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8篇
化学   140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24篇
物理学   1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显脉香茶菜素的晶体结构及其抗癌活性区的电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显脉香茶菜素是从抗癌中草药,显脉叶香茶菜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由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可知,其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a=0.7629(2),b=0.9557(4),c=2.6473(9)nm,z=4 .晶体结构表明,分子中含有部分共轭的α-亚甲基环戊酮的五元环,该五元环具有较大的内应力,是一个抗癌活性区.由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可知.抗癌活性区的LUMO是πMO,能级较高,容易接受电子参与反应,因此,该分子是亲电型的.  相似文献   
52.
提出一种新型双梯形百叶窗翅片换热器结构,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传统矩形换热器,双梯形翅片结构使较多的空气流体冲刷翅片表面,增强空气流体的扰动效果,能够强化传热。同时,双梯形百叶窗翅片进出口压降比矩形百叶窗翅片进出口压降大。综合考虑换热和阻力情况,双梯形换热器性能优于传统矩形换热器。  相似文献   
53.
高分子因其优异的光学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分子结构易于调控等优势,在光学诊疗领域表现出巨大应用潜力.然而,传统荧光分子的聚集导致荧光淬灭现象限制了其生物应用.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因其聚集态高效发光的优势而备受关注.本文从AIE高分子的构建出发,重点介绍了D-A型共轭聚合物的构建策略、构-效关系以及相对于小分子的性能和应用优势,并从生物成像、肿瘤诊疗和抗菌三个方面总结了AIE高分子在光学诊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生物成像方面主要总结了NIR-Ⅱ区AIE高分子在深部组织高分辨率荧光成像中的应用;肿瘤诊疗方面主要介绍了AIE高分子在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及联合治疗中的应用;以及介绍了AIE高分子在细菌感染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最后对AIE高分子在光学诊疗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4.
电化学发光(ECL)兼备电化学和化学发光的特点,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背景干扰小,得到了广大分析科学研究者的关注;传统的ECL材料虽然发光效率高,但仍存在价格昂贵、负载量低等缺点。g-C3N4是一种不含金属的半导体纳米材料,主要以三嗪环或七嗪环为基本结构单元,通过层间的范德华力以及层内的C—N共价键结合,构成类石墨的二维层状结构,具有性质稳定、能带结构独特、生物兼容性好、环保无毒、易于功能化、原料价廉、制备过程简单等优点。自2012年g-C3N4首次被发现具备ECL的性能,至今已被广泛应用到ECL中。本文根据ECL的发光机理、传感器的作用效果、传感的信号类型以及不同的检测对象进行了分类,综述了近年来g-C3N4在ECL传感器构建中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g-C3N4在ECL发展中存在的挑战和前景。  相似文献   
55.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搭建“支架”,通过支架引导学生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并最终达成意义建构[1]。高中物理课本中有很多课例适合运用支架式教学,本文以滑动摩擦力的教学为例在构建的物理情景支架基础上搭建问题支架,让学生在思考和活动中主动获得相关知识,从而为探究支架式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Effects of pressure and/or magnetism on the critical superconducting temperature(Tc)ofδ-Mo N single crystal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Maglab system.Theδ-Mo N single crystal was synthesized at extreme conditions of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The carrier density ofδ-Mo N single crystal as a function of applied pressure was determined using Hall coefficient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57.
低量Tm掺杂TiO_2纳米粉体的光致发光特性及光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杂量及不同温度焙烧的Tm掺杂TiO2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谱(DRS)和光致发光光谱(PL)技术研究了Tm掺杂量和焙烧温度对其相结构、晶粒尺寸、光吸收及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并以亚甲基蓝(M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评价其光活性。结果表明:低量Tm掺杂强烈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减小晶粒尺寸;然而,Tm掺杂量增加,抑制相变作用减弱。Tm掺杂导致样品的紫外吸收能力略有降低,光吸收带边蓝移。Tm掺杂导致样品的PL谱强度降低(0.05%0.075%0.025%≈0.1%0%),光活性升高(0.075%0.05%0.1%0.025%0%),但二者顺序并不完全一致。低量Tm掺杂能有效提高纳米TiO2的光活性;当Tm掺杂量为0.075%(质量分数)、焙烧温度为550℃时,制得样品呈双相结构,锐钛矿相占91%,晶粒尺寸为24.48 nm,其光活性最佳。光活性提高的主要根源是Tm掺杂能有效促进纳米TiO2表面光生e-/h+分离,提高量子化效率。  相似文献   
58.
通过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研究系统分析了螯合树脂S930对单组分与双组分体系中Cu(Ⅱ)、Pb(Ⅱ)、Cd(Ⅱ)的吸附行为,经结构表征(FT-IR、XPS)与软硬酸碱理论(HASB)深入探讨了3种金属离子在S930树脂上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树脂吸附金属离子的最佳pH值为5.0左右,且对Cu(Ⅱ)、Pb(Ⅱ)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而对Cd(Ⅱ)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过程在6h左右达到平衡,且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表明化学作用是吸附速率决定步骤。Cu(Ⅱ)、Pb(Ⅱ)的动态吸附过程符合Thomas模型。FT-IR、XPS及HASB同时证明树脂对Cu(Ⅱ)、Pb(Ⅱ)的作用包括离子交换与配位作用,而对Cd(Ⅱ)的作用以离子交换为主,是树脂对Cd(Ⅱ)吸附选择性较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
纳米钯修饰电极在碱性条件下对过氧化氢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电位阶跃计时电流法制备了Pd纳米粒子修饰复合陶瓷碳电极(Pd/CCE)。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H2O2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Pd/CCE修饰电极在碱性介质中对H2O2的氧化具有强电催化活性。在0.1 mol.L-1NaOH溶液中采用动态安培法检测H2O2,线性范围为2.0×10-6~2.6×10-3mol.L-1,r=0.999 3,检出限(3sb)为5.0×10-7mol.L-1,灵敏度为143.8μA.(mmol.L-1)-1。该法用于过氧化氢消毒液中H2O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0.
针对轴向压力作用下具有内核伸出段的套管构件,理论研究了初弯曲内核与柔性套筒的点接触变形过程.采用小挠度二阶平衡微分方程,推导了内核处于点接触状态时套管构件的挠度、剪力、弯矩、接触力等物理量的计算公式.理论的对比结果表明:1)内核伸出段会显著增大套管构件的弯曲轴向位移,降低套管构件的非线性轴向刚度;2)内核伸出段使内核与套筒端部的接触反力有显著的增加,随着轴向压力的增大,该接触反力的增加更大;3)内核伸出段使内核的剪力、弯矩均有显著的提高,尤其在内核与套筒抗弯刚度比值较大时,弯矩的提高更显著.该文的研究可为套管构件及内核与套筒端部连接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