微量锌和铜的测定.方法准确、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560.
La促进型六铝酸盐Ba1-xLaxFeAl11O19-δ催化甲烷燃烧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碳酸铵水溶液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Ba1xLaxFeAl11O19δ六铝酸盐型催化剂,并以甲烷燃烧为探针反应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La部分取代Ba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甲烷燃烧活性,且随La取代量的增加,催化剂的起燃温度呈规律性变化,镧、钡之间存在最佳配比,活性最好的催化剂为Ba0.2La0.8FeAl11O19δ,其催化甲烷燃烧的起燃温度仅有495 ℃(VCH4:VO2:VN2=1:4:95).XRD和SEM结果表明,不同含量镧掺杂的材料经1 200 ℃焙烧5 h后,呈现典型的六铝酸盐结构特征;不同温度的焙烧实验表明掺杂镧能够促进六铝酸盐相的形成.Diffuse UV-Vis表征表明催化剂中的铁呈+3价,Diffuse UV-Vis, TPR和FT-IR结果表明Ba、La、Fe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